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三宝,就是说法宝、佛宝和宝。在《莲宗宝监》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三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 admin

2020-06-08

  这个三宝有一个偈,它是这么说的: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功德难思议。也就是说十方有诸佛,虽然我们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可是在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事实上还有无量的诸佛世界,这个无量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祂的功德都难以思议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 admin

2020-06-08

  】(《长阿含经》卷二)所以长久以来,中国的佛教界都错会了世尊所交代,真正的福田是证得向初果以上的四双八辈,而不只是穿着袈裟的世俗。因为后者只是表相上的三宝,而四双八辈才是真实的福田。因此在这里,世尊再次的交代,如果能布施给向须陀洹,从这儿开始才算是真正的福田,将来可以获得千亿倍的果报;当然再往上,如果能布施给真正的见道者,也就是须陀洹初果人,那么 admin

2020-06-08

  我们一定要谨遵世尊的教诲,成佛是要经过三大阿只劫的,就算您现在已经证悟,也需要再经过,超过两大阿只劫的长劫修行才能成佛,所以老实修行才是上策,不要有非分的虚妄之想,以免落入大妄语的恶业之中。接下来,最后身菩萨在出胎之后有一个非常慈悲的示现。就是示现如同一般婴儿,对于包括世间或出世间法等完全不知。这主要是要让大家知道,佛陀其实也跟我们一样,是从什 admin

2020-06-08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admin

2020-06-08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谘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 admin

2020-06-08

  所谓三宝,就是说法宝、佛宝和宝。在《莲宗宝监》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三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 admin

2020-06-08

  比较详细的说明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我已百阿只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那么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就是呼应着《华严经》中说的这一句话的意思。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祂经历了百阿只劫来修行,修行这个心地,以这个修行的因,能够成就佛地,佛号 admin

2020-06-08

  以方便力与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净物。同其事业。尔时菩萨若见有人虽多犯戒能治毁禁诸恶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礼拜四事供养。经书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无要当方便从诸檀越求乞与之。为是事故应畜八种不净之物。何以故。是人为治诸恶比丘。如彼童子驱旃陀罗故。尔时菩萨虽复恭敬礼拜是人受畜八种不净之物。悉无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萨为欲摈治诸恶比丘。令清净得安隐住。流布方 admin

2020-06-06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云:“归依如来,供养于佛,供养于法,供养于,生生世世常得人身。”  admin

2020-06-06

  也好,总比做饿死鬼好!当年买他成都住房的一名江浙籍女弟子(此人2004年在色达出家),曾吹牛说火化法王的地方曾出现西方三圣,后来我到色达问了一些人及在那里做生意的人,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没听说也没见到。由此可见,藏密的东西大都是编造吹嘘出来的!藏密一具肉身的制作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大体可分为防腐、干燥处理、装金修饰三步骤。首先将遗体加以洗涤, admin

2020-05-28

当时,释迦世尊接受了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供养,与团正在结夏安居。但是雪上加霜的是,此时拔耆国与摩揭陀国正在对战、对峙当中。阿阇世王听说,敌国有使者来,只是下令要杀了这个使者。后来这一位长者经历了种种的危难,终于见到了世尊。禀告了毘舍离城中众弟子的哀求。所以世尊决定停止结夏安居,并且用了善巧方便,让阿阇世王率领著臣民,带著五百顶伞盖,护送著世尊前往毘 三摩地

2020-04-12

请问不守戒律、蓄养妻子之出家法师,只要能受持读诵此咒,就可视其与如来无异吗?若此见如法成立,那受持大悲咒、楞严咒之出家法师,是否亦可以不守戒律、蓄养妻子呢?答:  (1)此经是为人悉檀经典,隐喻自心真如而未显说;依为人悉檀而言,得名真经;若依第一义悉檀而言,不名真经,未曾如实宣示第一义故,故言属于为人悉檀之经,摄属事密部,疑系晚期「佛教」之天 admin

2020-04-08

  ------------- 历经多时的规划与拍摄、制作,“玄奘文化千年路”影集已在海外平台上线隆重推出,此影集共计七集,主要以动态插画方式呈现故事的情节,辅以访谈叙事桥段铺陈出玄奘大师传奇的一生,他如何出家?如何在一十三岁时即能上座开演大乘经论,使俗四众听闻大为惊叹与敬服?他如何克服重重险阻远赴天竺取经?到印度那烂陀如何跟随戒贤论师 三摩地

2020-04-06

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圆泽沉默良久,说 admin

2020-03-26

那如果有个三件、五件伽梨,也就是服,那就把它铺平;三五件铺起来也睡得够好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卧具,这才叫作远离行──因远离世间诸法。其余的大致上依此类推,这就是远离行。所以远离行的生活是困苦的,因此又有一个名称叫作“苦行”。所以“阿练若”其实说的就是“远离行”,本意不是在说苦行,而是说他是“远离行”,远离世 admin

2020-03-19

所以者何?谓彼等诸人对于第八识并无现观,所说第八识之理全然悖逆于诸经及诸论,如同古天竺部派佛教诸声闻一般无二;抑且所说之法逻辑严重不通、自相矛盾而不自知,犹过释印顺的邪见。谓彼等诸人说第八阿赖耶识能了别五尘,果真能了别五尘者,则第八识即必有所取舍,取顺心境而厌离违心境,则必产生善恶性,时善时恶,即成有覆有记性,而非无覆无记性。然而一切修学唯识增上 admin

2020-03-17

于是他就派侍者到寺院去,通报知客,说他明天要过来;结果知客就说:这事不成!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有一户人家,他们已经先登记了。然后侍者就跟他在那边一直争,看有没有办法可以通融,结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于是,侍者很无奈地就回报国王说:隔天刚好有一户人家已经跟寺院说好了,我们没有办法去;而且寺院也不能通融。国王一听就很不悦,想说:我是一国之主,我什么时候要 admin

2020-02-21

就是悟达在未被封为国师时,法名叫知玄;年少时曾参访丛林,挂单在一间不知名的寺院里,正巧有一位人也在这里挂单,但那位人得了很重的病,全身长满了疮,散发着很难闻的臭味,所以都没有人想和他来往。知玄住在他的隔壁很同情他的病苦,常常照应他都不躲避。不久那位病的病也好了,要离开这座寺院时就对知玄说:你将来如果有难临身,不妨到西蜀彭州的九陇山来找我,我会 admin

2020-02-21

对学佛人而言,地狱业中以坏为最容易犯,谤三宝、谤法的事千万也别作,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如果说话很小心,小心到变成了习惯就不会误犯,表示你的心地也已经转变清净了,这就是从事行上来修心、除性障、改变习气种子。前五百世的人间恶报受过了以后还有余报,那就是寿命不长。别人活八十岁、九十岁,他只能活到四十岁;甚至十几岁就夭折了,人中短命;而且贫穷、缺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