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么什么是三宝呢?一般人都觉得很简单,就是佛、法、僧。但其实三宝真实的内涵,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的认识,所以我们要再大略说明一下。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的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的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的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校规,这个校规就叫做三归依,就是对于三宝的信受。三宝的信受我们要能了解,我们首先就要来跟各位介绍什么叫做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出家他违犯了戒行,应该知道说,什么是有犯、无犯,什么样是开遮,所犯的轻重要给予教导,使他能够如法忏悔;出离过失以后,重新学戒来清净戒行,因为学戒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忏悔,出离过失,然后再重新学习,这是学戒的最重要的精神。同时要教导出家学习八种智慧,这八种智慧我们一一来为大家说明:第一种叫法智,法智它主要是讲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总相智慧;也就是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做好如法亲近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三件事:1、认识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2、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3、圆满亲近的方法。1、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弟子于师作佛想。如《宝云经》第六卷说:“我今依怙师僧增广善法,以是因缘,于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闻,若聪明,若无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诸世尊恭敬、供养、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三宝?就是佛宝、法宝以及僧宝,又可分为三种:第一,表相三宝,也就是世俗三宝,各种泥塑木雕的庄严佛像,叫作佛宝;黄卷赤轴的三藏十二部经律卷,叫作法宝;剃发著染衣住于寺院的出家人,叫作僧宝,这又有大乘与小乘的差别。第二,出世三宝,随类应现的化身佛、应身佛以及报身佛叫作佛宝;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以及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的法道,叫作法宝;证道的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一贯道跟喇嘛教,他们都只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自己创造归依的内涵,因此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归依三宝,因为连六根本烦恼的无明恶见都断不了,也就是恶见中的我见都具足存在,如何能破除流转生死的无量苦?连如何是涅槃都不知,又怎能领受无上的涅槃寂灭的妙乐呢?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三归五戒,以及要如何才是正受三归五戒?其实三归五戒是两种法,五戒当然是讲不杀生、不窃盗、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当他说成秘密的时候,事实上他是每个人去的时候,他都告诉你说:我们的‘三宝’是什么……直接告诉你,而告诉你的时候说:你不可以再跟别人讲喔!如果你泄露了秘密,或是你离开的时候,就会遭到五雷轰顶。它的秘密是要作为拘束人之用,所以你就可以知道,他们所说的三宝,不是真正的三宝,他们只是用来拘束人的一个手段跟方法。既然他是一个拘束人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觉电子报第067期 (原标题:什么是声闻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时遇到一位圣僧,若他愿意在你的供品上吃一口,你来世的福德就大了,还愁恼什么?真是没智慧,所以是世俗人。以前要是有谁,亲自供养了广钦老和尚,那福德可大了!但是多少人有这个机会?不多!因为他不标榜自己,不到处示现说他是开悟的圣僧。如今有正觉的如来藏亲证妙法,圣僧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有谁供养上了,来世的福德可就大了!所以在供养时,心中不应愁恼。供养时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什么是表相僧宝?什么是真实义僧宝?顾名思义的话,表相僧宝就是依著表面的形像所显现出来的僧宝的形像;真实义僧宝就是因为有实体实义的这样子的一个僧宝。那这样子有什么差别呢?好,我们今天就是要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的僧宝,他是佛、法、僧三宝之一。那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佛、法、僧三宝。什么是佛宝?什么是法宝?什么是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司机连忙倒车,并表示要送他去医院,他摇摇手自己去医院检查,结果是什么事都没有,一点伤都没有造成。因为这个因缘,这位处长心里对于佛陀的信力与愿力更加强了。朋友说完问问我对此有什么想法,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那是去年,国内大面积的经历了连续数日暴雨,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陇海线铁路被洪水冲垮了,当时我坐在火车上,本来当天就能到达目的地,结果火车因为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练习纯熟后,在清晨清醒的时刻,于佛像前静坐,或无人打扰的安静处静坐,坐定之后,心中默念一句“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一佛),同时想念著他,心中开始观察:佛号念过之后,想念佛的这一念,究竟是什么情形,观察清楚之后重新开始。但是不从念佛号开始,而是从“释迦牟尼佛”这一句佛号过去之后的那一段开始。这就是忆佛、念佛、想佛,就是无相念佛,接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僧的定义──《杂阿含经》在与各位分享高僧传心得之前,先与各位说明什么是「僧」?因为现代的佛门对于「僧」的定义已经不清楚了,乃至于一般的大众觉得身穿袈裟、住进寺院,剃头,受声闻戒就是「僧」了,殊不知在小乘佛法之中,对于「僧」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普遍大众对于经典中所记载的内容无法看懂,或无法深入,不过没关系,现在此世唯一通达经典的正觉来为大家隆重讲解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时遇到一位圣僧,若他愿意在你的供品上吃一口,你来世的福德就大了,还愁恼什么?真是没智慧,所以是世俗人。以前要是有谁,亲自供养了广钦老和尚,那福德可大了!但是多少人有这个机会?不多!因为他不标榜自己,不到处示现说他是开悟的圣僧。如今有正觉的如来藏亲证妙法,圣僧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有谁供养上了,来世的福德可就大了!所以在供养时,心中不应愁恼。供养时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修习信分呢?这就是说明:要怎么样修学才能满足十信位?十信满足以后,才能够进入菩萨的正修行位中。《起信论》中所讲的修习信分,就是从初发心开始,要次第修学佛菩提道;换句话说:修习信分是为那些还没有生起正定的人来说的;是为那一些还没有获得定信的人,是为那些心中还没有决定的人来说信分。在修学信分而获得决定信心之前,当然先要说明什么叫做信心?所以马鸣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密宗祖师并不懂这个道理,以此缘故,下列问题就需要探究了:三昧耶戒的内涵是什么呢?真的会因为违背三昧耶戒而下地狱吗?三昧耶戒符合法界因果律的事实吗?三昧耶戒是依戒禁取见而建立之戒律吗?这都是应该以智慧简择的。其实三昧耶戒都是为了藏密无上瑜伽的双身法而施设的,完全是依于戒禁取见而施设的,而戒禁取见是断我见的声闻初果就懂得远离的,号称比大乘菩萨更高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的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的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的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校规,这个校规就叫做三归依,就是对于三宝的信受。我们首先就要来跟各位介绍什么叫做三宝。这个三宝有一个偈,它是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言其识体自身仍然常住而不坏不断,但因使其心体内含之种子转变清净而称说犹如变化,则知其体仍住,否则云何而言「犹如变化」?否则转依又是转依什么?由是故知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复次,根本论卷八十弥勒圣尊开示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盘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会称为自性三宝或者是同体三宝呢?这就是说,所谓的自性佛,所说的就是我们的第八识真如。因为有这个真如如来藏第八识,有这个法身所以才成就佛陀祂能够永远住世;而且也因为有这个真如第八识如来藏,所以才使得无量寿佛祂可以是无量寿;也可以因为这样子,所以祂是无量光。所以有人认为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的崇拜,可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太阳神是日光,日光它并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到底法师出道尚浅,于菩萨道尚为新学,因此推论有「无我」一事,无有「实我」一事;如果然者,如来报身,乃至行化,到底修证得道者谁?谁得了?如果不知有实体,无有真我,这世间人便笑出家众:汝行诸法,到底无有证者,汝既不存,身心俱没,何辛苦为?此时法师应该如何答之?如果无有证者,今日法师身披袈裟,到底图个什么?既然汝既非是真实处,汝所举,汝所言,何可为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