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此世坏时,若有众生生晃昱天,彼于其中妙色意生,一切支节诸根具足,以喜为食,自身光明,升于虚空,净色久住。】(《中阿含经》卷39)佛陀告诉梵志婆私咤说,在这个世界整个败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欲界损坏;欲界损坏的时候,欲界的人间乃至畜生道有情、饿鬼、地狱全部都灭尽;乃至欲界天,六欲天它也损坏了,那时候众生,有人可以生到初禅天去,有的人也可以生到光音天,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假如我问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课诵《心经》?然后,你为什么又可以这样一天又一天的持续课诵下去?为什么?假如不是佛在过去无量世不辞辛劳,一世又一世的到人间为众生说法,假如不是你一世又一世的愿意去亲近祂老人家闻法熏习,那么不可能有今世你愿意去课诵《心经》;不要说短短地两百多个字,即使是佛这么一个字,你就有可能听不到。对啊!我们这个世间七十多亿人口,多 三摩地

2018-07-23

人是如何变丑的?我们看一段经典里面这样的描述:【若彼众生以手撮此地味食已,如是如是,身生转厚、转重、转坚,若彼本时,有清净色,于是便灭,自然生闇。婆私咤!世间之法,自然有是,若生闇者,必生日月,生日月已,便生星宿,生星宿已,便成昼夜,成昼夜已,便有月、半月,有时、有岁。彼食地味,住世久远。】(《中阿含经》卷39)这里佛陀又告诉我们一个律则:如果说身体 三摩地

2018-07-23

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食一只老鼠,那喉咙的感觉如何?它的口腔是很柔软的,可是老鼠长满了粗硬的毛,又有鼠爪,它却得用吞的;那个过程诸位试着领会看看,真难过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是因为往世以恶毒手段劫夺人家的钱财、残害众生,正报是下地狱,余报就是多劫不能净命而活,得要吃脏东西,也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道理,诸 admin

2018-07-23

什么是善业、什么又是恶业?造作了何种因,会得到何种果?造了哪些业,会往生到哪个善道或恶道?像是《分别善恶报应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楞严经》等等的经典中,佛陀都随着众生的因缘,而有为众生开示善恶业报轻重,以及往生六道的差别。 譬如佛陀会开示《分别善 admin

2018-07-23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题目是:人死后投生是怎么个投法?关于人以及其它道的有情众生,在死了之后怎么去投生的问题,在经论当中有不少的开示,我们今天就依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开示来作说明。 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习气, admin

2018-07-23

佛陀说勇健、有忆念心以及身口意清净这三种心,是阎浮提的众生才有的,其余三大洲的众生都是没有的。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但我们也应该常常去检视,我们自己是不是都有勇健、念心、身口意清净这三个善法呢?(原标题:南阎浮提洲的人有三件事情胜过其他三大洲) admin

2018-07-23

这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也都有他形成该众生的因。当他们前世的时候造了一些善业,这些善业会让他在来世有一些福报;不过他也可能会造了一些恶业,所以也会形成一些恶报。但是善业跟恶业是没办法抵销的,除非善业跟恶业是做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就是某甲对他造了恶,但是后来又对他造了善事,他因此而原谅某甲之前对他所造的恶,否 admin

2018-07-23

”其实鬼神并不可怕,不过就是六道众生中的鬼道众生罢了。鬼神也跟我们一样都有第八识如来藏,他们也曾经当过人,因为造作不善业力的关系,所以就投生到鬼道中了。 一般人死后都会出生中阴身,作为投胎转世的媒介。如果,往生者因为太执着于生前的眷属、钱财等等不能放舍,而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没有去投胎的话,那就只能沦为鬼道众生了,也就是 admin

2018-07-23

但是现今看来,许多人虽然也是有慈心,并且将自己有的分享给没有的人,却没想到自己所有的是否为良善的、是否对众生解脱智慧有利益?与人分享是否是他人合用的,分享后他人是否真的有利同乐或是无利同苦?回想四年前,当时在美国工作,因为车子开得比较大型,想说反正闲著也是闲著,朋友找我去帮忙,于是假日都会去帮环保慈善团体发放粮食与帮忙载运发放物品;在发放食物的过程 三摩地

2018-07-23

那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 三摩地

2018-07-23

国王听了难过地流下眼泪说:哪有这种道理啊!牲畜竟然能够胸怀天地之仁,舍弃自己生命来救助众生,能够实践古人广大的慈悲行为。我虽贵为人君,却每天宰杀众生性命,只为了滋养丰润自己的身体。我这样凶恶残忍,简直是豺狼的行为;牲畜却能够行于仁慈,而有奉天的美德。于是国王差人送鹿王回到它原来栖息的地方,并且命令全国人民:今后如果有人侵犯鹿群,就当作侵犯人民一样,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助助人,反而只为了生存下去又造作了许多的恶业,而下堕三途恶道。佛陀在诸经当中,处处都提醒大家布施的功德果报。例如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佛说罪福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从音译来说,又称为檀,布施的福业就像宝藏,常常追随著施主;布施可以破坏痛苦的过失,能够让人得到快乐;布施是善法,能够摄受善人,与善人结缘;布施能够让众生安隐,临终的时候心无恐惧怖畏;布施就像大将军,能够降伏悭吝的敌人;布施是善妙的果报,天人都很爱乐布施;布施是清净的法道,贤圣们所追求的道路;布施是积善福德的大门,是建立度众的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生天之论;此三论是度众生的基础,并且也是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不堕恶道而能顺利地行菩萨道。因此佛陀度众生时往往先为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了此基础之后才进一步说明实际修行的内涵法要,而我们依教奉行的话,也会因此有福德庄严而能让我们在道业增上。《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一个修行人,能够懂得作大布施,但是个性急躁多瞋恚,不能够依止正念而修行,这样子的话,他未来就会投生为龙族,虽然有着世间的财宝、眷属,受用丰饶这样的一个大福德,可是身上却要承受着火烧跟虫咬的恶报;修行人如果能修大布施,但是对众生多所轻慢,未来生投生为大鹏金翅鸟;如果多贪求者,未来世会投生为狼;性多愚痴者,则投生为狮子。如果是持戒的修行人,却不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在讲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这个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菩萨、修行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长,拥有亿万的家财,平常他敬奉三宝,对众生都很有慈悲心。有一次他到市集去买东西,看到一只待价而沽的鳖,心里就为这只鳖感到伤痛,看它在那边被卖,就询问说:这个要卖多少钱啊?鳖的主人知道菩萨有慈悲心,喜欢帮助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如果故悭而一毛不拔,那反而不如一般世间人,如何称为菩萨呢?世间人或一般慈善团体,也多普遍地在帮助众生,这也是大家平常都很容易看得到的。有悭心的人,必须逐渐透过修学布施之行,而远离悭贪之心;因此在经典里面的开示说:檀施为刀,破悭吝贼。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透过布施之行,可以让心量逐渐增广,增长菩萨性。婆提长者因为悭贪的关系,无法继续累积福德,到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更应该有宋公明的及时雨心态,当众生正需要时就及时布施,不要等事过境迁了再来补救;所以时节施很重要,这也有后世的因果。至于如法求物而布施,当有人来请求我们布施某种财物,但我们手里刚好没有,那就代他去向别人求,或者去买来送,不要推说没有,因为他可能求不到,而你去代求就能求得,就解决他的困难了!为人求施时,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譬如廖添丁劫富济 三摩地

2018-07-23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