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是说:如果看见父母、师长以及佛门四众时,能够亲手安置座椅,让他们可以安隐舒适地说法或是休息,乃至把自己的座椅恭敬地礼让给这些福田来坐。能够像这样布施的人,在他舍寿之后,在未来世受身时,就会常常得到尊贵的七宝床座;而在未来成佛时,就会得到师子法座,这就是第六种床座施的果报。第七种布施则是房舍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以及佛门四众,应该要使他们在房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这个一切施时应该是包括证法以后的此世来世,乃至应当说是尽未来际。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然也就不需要广作布施来累积福德,所以就不会有此处的一切施时。所以定性的声闻人,就不是这一段中所说的对象,只有菩萨在证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后,再进一步亲证大乘的三三昧,不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成,因为都是圣所遮物,这是讲究物净。又如非众共物,是自己所有的财物,才可以用来供养三宝。譬如你在团体、或家庭中,准备拿来供养三宝的财物是这个家庭或团体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六种布施是床座施:若看见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能够亲手安置座椅,让他们可以安隐得坐,乃至将自己已坐的座椅恭敬地让给这些福田坐。这样布施的人,于他舍寿后,在未来世受身时,会常常得到尊贵的七宝床座;而且未来成佛时得师子法座,如是名为第六种布施的果报。第七种布施是房舍施:对于前面所说的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使他们于自己的房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始宣说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可以演说很多法而使人改变邪见乃至见道,福德不是更大吗?所以如果有能力,发愿在同修会中当亲教师,尽形寿做法布施,是最好的盘算。当然要先称量自己的格调合不合?份量够不够?假使都可以,发这个愿是最好的。但是都得要从义工开始做起,犹如想当总经理,得要从工友或职员开始,循序磨练上来。佛说寿命、色力、安乐、辩才都是布施的余果,正果就是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今日康藏蒙古及非洲农牧地区,仍有许多人以牛羊马之数目多寡为财富之表征;相反于是,现代社会乃至一种商标品牌亦是财富,名为商誉。总而言之,财富在经济学上之定义即是购买力,财富越多,表示购买力越强,是故无形的购买力——信用,也是一种财富。因此缘此,财富之定义不易界定,譬如因于修行而得功德,亦能多致财富;如修四无量心者成就时,得为梵天王,财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出生在怖畏恐惧之处,心中也不会有恐怖之心。假使他因为布施而不造恶业,所以出生于欲界天,他也会有十件事情比别人殊胜,就是五根超胜于一般的欲界天人,所获得的五尘领受乐报,也超胜于一般的欲界天人,所以说有十事殊胜。(原标题:修行施已其心无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正解脱是断我见、我执,乃至菩萨证得诸地果报,才是正解脱。对布施的修行,应当这样看待财物:譬如有人要走好几千里远路,身上背着很多很重的金银珠宝,当然到不了目的地。如果只走上一、二公里,背上五十公斤的珠宝也愿意。可是如果要徒步走上三百公里,你就得考虑了:“我还是把一半送给好友吧!因为太重了,一定走不到故乡。”财宝也一样,远行时身荷重担的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这样的想法,一切贤圣乃至诸佛都是一样的想法。诸佛不会因为你供养很多黄金,祂就起欢喜心。你供养祂,祂起欢喜心,是因为看到你的菩萨性已经发起了。为了你的菩萨性发起而生欢喜心,不是为了你供养的黄金。你供养三大牛车的黄金,祂也用不着。譬如佛陀早期也是住在山洞中或树下坐着过夜的,后来有人供养精舍了,才住在房屋里。不论是在山洞或在树下坐夜,或在精舍中坐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破邪显正的同时,必然会简择正见邪见的是非对错,若遇到执于表相的众生,其对错悟大师乃至未悟古人产生情执而引生的烦恼,就会有这类反弹的说法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有一类迷信古人及错悟大师者,常常引用古人错误的说法开示,乃至有以古人错误的说法来破坏;我们为护众生法身慧命故,也是不得不这样作,并且应该这样作。这个道理在佛菩萨开示的经论中亦如是说,如弥勒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除了布施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获得人间、天上的快乐,乃至无上的解脱之乐——佛菩提的修证之乐。所以我释迦牟尼佛在契经中这么说:‘有智慧者自己观察到只剩下一抟食,如果自己吃了可以维持生存,若全部布施给别人时自己就会死,这样的状况下还是应该布施。’何况有很多的食物或者钱财呢?善男子!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耗减,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不是仅仅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次第进修诸地,也必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的资粮;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还必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子,无一不可布施,都无贪着;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德之后始能成佛。因此,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度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人误会般若真义,当作是凡夫所知解的一切法缘起性空,就提出这样的说法:布施的施主,接受布施的受施者,布施后得到快乐的人,乃至因为布施而在未来世得到快乐享受,都是五阴,可是这些五阴都无常。既然都是无常,请问:布施者及受施者,有谁在布施当中接受了布施?他们提出这个道理,表面听起来好像跟般若经讲的符合,这就是表相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他继续说:虽然都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除了布施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获得人间、天上的快乐,乃至无上的解脱之乐——佛菩提的修证之乐。所以我释迦牟尼佛在契经中这么说:‘有智慧者自己观察到只剩下一抟食,如果自己吃了可以维持生存,若全部布施给别人时自己就会死,这样的状况下还是应该布施。’何况有很多的食物或者钱财呢?〖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如其无财,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许有人会说:奇怪!布施与涅槃也有关系?有啊!有人对色身执着,有的人对行阴执着,乃至有人对识阴执着,这五阴中的每一阴都无法断除;请问,他如何能灭除十八界?灭不了十八界,又如何能入涅槃?有的人十八界死不掉,所以他参禅时是要寻找如来藏的,结果找来找去始终只能找到意识心的变相,都不能舍离十八界。他不能舍十八界,找到很多种的如来藏都只是意识心的变相,譬如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施主如果以清净微妙的财物布施,未来会得到好的色身,人人所乐见,善名四方流布,所求世间的果报都能如意,并且可以出生于上妙种姓之中,所以施主的布施,不能说是恶事,怎么可以说施主布施了以后,受施者以所得财物造恶就会让施主得罪呀?施主布施了以后,心中欢喜而不悔恨,并且因此而可常常亲近善人,所得财富自在使用,并且能出生到上族种姓之家,甚至于从人天乐乃至出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智慧者,深入观察人间的种种快乐,乃至天上的种种快乐,或者转轮圣王的快乐,虽然是很微妙的,但是这些快乐终究是无常的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是为了求得人间、天上、转轮圣王的快乐而做布施,应当求佛菩提之乐而做布施,将所有布施的福德全部回向佛菩提道。这样既得世间法的福德果报,也可以得到出世间法的种种法乐,才是有智慧的人。3、‘儿子修了善法,他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