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过去无量阿衹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 admin

2020-06-14

  当须十方众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自恣(zì)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è)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jí)灌盆器、香油锭(dìng)烛、床敷(fū)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 admin

2020-06-13

  当时之外道,经由通达外道佉论、毘世师论、尼犍子论,以神我或极微为常住法、无我法,获得以此类外道论之辩才,以为究竟,使得纯粹修学二乘解脱道者,以及不能通达大乘种智之佛门徒,在尚未如实了知二乘无余涅槃之本际乃是真实常住、具足人我空与法我空之如来藏之时,不能了知外于如来藏所计执之常住法与无我法之过失所在,导致智慧未生,而与外道辩论时屈居下风,一再堕于 admin

2020-06-10

  据此而过滤了那些说佛法『是常、是断、是非想、是非非想、是世间涅槃……』之外道假名沙门,并予以逐出团。之后,以目揵连子帝须为上座,邀集通达三藏之一千比丘再重新诵出毘尼藏及法藏,犹如第一次结集与第二次结集,此是声闻三藏法教第三次结集。世尊涅槃后,以摩诃迦叶尊者、富楼那尊者、优婆离尊者及阿难尊者等为首而结集佛说之声闻三藏法教,当时五百结集之 admin

2020-06-10

公元2003年法难分裂胜义团,《灯影》钜著澄清质难令无疑 公元2003年,正觉同修会会中有不解《成唯识论》正义者,意欲成为正觉之领导人而不得遂,为亲教师会议所反对之后,执取“真如无为”来反对“第八阿赖耶识”心体常住,否定正觉同修会正法,企图分裂胜义团。如是者先诬蔑平实导师贪取会中钱财,无根无据之后,又诬指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 admin

2020-06-09

  他们得要在蕴处界等事相上,凭着断我见、断我执、断我所执而捨弃六尘中的各种劳累;但这种修行方法是与法界实相的真理无关的,而且也是一世便能成就的解脱果,与三大阿祇劫才能成就的佛菩提果不同,所以文殊菩萨评论说:「非是长修学;」说他们的修行法门,不是长久修学才能完成的佛菩提道圆通法门。(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 admin

2020-06-08

  如果是谤佛,或是诽谤菩萨藏的如来藏法、诽谤宝,那你跟他助念也没有用;因为他那个是地狱业,他不会有中阴身的,他在这边一分一分舍报时,地狱身就在地狱中一分一分的开始出现,直接生到那边儿去,没有经过中阴,地狱身直接在地狱中生起。他的如来藏在这边舍报一分,地狱内的地狱身就生起一分,它是这样的,不经过中阴阶段的,所以你在这边助念没有用,得要在舍报前为他助念 admin

2020-06-08

  中国地区佛法弘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乃是人菩萨行为主,天菩萨行为辅之佛教,是故大乘佛教中,将宝分为凡夫与胜义。凡夫谓一切出家剃发、身披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尚未见道者,具名凡夫。胜义则谓一切于大乘法中见道不退之人,不论其身为出家相抑在家相,亦不论其身为人身、天身、傍生身,俱名胜义。胜义又得名为菩萨,依菩萨藏法而见道故。若人受 admin

2020-06-08

  或者是对衣身分有执着,而不乐于依大乘法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内容来归依、学法,这也是声闻种姓的人,因为他是以声闻戒的比丘戒、比丘尼戒为主,不是依菩萨戒的精神而改以佛菩提五十二阶位为主,所以是声闻种姓的人。缘觉种姓的人则是不想拥有自己所有的寺院,也不想有人追随他学法,他也没有意愿为众生说法,独自一人隐居而对因缘法有兴趣;但是因为还没有智慧,所以努力修学因 admin

2020-06-08

  不是只有北传佛法是这样,现在的南传佛法那些圣们,他们也不知道这个解脱道的真正道理,所以其实不是真正的圣。--------平实导师《心经密意》大乘菩萨所证的解脱,与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又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这也要让大家了解。二乘圣人所证得的解脱,不能证得无余依涅槃的实际;但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解脱,却实证了无余依涅槃的实际。无余依涅槃的 admin

2020-06-08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admin

2020-06-08

  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波罗蜜;这样经过将近两大阿祇劫的时程,最后满足了十地心,蒙佛加持灌顶而进入到等觉位菩萨。而这个等觉菩萨继续在等觉位中利益众生无边无际,这样百劫修相好,累积成佛该有的广大福德。这位等觉菩萨广行布施,他是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百劫修布施内财外财,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最 admin

2020-06-08

  所以这个前提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佛法三宝的意义是哪里。那么就要知道说,原来佛不是二乘阿罗汉,因为阿罗汉他只是已经修了断除三界生死的烦恼而已,他还没有成佛,那阿罗汉的法就不是佛的法;所以,佛法本身就是能成佛的法,而不是能成阿罗汉的法。那么这第一个对佛的了知。同时要知道说,佛祂是经历了菩萨道十地的修道,最后才能够成就等觉位,最后成佛。那要成就的 admin

2020-06-08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讲记佛说:若能 admin

2020-06-08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文解释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叫作如来藏;因为有了如来藏存在,佛法三宝在世间出现了;一切有情如果能够亲证本来自性清净、不分别六尘的如来藏,就能出生般若智慧,也就是有了根本无分别智;以此根本无分别智的总相智,可以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以及修道位的道种智,乃至未来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都是因为亲证如 admin

2020-06-08

  ,梵语‘伽’,翻译为和合众。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和合有两种意义:(一)理和,同证择灭理故。(二)事和,具有六种:(1)戒和同修。即对于所受的戒法,善护受持,无杂无秽,称赞不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共同受持。由此法故,发 admin

2020-06-08

  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所以业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专修善法是业障、退修二乘解脱道是业障(对于想要修学成佛之道却被人以解脱道取代而说为成佛之道者来说),还有更多乃是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 admin

2020-06-08

  (《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像造作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这五种未来世要异熟到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间无间、寿命无间及身形无间的五无间地狱去受极重苦报的罪业,以及其它一切故意思惟而造作的诸业中极为重大的恶业;这些恶业的异熟果报如果成熟的时候,就会障碍这个有情正法的修行,使他不能生起、不能成就,这就称为业障。所以说,业障就是往 admin

2020-06-08

  ”初创团悉以此偈为戒。后因众渐多,良莠不齐,多有不如法者,乃因事渐制,遂有取相戒法渐制渐广;然于初期未尝取相制戒。次如定共戒:以诸佛子修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修证,分别能伏欲界贪、色界瞋、无色界痴,故依定之有漏功德不违佛戒,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三如道共戒:三乘弟子以见道修道故,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自然不犯佛戒,不取佛戒。是名三种非取相戒。 admin

2020-06-08

  十、纯情而无正知见者,一心系情于错说正法、误导众生的师父身上,极力维护师父而诽谤大乘法,诬谤真实义菩萨是邪魔外道,以及毁坏诸佛所设禁戒、说法诳妄欺骗众生、贪着信众布施的钱财、滥受信众恭敬礼拜、造作谤法、谤贤圣等五逆十重业,则下堕无间地狱受苦;将来到此界地狱毁坏时,仍将辗转生到十方世界的阿鼻地狱继续受苦,直至恶业报尽。因此《楞严经》卷8最后作结论说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04   105   下一页»   共2081条/10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