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会常常遇到。如果某个人常常遇到,每天遇到,那就是有问题,那就是著魔了。因为诸佛菩萨功德殊胜,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起信的目的,那何必常常示现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中间将近要花三大阿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地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那么,要先明白大小乘的差别,才能够进一步去说:佛法是汇归于一佛乘。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原标题:缘觉乘者没有办法触及法界的实相)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我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础—&md 三摩地

2018-07-23

说有一位来修学的人上来请法,请求赵州禅师能够指示他。赵州禅师他就只问他说:你吃过粥了没有啊?那个人跟赵州说:已经吃过粥了。那赵州禅师就只再教他:洗钵去。那个人就在这一句话下忽然就开悟了。这样子一则又一则禅宗的公案,也都是传承佛陀的教外别传、直接教化学人证悟实相的佛事。那么,想要求佛的真正妙法,又该如何作禅自度而后度人的佛事呢?我们常常听禅师这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正觉同修会(TrueEnlightenmentPractitionersAssociation)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确立,融摄中国文化的佛法--以如来藏为核心,实证三乘菩提。二十年来坚守佛的立场,以清净平实的门风,低调稳实的行事,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教学上以「无相念佛」为入手,转成看话头功夫,导入中国大乘禅宗,实证佛法第一义谛,进而于菩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这是一个,虽然説大部分的、我们的同修都是现在家相,但是我们都依心出家,都是依止于大乘的菩萨法,所以我们是一个胜义的菩萨团。既然是胜义菩萨团,刚刚余老师讲,我们的行为依止,就要依据佛陀告诉我们的六度万行,六度波罗蜜的行,包括佈施,第一个就是佈施,然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菩萨要做的。这个首要的就是要佈施,要跟众生结缘,要协助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正觉同修会是由萧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团及共修团体,自1997年开始正式弘传玄奘大师所宏扬的中国文化特色佛法,即是以如来藏為佛法精髓,讲求实证的正统佛法。但平实导师早在正觉同修会成立之前的1990年末,便已开始弘扬中国佛教的如来藏妙法了。台南文化中心佛法讲座川震賑灾捐款宗教局莫拉克风灾正觉捐款教育部7025000元2008年更以阐扬佛教内明哲学,以教化社会净 三摩地

2018-07-23

若论佛法的真实义,则当今全球唯一弘扬八识论如来藏的,只有1997年成立于臺湾的佛教正觉同修会,是由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团及共修团体,全体在家、出家菩萨众,在平实导师带引下,致力于弘扬世尊第一义谛的真实义,彰显三乘菩提的殊胜与尊贵,尤其传承了玄奘大师及六祖慧能,融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佛法,以实证如来藏为核心,而次第修行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平实导师本着菩 三摩地

2018-07-23

」释昭慧响应表示,佛陀是光头的比丘,宇宙大觉者设计成光头并没错,当初看到时,真的感觉与证严法师神似,不过,从宗教心理学来看,可能是设计者揣摩尊师的样貌融入,「是心理投射」。……」】[6]转自江灿腾脸书:[7]【苹果日报】从批慈到护慈,我对释昭慧只能怅然不语/张福淙2015.2.24[8]王尚智,吃素。历任华视、TVBS开台、凤凰卫视新闻总监及副总经理、人间卫 三摩地

2018-07-23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宝」?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覩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第二种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 三摩地

2018-07-23

如今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证悟菩萨团—正觉同修会—仍然住世,平实导师不仅开悟明心和眼见佛性,甚至是实证阳焰观、如梦观,以及已经实证了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现观的地上菩萨。在正觉同修会中所修学的佛法不仅可以让人断我见实证初果,甚至可以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而许多已经证悟的菩萨,正努力地继续修学般若别相智及熏习唯识种智,欲往初地迈进。因此,学人 三摩地

2018-07-23

若复有人,布施鞋履供养佛,功德有十。云何十种?一威仪师范,二象马无阙,三行道勇健,四身无疲乏,五足步无损,六离荆棘沙砾,七获神足通,八仆从众多,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鞋履布施佛比丘等,获如斯报。「若复有人,以鉢器什物施佛及,功德有十。云何十种?一形色光润,二器物具足随意受用,三离诸飢渴,四珍宝丰足,五远离恶趣,六人天欢喜,七福相,八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我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础——人天乘 三摩地

2018-07-23

并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们还要相信,诸佛菩萨会在这个世界帮我们安排适当的善知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善知识传授佛教给我们,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胜义宝的存在。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个信心的部分,我们要透过听闻以及思惟简择,直到能够深信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以及大乘三宝的真实义理。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已经对于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过去生多布施声闻,今天就容易得到声闻之法,无法和菩萨法相应;听到菩萨要广度众生,他就皱眉头;听到菩萨要用三大阿祇劫来修行,他就畏惧;听到念佛法门就不相应;听到佛说菩萨不住涅槃,却从未离开涅槃,他只好搔搔后脑勺,这是怎么回事啊?反过来说,过去如果在大乘法中多结善缘、广行布施,今生听到念佛法门就心生欢喜,听到要参禅证真如就欢喜信受。这就是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经中开示,都不会去深入思维整理,对真善知识所说的,还会去听闻思维及整理吗?还会去探究什么是三乘菩提的内涵吗?既然都不会深入去思维整理,其出家人不就成为粥饭了吗?由于一生无成,枉费信施四事供养,未来只好入牛胎马腹来偿还信施的债了;其在家人只能空过一生,只好随业在三界轮转生死了。如果佛门四众不贪著利养,殚精竭力在法上用功,去听闻真善知识所说的,并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说能够教导千人,于佛法中生起清净信,为什么也可以呢?因为对于宝的真实解脱功德,如果能够为他人解说,而让众生能够生起清净的正信,那么生起清净信的这千人,就能够因为这种清净信的善根,再继续长养,长养他的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最终能够因为这善根的增长,还是能够在佛道上有真修实证的因缘。毁坏一个人的殷重邪见,也可以让这一人可能因为这个邪见,要落入 三摩地

2018-07-23

接着说也要教导众正确的禅定的法门,让众身心能够安住于大乘止观,能有轻安的受用;同时要能够调柔身心,让他能够安住下来,听闻以及熏习、思惟、受用大乘般若空法的法要;同时要教导众修学念佛、念法、念,念施、念戒、念天,这六念法是不放逸法;众如果说生病的时候,要去探视以及关心、安慰,而不会生起厌烦;倘若说有不信的人,恶口、诽谤、骂辱,也要能够安忍下来;倘若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