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了正念与正知,这时候我们如果想要修学念佛三昧,或者是说我们有愿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可以成就;但是我们一定要非常知道我们的意识心和末那心的体性,定的过程绝对不要去想:我能够一坐下来,马上就能够入定。特别是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对于这样的功夫还不熟悉,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让自己轻轻的内摄,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并且渐渐地增加自己忆佛的时辰。除此 admin

2018-08-06

然后上师携明妃进入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罗法(男女和合之大定,通俗地说就是,然后入定)。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事毕,上师携明妃至幕前,以大拇指和无名指取摩尼宝(精液)置于口中,同时念诵《金刚曼经》。要诵意为希有大安乐的咒语,把摩尼宝咽下。而明妃从入定起,不着衣服,于莲花中取甘露滴(血),同样置于口中,亦如上而饮。这就是所谓密灌顶。灌顶后,去遮目布。上 三摩地

2018-07-23

当小姑娘和大金刚鲁巴入定时,鲁巴的朱巴跪在幔外,心里观想着大日如来。当大师完成入定之后,立即拉着小姑娘的手走出幔布。这时,大师用拇指和无名指在小姑娘的莲花中取出红白二珠。红白二珠叫摩尼宝。大师口念‘金刚持为我佛子灌顶’和一大段《金刚曼经》,再念俄那钵底主尊咒语,之后把摩尼宝放入口中,让咽下。(原标题:基米雅“佛母”讲乐空双运) 三摩地

2018-07-23

想以心间种子放光召请毗卢佛(法身佛,意谓大日如来)与佛眼等入定,从毗卢门入自身中,大贪融化,经阿缚都底(中脉)至金刚摩尼(男性生殖器),坚固俱生。如集密后续云:金刚莲华合(男女二根和合),集诸有金刚,身语意加行,彼悉摄心中,由金刚路出(由尿道出精),降于口。宗喀巴又云:传密灌顶法者,次从莲取其金刚(接着从明妃取其淫液):以大指无名指取摩尼宝(以手指 三摩地

2018-07-23

定境则是进入定的境界里面,譬如一念不生的境界,或是在深的未到地定中,虽然眼睛半开,坐到后来不见头手、床敷。乃至性障消除发起初禅,住于初禅的身乐中等,都是定境。而参禅要的是定力,要培养起能够进入定境的定力,却不进入定的境界中。因为参禅的目的在发起出世间的般若慧,目的在证悟明心、眼见佛性,所以锻炼定力不要落入定境中,更不着于定相。也就是说,定的目的是要 三摩地

2018-07-23

但这个摄心为戒,不是指去受戒,然后持戒守戒,而是以心的一心不乱、不放逸为戒;而因戒生定是指摄心为戒之后,心才能得到决定性,并且有了定力不会落入定境中,而是心里寂静无有妄念,却有着一定要证得实相心、一定要找到真如的决定;又由定发慧是说,心中有了前面的决定性,就能很坚定地去参究,不会虎头蛇尾,不会一曝十寒。这样去参究,有朝一日必定一念相应找到如来藏,般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人用此法,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落入定境之中,很难悟。用意知法在动中悟入者,其实大部分是藉着前面所说的五种根门的因缘而在动中悟入。譬如说石霜楚圆禅师,悟前参访汾阳善昭禅师的时候,每一次参究的时候,汾阳善昭禅师或者破口大骂,不然就是谈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不是舂米就是砍柴,不是砍柴就是挑水,都是粗俗的事情。有一次他就抱怨:我每一次请教师父,师父您都 三摩地

2018-07-23

初住山时,德清禅师感到周围自然界的声音太喧嚣,无法摄心入定。德清禅师很苦恼,妙峰禅师道: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德清禅师听了,每天盘坐在庵前溪涧上的一座独木桥。有意训练自己的无分别心。刚开始的时候,水声入耳历然,到了后来,动念则闻水声,不动念则不闻水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忽然有一天,德清禅师感到身心顿忘 三摩地

2018-07-23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载:「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加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诸佛及佛,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仪,顺善品故(即:自然而生诸般殊胜善品),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惛睡,唯加趺坐,无斯过失。…复次,如是威仪,违恶法故,谓余威仪,顺淫欲等诸不善法,唯加趺坐,能违彼故。」又:「如是威仪, 三摩地

2018-07-23

…」․道贵尼师「…十七出家,博览经律,究委文理,不羡名闻,唯以习道为业,观境入定,行坐不休。…齐竟陵文宣王…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请贵为知事,固执不从;请为禅范,然后许之。…端然寂坐,曾无间焉。…」(以上录自卷四)【注四】1.香港数十年前,有一「村妇」,于大屿山宝莲禅寺静七期内,加趺而坐,凝凝不动者数小时,四众哗然 三摩地

2018-07-23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载:「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加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诸佛及佛,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仪,顺善品故(即:自然而生诸般殊胜善品),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惛睡,唯加趺坐,无斯过失。…复次,如是威仪,违恶法故,谓余威仪,顺淫欲等诸不善法,唯加趺坐,能违彼故。」(详见《法相辞典 三摩地

2018-07-23

他问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若是有觉知的话,就不名为入定;如果没有觉知的话,那岂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谓死水不藏龙吗?』老和尚说:『要知道禅宗这一法,原不以定为究竟,只求明心见性。若是真疑现前,其心自然清净。由于疑情不断,所以不是无知;也因没有妄想,所以不是有知。虽然没有妄想之知,但就是一支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你每天绕着 三摩地

2018-07-23

尝在谷中入定,山水瀑涨。师怡然不动,其水自退。有猎者遇之,因改过修善。复有昔同从军者二人。闻师隐遁,乃共入山寻之。既见因谓师曰:“郎将狂邪。何为住此。”答曰:“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由自出。二人感悟,叹息而去。   师贞观十七年归建业。入牛头山谒融禅师。发明大事。禅师谓师曰:“吾受信大师 admin

2018-07-23

目录【第一篇】悟前第一章前方便第一节闻法阅经建立知见第二节闻时记忆闻后思惟第三节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第四节受持佛戒发菩提心第五节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第六节忏悔业障深信因果第七节消除慢心第八节发大愿心第二章正修行第一节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第二节正修功夫第三节深解第一义经典第四节参究的方法第一目简介话头第二目简介公案第三目参究的方法第五节禅法知见第一则建立信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人的著作或是经验都可证明确实有过去世,死后不是完全断灭;在许多《念佛感应录》的书籍中记载,有的人念佛发愿往生净土,临终时蒙佛及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能证入于禅定境界中;而这样的禅定境界,是入定时禅定境界出生了,出定时禅定境界就消失了,是有生有灭的法,怎么会是不生的法呢?禅定的境界必定是三界的境界,譬如说,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是欲界的境界,初禅到四禅是色界的境界,乃至修到四空定也还是无色界的境界,都是不离三界的世间境界。既然不离三界世间境界 三摩地

2018-07-23

从欲界定的定力一直提升到未到地定的定力,我们培植定力但是不入定境,所以外面道场所难以成就的这种定力,在正觉讲堂反而是一种基本功,一种基本的要求。至于「慧力」这是现代末法时代学人的悲哀与痛苦。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 三摩地

2018-07-23

从欲界定的定力一直提升到未到地定的定力,我们培植定力但是不入定境,所以外面道场所难以成就的这种定力,在正觉讲堂反而是一种基本功,一种基本的要求。第三个是慧力这是现代末法时代学人的悲哀与痛苦。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了正念与正知,这时候我们如果想要修学念佛三昧,或者是说我们有愿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可以成就;但是我们一定要非常知道我们的意识心和末那心的体性,定的过程绝对不要去想:我能够一坐下来,马上就能够入定。特别是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对于这样的功夫还不熟悉,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让自己轻轻的内摄,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并且渐渐地增加自己忆佛的时辰。除此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来说,喜欢打坐修习的人,他对于外境的敏感性会比较大,容易起瞋,因为自己一直想要入定,但是外境的影响很大,所以那时候就会落入瞋恼的计较当中;不同于第一种状况在于,第一种是被外境带着走,而这边说落入瞋恼的计较中,其实是落入了自己所相应的杂染心所法,而被自己的瞋恼系缚而起思惟,导致于无法安住于无相拜佛,或者无法安置于定境法尘中。当然,会引起内心散乱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8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