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既没味道,何必贪求?吃,只是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功能,让我可以修行、可以利乐有情、可以成就佛道,这就够了,所以不必为了好吃,乃至不必为了种种事情而起染污行,这就是菩萨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可是阿罗汉在于生死,不为污行,那完全是七识心的事了。不为污行,结果是我所贪爱断尽、我执断尽,死后就入无余涅槃了,他一旦入无余涅槃就是永远灭度了。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论持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知见论十二因缘乃至论涅槃。是名深法。应闻深者说如是法。乐欲听闻思求取解。是名为益。若乐浅者应为说浅。何者是浅法。论持戒论布施论生天论。若众乐浅。为说深不乐听闻。不求受解。不益前人。是名恶说。浅者为说浅法利益故。名为善说。(毗尼母经)时,婆罗门取一小座于佛前坐。世尊即为婆罗门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污,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前两种人是不可能修学佛法的,乃至人天乘的善法都不可能修学;第一种是人间贪财造恶的众生,或是贪财而不造恶,以正当的手段努力积聚资财而不肯行善。第二种人是愚痴无智而无法修学佛法的众生,再怎么教导都无法理解佛法的人。第三种人适合修学人乘善法,他们愿意受五戒,但是心中对众生并无悲心,不肯发愿为众生的救度而努力,只想保住后世的人身而已。第四种人如同教中专门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行人这一世是否能有福德因缘修学了义究竟正法,要看过去世是否曾经努力布施,是否曾与正法结过善缘乃至护持正法,是否曾经抵制正法、诽谤正法等,相关的因缘与障难甚为复杂,难以一概而论。一般而言,若这一世能有因缘修学了义究竟正法,能够安住于正法中修学,福德通常不会过于贫乏,因为菩萨必有可爱的异熟果报。若是福德仍不具足者,还须为生活、为三餐奔忙而无闲暇,这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宗喀巴等藏密广修双身法,甚至母亲、阿姨、亲子之间都可以合修,师徒更是平常事,乃至畜生女亦用以实行双身法,如此无惭愧法,与畜生相应,失去人之格思,后世必生于畜生道中,此是趣入无暇者之第二因。藏密行者修诸罗剎、夜叉等鬼神相应法,喜乐鬼神相应的境界与感应,贪着鬼神喜乐的男女淫液屎尿等供养,妄想死后往生「乌金净土」的罗剎、夜叉境界,此乃趣入无暇者之第三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盘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终于有机会进来了、明心了,但是悟得太容易了;因为是第三天、第四天参不出来,我为你明讲而知道的;可是明讲了,结果后来统统死掉了!因为他们想:“开悟是多么困难的事,想古时多少祖师们千里走作,参访大禅师,穿坏了多少草鞋,喝掉多少浆水钱,求个悟字还是了不可得,最后悒郁而终;我来同修会二、三年就开悟了,哪有可能?这一定是假的!我有什么福报可以这么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有的人来跟你借钱、讨钱,他并不是真的生活难过,而是挥霍无度!所以常常要向你借钱花用、饮酒。所以你们布施时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随力施与。不必打肿脸充胖子,也得要观察对象是否真的贫穷,不应该滥施,以免助长众生好吃懒做的恶习!这意思就是说:你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也要观察布施的事相是否合宜,不应该褴施。因为你是个修行人,而众生是在世俗法里面混的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大众不生怖畏。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语译:善生菩萨问: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能否请老师开示:菩萨种性的义涵是什么?如何发起、乃至菩萨种性?答: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平实导师在《明心与初地》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地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要你的菩提心不断地记得,不论这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困苦,或是怎么样,你都当作菩萨行所必经的过程,乃至于成佛之后,一样都可以安忍,安忍众生不知道你是佛,安忍众生来毁谤你,来鄙视你,这些过程中,你都可以甘之如饴。这样思维接受以后,你就可以转化你多生以来、多生以来,从凡夫到菩萨之间那一个纠葛,那一个结,它可以脱离。到了能够真正安住的那一天,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因此像这种情况呢,未来生是不是很容易遇得到?不会!那你在这一生,这一辈子,难道只有读经、读导师的书所建立那样的智慧吗?没有,你产生很强很强非常强烈的作意,你对导师的法产生信受,对导师这个人的人品,乃至菩萨的种种行仪,产生非常强烈的信受,这些代表一件事情,你修学可以在这辈子,因为对胜义僧的信受,对三宝的具足信。因为这样,你才相信说,真的清净三宝,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去想,我们这辈子为什么不可以摄受这么多人,乃至要去摄受一位有因缘的人都这么地困难,就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都不是很甘愿的结果。既然你那么希望能够在这世界上,让住在这里的众生都法喜充满,都能够得益,那为什么不干脆一点,彻底地甘愿呢?就是说,你就好好地做一个菩萨去。有人呢,他可以说,头一剃,就出家去,可是以佛法来说,这个不算真正的出家。真的要说,你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你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佛陀已经替你准备好,已经替你准备好你的莲花座啦,乃至于有的人已经准备好金刚座给他了,只要呢,你在这个佛道上继续地用功,它会成形的,它会真正成就的,如来没有亏待你啊!所以这样来思维,到底是佛的恩典比较好,还是跟众生一起混吃等死好?这是很明确的,你所依仗于此世间的──知识、财力或什么,都比别人强吗?就算是都比别人强,佛陀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如来就是会将这个道路显示出来,甚至会托梦,乃至现身明说:要他去向这善知识来请法来修学,而不需要自己去作简择。因此当有善知识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学识、修证都差之甚远,对于佛法呢,自己又是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所说的和乡野间的老生常谈实际也无太大差别,顶多是多了些佛法的名相,也不想想自己也天天没有什么真正的功课,终日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或是想到说我在这茫茫大海众生里面,佛陀会不会忘记我?不用操这个心,因为当你曾经还没有见到佛面的时候,你在之前就已经被佛密授记了,这密授记就是刚才一再说的,当你以散乱心,或是以诚恳心来向佛礼敬的时候,或是向三宝的时候,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知道乃至亲证于佛法的缘故,只能说相似的佛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佛法被浅化掉了。这样的过失,乃至多多少少会有谤佛的成分在啊!因为佛所说的法义并不是这样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这边就不可以不小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开始想,你遇到的人,一定是跟你有因缘,因为呢,佛法说会被你遇到的这样的众生,会跟你见面的众生,乃至跟你谈话的众生,乃至跟你共同工作等等的众生,都是有很深的因缘的。因此,你要尽力的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然后呢,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好,简单一句,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