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看到这样的修行真的很好!因为心常常处在定力当中,面对各种外境不论是逆境或顺境,他的心都是保持平静平等的!这就是定力!那如果是入定境的人,他出定了可能还是脾气很大或者很贪婪,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因此修定力的目的是要消除性障,在行住坐卧中以及任何时候都保持定力,使得心中不起贪瞋痴!能够真的降伏五盖与习气性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66〈63巧便行品 三摩地

2018-07-23

基本上,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这样叫作定相,是修定的一种表相。透过这样的定相,我们应用一些方法,譬如说数息法、观心法、观念的起处,或者是持名念佛等等方法,使我们的心渐渐的安定下来了,妄想就渐渐的变少。到后来连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这样叫作定相,是修定的一种表相。透过这样的定相,我们应用一些方法,譬如说数息法、观心法、观念的起处,或者是持名念佛等等方法,使我们的心渐渐的安定下来了,妄想就渐渐的变少。到后来连妄念也很少 三摩地

2018-07-23

要记得这一点,要不然一入定就是三年五载,人家不晓得学习进步多远去了,你还在定中混日子,出定时的道业还是与入定前一样,并没有进步,所以这个无想定一点儿都不值得爱乐。这就是说,有想是有觉有知的;凡是从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往下,识无边、空无边、四禅以下,一直到人间、三恶道,都有知觉,所以都是有想的境界。真正无想的境界就只有一个,叫作无想定或无想天。-----平实 三摩地

2018-07-23

妄想因何而生?大家都很想知道,因为有很多人想要成就一念不生的功夫,想要入定却入不了。修定时很想不起妄想,偏偏它一念出生、很用心去对治,才刚刚过去之后,不知不觉之间又有一念生起,没有办法让它不再生起。有很多人学过禅--其实那些法门不是真正的禅,那只是修定而已--他们教你数息,数息是最常看见的禅法。净土宗的寺院则是教你念佛号:用佛号来打死念头,念头很重就大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也有的人,在到达了心念心听的时候,因为他没有定的知见,他这样一直修下去一直修下去,结果走到另外一条歧路去了,最后他入定去了,入定到那个无觉知的状况下,结果心里面都没有在想佛、忆佛、念佛了,他入定去了,变成入到定当中毫无觉知!那我们来研究一下,入了这样的定,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有的人会说:我们修定力,不就是要修定力吗?那我现在能够入定不是更好吗?其 三摩地

2018-07-23

俱解脱无学入于灭尽定中,不受三界法尘;然因入定前之预设,故能于次日午前,或三日三十日后出于灭尽定。此因灭尽定中末那识未灭,尚有五遍行之作意、触、思心所法作用,唯除受想心所;故于如来藏所现内相分显现其入定前预设出定之状态时,便于触此境时起于作意,由作意而起思心所,思心所则决定唤起受想心所;然因受想心所须依意识同为运作,遂唤起意识;意识起已,便渐渐出定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了正念与正知,这时候我们如果想要修学念佛三昧,或者是说我们有愿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可以成就;但是我们一定要非常知道我们的意识心和末那心的体性,定的过程绝对不要去想:我能够一坐下来,马上就能够入定。特别是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对于这样的功夫还不熟悉,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让自己轻轻的内摄,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并且渐渐地增加自己忆佛的时辰。除此 三摩地

2018-07-23

欝头蓝弗回到树林,因为这些鱼虾、这些鳖、这些水族溅水声的干扰,他没有办法入定;又因为树林里面这些鸟族、这些昆虫,飞虫振翅,展翅高翔,乃至鸟啼声、鸟叫声,这些的干扰,让他很难一下子之间,又回复自己所证得的非想非非想定;因为这个因素,因为他的修行,不是真实的断除身见、我见。他没有真实的认知,依于四念处而认知了,色身不净非我,这个意识不净虚妄非我;他依于 三摩地

2018-07-23

要证入定境须在坐中修、静中修、要不受打扰。然后渐渐的再去体会第一次进入无觉有观状态时是怎么样进入的。体会过之后,重新再依照那一次的经验一步一步走进去,然后他可以安住三秒钟,二秒钟,突然起一个心:我终于进来了!刚起一念,又退出去了。这样不停反复的练习,习惯了,终于可以安住无觉有观三昧。欲进入初禅之前或进入二禅的无觉有观三昧之前,通常会出现虚空粉碎或大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来看看初禅,即使你是最上品的证得初禅的人,你在一切时中(醒时),都可以维持在初禅状态,但是你还是要睡觉,当你在睡觉的时候就出定了,第二天醒来又入定,所以证得初禅,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那么,初禅还是有意识,还有其祂前五识,还有觉知心在运作,所以初禅仍然是觉知心相应的境界,所以它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它是有所得、有境界法,而且是有入有出的法。接下来讲 三摩地

2018-07-23

甚至总在调整姿势,没有办法保证持身不动,这样便无法进入定的状态,连最粗浅的欲界定都无法进入。因为欲界定的基本特征就是持身不动,持身不动到一定时间,配合住心一处,心不散乱,才能发起欲界定的功德。所以,原则上来讲,任何一种坐姿、站姿、甚至卧姿,都是可以修静中定的,只要能做到持身不动而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就可以。有人喜欢端身正坐;也有人喜欢坐在椅子或沙发上 三摩地

2018-07-23

甚至总在调整姿势,没有办法保证持身不动,这样便无法进入定的状态,连最粗浅的欲界定都无法进入。因为欲界定的基本特征就是持身不动,持身不动到一定时间,配合住心一处,心不散乱,才能发起欲界定的功德。所以,原则上来讲,任何一种坐姿、站姿、甚至卧姿,都是可以修静中定的,只要能做到持身不动而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就可以。有人喜欢端身正坐;也有人喜欢坐在椅子或沙发上 三摩地

2018-07-23

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明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来作为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这已经又落在意识,又加上末那的执持了);乃至还有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分别的明觉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这可能是因为打坐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他就误会说,这 三摩地

2018-07-23

打坐进入定中能知能见之心。(9).打坐入定时不闻外声、不见外境之灵知心。(10).打坐入定后无见闻觉知之心。(11).证得神足通,能离开色身飞来飞去的心。(12).神通之心。(13).十方唯一虚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祂有殊胜之体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觉心等变易作用。(14).无相念佛之心。(15).能看见话的前头的心。(以上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其实非常。)(16).没有如来藏真如 三摩地

2018-07-23

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有人就主张说:入定的时候那一个能看的心就是真心。可是那个心也不是,因为那个心还是不离觉观境界。7、无所不在的能量不是真心有的人说:虚空中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能量或者殊胜的体性,那是真心。但是那也不对,那是胜论外道的说法,是凭空想象而建立的,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和唯识经典中,早已破斥过了。8、永远不变异的心不是真心有的人说,真心从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之人,此时口中仍然安详唱念不辍,而心中不再忆念佛号咒语之声音,渐渐就会进入定中(入时不知入,出时始知方才入定),失却时间与空间。此时虽然口中犹在唱念佛号或咒语,其实心已入定。亦有持名念佛者,于止静时,心念心听,渐次统一,佛号不起,安住于忆佛之一念相续,终于泯然入定。这种境界亦是定力足够而又具备修定知见的人方能做到。到此地步,则净土通于禅定。以上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之人,此时口中仍然安详唱念不辍,而心中不再忆念佛号咒语之声音,渐渐就会进入定中(入时不知入,出时始知方才入定),失却时间与空间。此时虽然口中犹在唱念佛号或咒语,其实心已入定。亦有持名念佛者,于止静时,心念心听,渐次统一,佛号不起,安住于忆佛之一念相续,终于泯然入定。这种境界亦是定力足够而又具备修定知见的人方能做到。到此地步,则净土通于禅定。(三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人用此法,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落入定境之中,很难悟。用意知法在动中悟入者,其实大部分是藉着前面所说的五种根门的因缘而在动中悟入。譬如说石霜楚圆禅师,悟前参访汾阳善昭禅师的时候,每一次参究的时候,汾阳善昭禅师或者破口大骂,不然就是谈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不是舂米就是砍柴,不是砍柴就是挑水,都是粗俗的事情。有一次他就抱怨:我每一次请教师父,师父您都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能证入于禅定境界中;而这样的禅定境界,是入定时禅定境界出生了,出定时禅定境界就消失了,是有生有灭的法,怎么会是不生的法呢?禅定的境界必定是三界的境界,譬如说,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是欲界的境界,初禅到四禅是色界的境界,乃至修到四空定也还是无色界的境界,都是不离三界的世间境界。既然不离三界世间境界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8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