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这样看来,小乘又分为声闻乘跟缘觉乘,两者所证的标的都是在断我见、断我所执乃至断我执,那所观行的对象都只限于在蕴处界里面。但是这里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道理,现在没有空在这边来作进一步说明;只作修学上的方便不同,我们来说因为他所修证的智慧深广有所差别。简单地说,声闻乘是以四圣谛,从苦集灭道这个四个方面,来先确定说三界中悉有苦;然后进一步观察说,众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不相信归不相信,人类最后还是登陆月球了。又好像说,不论有人在认为说到底有没有天龙八部,但是世界之中,始终会因为种种业力的交感而产生天龙八部;当然,有一部分是菩萨发愿往生的。那么到底这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佛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大苦难。譬如佛在《杂宝藏经》曾开示:只要对父母所作稍微不善,便获得大苦 三摩地

2018-07-23

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如实去观察、思惟蕴处界我,一样要去断我见、我所执跟我执;可是由于所观察思惟的范围远超过声闻乘观察的蕴处界苦空无我,故而其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超过声闻乘的所得。但是一样,他所观察思惟的范围仍旧是在蕴处界中,仍旧是没有办法触及法界的实相。换言之,小乘法之所以能够修证的前提,一定要相信有本际本然就在,这样才能够离开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3

(《深密解脱经》卷二)一切法,举例而言,桌子是无量无边法中的一个法,而从现象界来看,它是依于人们的分别建立,假名施设而称为桌子,没有它的真实体性存在,所以说是虚妄分别相;可是又依于人们的种树、伐木、裁制,或是开矿、冶炼、锻造而有木桌或是铁桌的种种外相差别,乃至材质的差别,因为它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以称为因缘相。然而虚妄分别相跟因缘相的发生跟 三摩地

2018-07-23

如来藏能够普遍地出生或者增长创造出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如来藏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在母胎中一下子变出我们这个色身,下一世又帮我们变出另一个色身;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要实现,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每一世都不一定,因此而说变现诸趣。——摘录自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中也是这样,生死烦恼的淤泥中乃能生出佛法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以住于无为为修学佛法的方法乃至目标,就会像定性二乘无学怖畏生死、趋寂趣灭、急入涅槃,是不可能发起无上菩提,不可能成就究竟佛道的。探讨到此,大家应该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佛法的修学,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应该逃避世俗而隐居闭关修道;唯除是先跟真善知识闻熏修学,已有了正确的知见之后,为了锻夫定力以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 三摩地

2018-07-23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嗔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原标题:完美人生从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部分研究量子物理、分子生物学以及天文学等所谓的尖端科学家,还在不断地研究物质粒子,希望从四大微尘乃至邻虚尘当中,找出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但可惜的是,这种执着于唯物论思想不肯放捨的盲点,会让这些最先进的科学家不断在生生灭灭的微细物质的牛角尖当中打转,难以迴转过来去找物质背后犹如虚空的如来藏心。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就像《华严经》中记载了诸佛世尊为了度化众生,而施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种的佛事,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让大家了解。里面说: 三摩地

2018-07-23

(《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陀的教法当中,随着不同众生的不同的特性,叫作不同的种性,佛陀开演了许多不同的法门,比如説我们中国人非常熟知的唸佛法门,或者参禅、禅宗法门等等,这些法门就像是不同的交通工具,走着不同的路径,但是最后它们会到达相同的目的地,乃至于它们中间所经过的经歷也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现在的学佛的人常常都忘了这一点,在佛法的修行过程当中,修行人会发现阻碍着自己的这 三摩地

2018-07-23

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中,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善住意天子提问——什么样的出家比丘可以称为禅师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子开示说:【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得言禅师。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皆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言禅师。天子!若彼禅师,无少 三摩地

2018-07-23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正觉同修会以真实而不可撼动的如来藏,宣示如来所说涅盘真义及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与方法,普遍提升了当代佛子的佛法正确知见,免于学人受瞎眼大师乃至附佛外道的诳惑与误导。在臺湾全面商业化的佛教环境中,各大山头竞以常见外道意识境界作为证悟内容,正觉同修会独矗一帜,明举玄奘大师的第八识如来藏妙义作为证悟目标,由于各大山头都无法实证,便私下共同 三摩地

2018-07-23

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 三摩地

2018-07-23

摩竭陀人听说佛陀到了他们的国家,也都前来,或者顶礼佛足,然后一旁坐下;或者向佛问讯后,一旁坐下;或者是向佛叉手后,一旁坐下;乃至于说有的遥远处看见了佛之后,就默默地坐下。这时候,郁毘罗迦叶尊者也在佛的当中坐,郁毘罗迦叶尊者他原来是修习事火教,是摩竭陀国这国人的心目中所瞩目的大尊师,是无着真人。于是摩竭陀国人心目中都这样想:是沙门瞿昙跟从郁毘罗迦叶修 三摩地

2018-07-23

网络上近来疯传一尊要价33万「宇宙大觉者」,几乎证严法师影响所及之处都会出现这尊分身像,乃至于本尊与分身同时临在。社会对证严法师的评议,多集中在世间法上有关土地开发、财务状况、善款流向、会员层级等事项………,其内容不外抨击证严贪得名闻利养,对不起社会的优容与信众的支持。在此,我们要更进一步严正指出:证严身为佛门出家人及庞大宗教团体的 三摩地

2018-07-23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