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古时候也有这样的风俗是流传下来的,并不是说学佛没有办法来帮助苦海的众生,乃至于世间人所认为,命该注定的事情而无法扭转。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这个自他庄严的历程,他还是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接受,就是说能够让他免除一些世间上的这些痛苦。他想,以后我做善事做善业,然后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为什么要学佛呢?他想你说的自我能够庄严,能够知道这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有菩萨才能够发愿生生世世入世,来利乐有情;只有菩萨才具足乃至于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的证量,才有办法摄受种种的有情。所以,对于菩萨而言,这种厌世跟出世的说法就不适当。佛法方便说为三乘菩提,严格而言,人天善法还不能说是佛法,但却是汇归于一佛乘。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铁城泥犁经》)《铁城泥犁经》里面所描述的状况是说,天下人有不孝顺父母乃至造作种种罪过的人,当他与阎罗王相见的时候,就去善归恶。为什么去善归恶?因为人间的好日子过完了嘛。而这个时候阎罗王在不受痛苦的半天,反而还要努力来教化这些人去恶归善,而且还要明白地告诉这些罪人说: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今天我们希望说,纯粹依佛法上的义理,乃至可以兼顾表相上的摄受众生,以及住持佛法的角度上,来作说明跟讨论。出家这个词,一向兼具有出世俗家与出三界家的意涵。而出世俗家是在外相上剃头、着染衣,当然这个染衣是指坏色衣,而不是光鲜亮丽的衣服。因为,先要有一个出离种种三界烦恼的表相上的示现,所以进一步才能够除去三界的烦恼;那这个部分初步的是要指证解脱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种种的这样子的行径,乃至于耶和华后面,还对摩西说了:“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抺谁的名。”耶和华之所以要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同亚伦做了金牛犊。从以上《旧约圣经》的朗诵,各位菩萨观众们应该就知道了:《圣经》对于羊、对于鸟、对于斑鸠、对于雏鸽,乃至更严重的,对于不信奉教的人,不尊耶和华为主的人,他是有怎么样的一个看待方式。好!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学倒是不担心师兄会真正离佛法而去——毕竟已经接触了一些佛法,这些金刚般的解脱种子是永远不会坏灭的,必有重新开花结果的一天,而且假使师兄真的成为基督徒时,基督教所仅有的、不究竟的、夹杂了不少错见的人天道善法内容,是难以满足已经接触过佛陀圆满教诫的人的需求的,乃至于一个人可以不认同佛法所讲说的种种命题的答案,难道这个人可以回避这些佛法所提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最下[3]唯二麨团[4]示。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施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二令有情以少功力引大善根。若信耶[5]斋戒。为说八支圣斋戒法。乃至为他宣示佛教。令生净信。彼但由此一念善信。尚能摄[6]爱广大善根。况其相续。能以供具及劝。他以供具供。养亦能[7]遍喜十方一切诸供养事。常修六念。[8]音想归礼十方一切佛法僧宝。愿以自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广问诸天乃至梵天。向之喜言。愿除兹秽。各答如初。非力所办。事不获已。来诣尊者。而谓言曰。佛实大德。慈心无边。诸声闻辈。诚为凶忌。何以验之。我乃昔日。将诸魔兵凡十八亿。攻围菩萨。欲败其道。犹怀慈悲。不以为怨。我今小触。相困乃尔。尊者答言。理实如是。佛之于我。百千万倍。不可为喻。如须弥山比彼芥子。如大海水方于牛迹。如师子王喻于野干。大小之形。实不相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样的,我们所执著的我所,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的眷属、我的事业,乃至于说我所享受的一切,也无非都是在摩尼宝珠上面生起又灭谢,都是生灭的。那么这样子去认知生命的实相,知道说我们的五阴身,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还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眷属,无非都是在那个恒不生灭的摩尼宝珠表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这个五阴身有生灭,你的财富、你的健康、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懂得经中的道理,当然继续读诵还是有很大的利益。首先我们可以了解,诵经本身就是一种修定的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3集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正源老师(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知道乃至亲证于佛法的缘故,只能说相似的佛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佛法被浅化掉了。这样的过失,乃至多多少少会有谤佛的成分在啊!因为佛所说的法义并不是这样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这边就不可以不小心!(原标题: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如果有人说‘草木也是生命,也可轮回乃至成佛....’马上应该警觉,这是魔说!(原标题:植物、草木、山石是无情众生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中有三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由于这三愿是对十方众生所发,故此虽然我们与阿弥陀佛缘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又说: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的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的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萨最后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转轮圣王,而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超越转轮圣王的三十二大人相,就是因为有百福庄严。那什么是百福庄严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佛陀的开示: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也就是说:佛陀说我们在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是要多闻无厌的。这多闻无厌的意思,并不是说要听很多种、很多种,多闻是说我们在谈论第八识如来藏、我们在谈法界的根本因的时候,事实上所说的统统都是一个法,事实上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有人可能会认为说:为什么我们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果说他广行布施,结果他对于第八识如来藏他是不相信的,乃至他是毁谤的,那这样子他所修得的布施的果报虽然也很殊胜,可能在未来世他能够成就殊胜的相貌,乃至有很好的世间的福报,可是他毁坏的因缘如果成熟了,他一切也就归于磨灭掉了,乃至他会沦堕到三种恶道里面。那个时候他所修的世间的福报、所修的布施,乃至修种种戒的功徳统统毁坏掉了。因为他最根本的对的信受没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