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譬如说:如果修得无想定,进入定中时意识也断灭了;若是舍报之后出生到四禅天的无想天中,意识也是断灭而不存在了;或者阿罗汉进入灭尽定中,意识也是断灭了。那么这样看来,意识实在不伟大,是在许多时候都会断灭的;这个不伟大而常常断灭的意识,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要把祂误认为是真实而常住的呢?但这个意识正是众生最贪爱、最执着的自我,当众生认定这个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禅定修证,必有入定出定境界分段,必有境界起灭之时;亦如神通,必有境界分段,必有现与灭时;亦如世人苦乐舍受,必有境界分段,必有现与灭时﹔亦如吾人五阴,必有生时死时分段,必有生与灭时﹔如是,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必于如是境界分段之六尘中运为,意识自身必有生与灭时。若离境界分段之六尘万法,意识即无所能为、即不能存在,是故意识不能住于涅盘本际,涅盘非是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郁头蓝弗,他是佛陀时代一位非常有知名度的外道修行人,他一心想要求生非想非非想天,所以非常精进用功地打坐;他在水边的树林下打坐,每当他觉得自己的定功快要成就的时候就会被惊动,因为水中有鱼的跳跃击水声,树林中有小鸟在那里飞舞鸣叫着;而当我们越想心静的时候,对外面的这些声音就越敏感,所以这让郁头蓝弗无法安然的入定,他心中就生气了,起了瞋恨的恶愿,他想 三摩地

2018-07-23

我观汝身剧于此瓶,从头至足分别思惟,三十六物有何可贪?」尔时,复重说偈曰:勇者入定观,身心所兴尘,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CBETA,T04,no.212,p.699,b5-c10)《经律异相》卷20:「须陀洹妇病于从事一悟得第三果[6]二昔有淫逸之人。意专女色。思不能离。欲与交言通于梦想。时妇遇疾。骨消肉尽。家有知识道人往反。妇白道人曰。我今所患日夜羸困。将其意故欲陈我情。为可 三摩地

2018-07-23

毕竟寂灭是什么境界呢?有人也许说是入定,那么到底哪一个定最寂灭?应该是非非想定。可是非非想定中,觉知心仍然在;觉知心既然在,就不是究竟寂灭了。一般人最多是住在未到地定中,可是未到地定中往往会生起妄想,后来发觉了再拉回来重新入定。如果是浅的未到地定中就常常会有妄想出现,只能不断的发觉了再离开;就好像平静的水面忽然冒起一个水泡,过个几秒钟又冒出一个水泡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又云:「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忍、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原标题:舍利弗尊者曾因恶知识退失十劫) 三摩地

2018-07-23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以大乘法来讲,真正要靠打坐来修行入定的话,并不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或者是开悟以后所要行的。而四禅八定在佛菩提道里面,最主要是三地菩萨主修的内涵。所以如果以打坐来让心沉淀下来,那无妨是一个助道法。但是如果以为打坐,每天求感应,乃至于在那边打坐求一念不生,这个是意识相应的境界法,它并不是佛法。第十一种:又有人是认为,每天早晚诵经作早晚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能证入于禅定境界中;而这样的禅定境界,是入定时禅定境界出生了,出定时禅定境界就消失了,是有生有灭的法,怎么会是不生的法呢?禅定的境界必定是三界的境界,譬如说,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是欲界的境界,初禅到四禅是色界的境界,乃至修到四空定也还是无色界的境界,都是不离三界的世间境界。既然不离三界世间境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如果要修定的话,很容易,只要一坐下来,就可以马上入定了;在身体累了的时候,坐下来想要打个瞌睡都不容易,还得像入睡一样的努力一番呢。有一次,有位师姊听我这么说,就跟我讲︰「老师!你这样子睡,很危险的;万一你入了涅槃,那这些同修们怎么辨?该学的法都还没学完呢。」我说不会,这是因为我有个愿在--不取无余涅槃,舍寿时要转入中阴身去,往生极乐世界面见弥陀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人如果没有人求他说法,多半会在午斋、经行后就打坐进入定,等到明早太阳晒到身体时,他就出定下山去托钵;托钵回来吃完了,把钵洗净了,经行一会儿消食,他又打坐入定去了,到明天早上太阳晒到他了才又出定。缘觉人为什么厌于思惟?因为缘觉人的目的只是想要证得因缘观而出三界,如果已证得因缘观、可以出三界了,缘觉人又不想成佛,何必再思惟更深的佛法?因为缘觉人再怎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声闻人,二乘菩提的五力出现了以后,他就什么都不关心了;当他肚子饿了,去托钵回来,用过斋了,经行以后他又入定去了,什么事都不关心;处与非处的了解,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是菩萨不然,菩萨五力出现以后却反而要进求佛的十力,处非处智力则是一种分别的功能,也是进求佛十力的基础。又譬如业异熟的智力,你们明心之后还要想想看:下一辈子你的果报是什么?你得要先思量 三摩地

2018-07-22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 三摩地

2018-07-22

如此说来,是否就不必修定了呢?相反地,定力在佛法修证上也是相当重要之一环,现代的人事多烦忙,散乱攀缘导致定力普遍不足,因此,无论悟前、悟后,皆必须持续规律地忆佛拜佛以增长定力,令意识心不在无谓妄想上打转,能更明快处理世间诸事,也可更细腻专注地反观习气种子之现行、看话头、参禅及思惟法义等之佛法修证上;这是具足定力而生起慧观,非落入定境而灭除心行,乃至 三摩地

2018-07-22

目连救母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天傍晚时分,无著菩萨正为学生讲授“入定之法”。灯光忽然黯淡,空中大放光明。此时有一天人,自虚空中冉冉而降,即进庭阶,礼敬无著菩萨。无著菩萨立刻认出是世亲,便问道︰“你为何这么晚才来?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世亲答道︰“我自从在此舍寿之后,上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在众莲花中出生。莲花才开,弥勒便称赞著说︰‘善来!广慧!善来 admin

2018-07-22

如果具有四空定的人,破参了以后入定,可以证灭受想定,也就是能够证灭尽定而成为通教俱解脱的四果。如果性障极微的人而未证禅定,也就是说性障非常的微薄,但是虽然没有证禅定,但是他破牢关以后,相当于通教的三果或是慧解脱的四果。但是,虽然没有具足证禅定,如果要入通教的三果,他必须一定要证初禅的,因为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所以,这个性障极微而未俱证禅定,接着破 admin

2018-07-22

若具四空定者,破参后入定,可证灭受想定,成通教俱解脱四果。若性障极微而未修证禅定者,破牢关已,可入通教三果或慧解脱四果。眼见佛性者,必入别教菩萨位中进修,必不取证解脱果,故不说其所证解脱果。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常住不退,不论其眼见佛性境界是否因定 admin

2018-07-22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的话,以大乘法来讲,真正要靠打坐来修行入定的话,并不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或是开悟以后你所要行的。而四禅八定在佛菩提道里面,最主要是三地菩萨主修的内涵,所以如果以打坐来让心沉淀下来,那无妨是一个助道法。但是如果以为打坐,每天求感应,乃至于在那边打坐求一念不生,这个是意识相应的境界法,它并不是佛法。另外一种人是认为,每天早晚诵经作早晚课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入定获得神通(宿命通),还能知道他前生的一些事情。西方心理医生在给病人催眠时,也发现了轮回存在的一些证据。有新闻报道,某儿童说自己上一辈子是某某人,父母是谁,所居何地,后经查证所言不虚,这是生下来就有少分宿命通的现象。如果人类只有一世,一切都是后天的影响,没有先天(前世)的因素,那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的身体、个性、兴趣、爱好、习惯等等都应该大同 三摩地

2018-07-22

从欲界定的定力一直提升到未到地定的定力,我们培植定力但是不入定境,所以外面道场所难以成就的这种定力,在正觉讲堂反而是一种基本功,一种基本的要求。至于慧力这是现代末法时代学人的悲哀与痛苦。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8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