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这个辛苦种田的农夫,可能毎天他就会担心受怕乃至焦躁不安,想著:我要如何把我的这个钱财给守护好,免得被政府没收了、免得被贼偷走了、免得被水漂走了、被大火烧走了。所以就会为了守护这个财,又起了这样烦躁的心行。如果说今天他的收成不好,要收成的时候,突然发生大水、大风把他的农作物全部都败坏掉了!于是这时候又是另外一种的忧愁烦恼起来,这样的一个忧愁烦恼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43集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高正国老师(原标题:现代人没有办法了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他受持了五戒之后,他也不一定一定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那什么叫作三净肉,是佛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他可以食用的呢?这三种净肉叫作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于有人会说:有些业报,它可能未来世才会长养,未来世才会现起这果报,因为有可能这样的异熟果报,会一直到未来世。异熟就是异地而熟、异时而熟,也就是说时空的地点,这些时间的变化,才可能让这果报成熟,然后这业行的种子并不会消退,它会一直延续的。所以我虽然今生来念这样的经典,是不是我未来生的果报,也可以改变呢?是的!地藏王菩萨也有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十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世俗上,在寺庙里面可以看到的这个身出家的一个众生,那身出家而心不出家,乃至于心出家而身不出家,乃至于身心都出家、身心都不出家。那很简单的身心都不出家的,指的当然是凡夫三毒烦恼深重,他既不剃头着染衣,他的心也没有去修学。譬如说菩萨道:他是在家众,他没剃髪、他没着染衣,可是他修学的却是佛法;他虽然现行好像是住在于贪瞋痴当中,有子女、有夫妻、有在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如上面所说,都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问题;乃至有些人,还会先杀害其他有情,再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使得自杀的事情变得很严重,很复杂,也很悲惨。然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乃至先杀害其他生命,也就是杀生再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会是自杀者最佳选择方案吗?这样的事情很值得大家来探讨。很多人都听过这一句话“蝼蚁尚且偷生”,表示连蝼蚁都爱惜自己的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样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大猩猩与人类所学的种种法,看起来好像是一样快,但是过了一岁半、两岁乃至更年长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非常非常的不同!人类的婴儿学习力开始越来越快,而且非常快的学习能力;大猩猩则是维持原来的缓慢速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这是因为大猩猩牠的胜义根不具足。牠有嘴巴、有牙齿、有舌头,而且牠的舌头和人类一样,一样可以嚼动、一样可以发音,偏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来我们也要了解佛菩萨及诸天神众,其实他们最希望有人从读诵中能够了解经中的真正道理,乃至悟入第一义谛实相心,进而行菩萨道广利众生。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例如在《妙法莲华经》卷7中有开示: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这里就是世尊要我们能够经由证悟如来藏心,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未证解脱果而言自己已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果;或未开悟而说自己已悟,乃至妄说已经即身成佛等;或暗示自己已是开悟之圣人、入地菩萨、几果人等;或本身未悟而替人印证开悟……等等,都是犯大妄语戒。若所妄语者,系与修证、果位无关的事项,所犯只是轻戒、违犯律仪,还不到丧失戒体的程度。「不说四众过」这个戒律,主要是指不恶意批评在家、出家菩萨的身口意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我们常常以色身为我,以我们的苦、乐受或是不苦不乐受为我,乃至以我们的目标当作我,以我们的行为当作我,乃至以我们所见所闻当作我……可是事实上,这一些统统都是变异生灭的,变异生灭的不会是我。因为我是具有主宰性的,是可以贯穿三世的;可是我们所知所见的内容,统统都是只有一世的,而且统统都是生灭性的,所以这些都不能称作真正的我,那些都是虚妄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本来是有生起善法欲,他要出离生死、要修解脱道,可是因为过度沉溺在五欲──财、色、名、食、睡中,所以说不能成就趣向解脱,乃至说不能成就解脱的善法;往那个方向去也没办法去,或者说继续走,来成就解脱的善法。譬如说:断我见、薄贪瞋痴,到三果四果解脱道的修证,那些障碍就称为魔。这魔事大概有哪些呢?有几类呢?我们也略为大家举例说明一下。第一类以欲界而言,男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了这个五根发起了,就像树木有了牢固的根,就能够抵抗,乃至于有了突破种种困难,而不断增长的那个力量,就有了力,也就是五力。五根还有五力,其实这五力跟五根,并无不同,只是说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不为烦恼所破坏,所有就称为五力。所以说五力还是信、进、念、定、慧,只是说信根进一步增上广大成为信力……乃至于说慧根进一步增上广大成为慧力。这意思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个第十八个愿是这样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佛说无量寿经》卷一)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祂还没成佛的时候,祂发了这样的一个愿,说:十方众生啊,只要想要到我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来,那他只要至诚心想要来,然后他也相信我所发愿所要成就的这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么美好,而且他很高兴的想要来我这个世界;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他受持了五戒之后,他也不一定一定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那什么叫作三净肉,是佛教徒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他可以食用的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一个人是你今世从未见过面的人,可是你一碰到他,会觉得这个人很熟悉,似曾相见一般,不会讨厌他,反而喜欢他;乃至有人觉得,这个人过去世是自己的眷属,而且是亲密的眷属。这表示过去世曾与他结过缘,而且是善缘。这些缘都含藏在个人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今世有因缘遇见,自己的如来藏种子与别人的如来藏种子相应而产生的结果。这些现象与结果,很多人都经历过,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于在雅利安人还没有进到印度之前,这块地方就已经是哲学的国度,雅利安人加入后,更是增加了它的广度与深度。这些都是为了迎接即将下生的佛陀,让众生在一世又一世当中,能够广泛地熏习各种世间与出世间的教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当中,才能够自我理解到,唯有佛陀的教法,才能让人离开轮回、离苦得乐。所以,印度虽然是地球上四大文明之一,但是印度文化非常特殊的一点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进一步的能够知悉,过去世从一生乃至百千万生姓什名谁,乃至于所受的苦乐受,以及这所受苦乐受的因由的这些的善恶业行等事都能够知悉,那就是有了宿命明。第五就是天眼通,天眼通又称为天眼智证通,或者称为天眼智通,它是能够看见六道众生未来死此生彼,这个就是有了天眼通。如果进一步能够看见自己以及众生未来什么时候会死亡,什么时候会出生,以及种种身口意所造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乃至今日成佛。亦为利养,出佛身血。生入地狱。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若说其事,穷劫不尽。而如来常以慈悲力。愍而哀伤。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佛。念其恩故,常垂慈愍。』尔时如来,即遣阿难往到地狱,问讯提婆达多:『苦可忍不?』尔时阿难,受如来教,至地狱门外,问牛头阿傍言:『为我唤提婆达多。』牛头阿傍言:『汝问何佛提婆达多?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所证的不是要如同声闻人依四念处、依八正道而去证得五阴十八界永灭无余的无余涅槃,乃至在生前所处的、所证的有余涅槃;菩萨要证的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一个能够受熏持种,能够出生一切有情这些正报身,这一些山河大地依报,这个所谓受熏持种根身器的这个第八识,这是菩萨要明心的一个标的,这一个涅槃心就是所谓的涅槃如来藏,四种涅槃里面的第一个——本来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初机的学人,佛世尊则为其讲述持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善可以生欲界天的人天善法;来请法者如果善根深厚,于人乘、天乘可以信受以后,再为其演说欲为不净、如何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等解脱法道;乃至于为善根福徳皆具足者,演说大乘菩提之成佛之道。如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无上乘的修学,各有不同层次的所修、所断与所证法之差别。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