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见自在天有圣道。有见断见如是等见名为邪曲。菩萨摩诃萨若得闻是大涅槃经。修行圣行则得断除如是邪曲。云何名为声闻缘觉邪曲见耶。见于菩萨从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净饭母曰摩耶。迦毗罗城处胎满足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释捧接。难陀龙王及婆难陀吐水而浴。摩尼跋陀大鬼神王执持宝盖随后侍立地神化花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满足七步。到于天庙令诸天像悉起承迎阿私陀仙抱持 admin

2018-07-19

者夜行。以夜行故恶鬼打之。九者房室过度。以是缘故。我说病者若遇医药病则可差。若不遇者则不可愈。善男子。如我先说若遇不遇俱不差者。是义云何。有人命尽若遇不遇悉不可差。何以故。以命尽故。以是义故我说病人若遇医药及以不遇悉不得差。众生亦尔。发菩提心者。若遇善友诸佛菩萨咨受深法若不遇之皆悉当成。何以故。以其能发菩提心故。如郁单越人得定寿命。如我所说从须陀 admin

2018-07-19

若独能破菩萨何故修正道。若伴故破。当知独则不能破也。若独不能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见色。虽伴众盲亦不能见。毗婆舍那亦复如是。善男子。如地坚性火热性水湿性风动性。而地坚性乃至风动性。非因缘作。其性自尔。如四大性烦恼亦尔。性自是断。若是断者。云何而言智慧能断。以是义故。毗婆舍那决定不能破诸烦恼。善男子。如盐性醎令异物醎。蜜本性甘令异物甘。水本性湿令异 admin

2018-07-19

所谓三十二相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善男子。如有无善不善。有漏无漏。世间非世间。圣非圣有为无为。实不实寂静非寂静。诤非诤界非界。烦恼非烦恼。取非取受记非。受记。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时非时常无常 admin

2018-07-19

可是这个知是第识菩提心的知,所讲的知并不是六尘中的见闻觉知的知,而是指祂能了知你的心行,了知你觉知心与意根在想什么事情?决定要做什么?但完全不是六尘中的知觉。可是这个知觉,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得要证得如来藏之后才能现前观察、现前领受祂的知觉,所以说祂的知觉性极为微细而完全不在六尘中运作,因此,真实唯识门中就把专在六尘外起知觉的祂,定名为细心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许多道场把意识心修行清净一念不生之后,故意不去了别六尘,就说是证得无分别心了,那其实仍然是意识觉知心,其实是仍然在不断了别六尘的,不是真的无分别心第识如来藏,所以不是大乘佛法的正确修行方法,是错误的修禅方法。真实的佛法,是继续保有意识觉知心的分别性、了知性,而去亲证另一个在六尘外能做种种了知的第识如来藏,祂从来都不分别六尘中的一切法,这才是 三摩地

2018-07-19

这种「禅思」的思惟方式是根据佛陀所开晓的道理:四圣谛及缘起法在世间法(五蕴、十二处、十界)上作种种深入的思惟观察,将如来的智慧之语与之一一验证,将此智慧落实于世间,而知道世间一切不实,无可执取,透过这样深刻的观察和省思,能够产生对蕴处界观行之后的决定信,对于如来所说确认无疑。因此僧侣们为了避免受到打扰,有的在闲静处(阿练若)、有的到坟场塚间(憺怕 三摩地

2018-07-19

于等觉位已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学,所欠缺的仅是福德,所以整整一百劫中专门修集福德,以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十种随形好。所以在百劫中,“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只要众生有所需求,不管是内财还是外财,统统布施出去,直到百劫,上上,成为妙觉菩萨。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 三摩地

2018-07-19

一旦破参了,正确的般若观行现在前,也就是一念相应慧,顿悟了禅宗本来面目所在,再加上佛菩萨、善知识摄受得以不退,成为七住满心位不退的菩萨,因而转入住位修行。或许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证悟的时候就只是一念顿悟而已,而不是渐悟?又有什么经典依据可以证明你是正确的?”既然如此,后学就举《大宝积经》来说明。经中有一首偈说得非常好,已经将悟前、悟时 三摩地

2018-07-19

如我初会众中有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CBETA,T24,no.1485,p.1014,c6-13)4.然后更悲惨者是他是悟错的野狐,又乱讲公案或者乱分享公案,造成外道们诽谤或者一般众生诽谤!那如果真的证悟的菩萨也不应该讲解公案或跟众生分 三摩地

2018-07-19

未入地菩萨所见的佛性是第识的本觉,平实导师依《楞严经》的意涵说为“觉精”,即是第识的见分,与六识的见闻觉知等六种自性同时同处并行运作。地上菩萨所证的佛性,则不是末学目前所知道的内涵;而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更不是末学所能想像于万一。稍后会将平实导师于诸法宝中有关四种不同层次的佛性开示,举出来为读者解说。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生眼, 三摩地

2018-07-19

比如以前的官衙,有一句话说:「朝南衙门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你单有道理而没有钱财进贡,胆敢进来县衙告状,你这个原告办到最后都还会变成被告,那时可得要被衙吏用小木棍夹指头逼供反而成为罪犯了。夹指头就是「拶」,就是用刑具把人逼迫。用小木棍子这样夹,十二根小棍子一拉紧就夹起十根指头来,真的很痛,所以叫作「拶」,拶就是逼迫的意思。「当我被人家这么一拶时 三摩地

2018-07-19

因为六祖早就看中一个地方不错,所以就给他个字“逢袁可止,遇蒙即居”,所以道明禅师就去蒙山开山。开山以后有了名气,凡是徒弟悟了,就命令徒弟要去朝礼六祖大师:“他是你的师公,去向师公礼拜感恩。”而且他终其一生都是这样派遣前往朝礼。可见道明禅师心性真的不错,合该得法。他不会说:“六祖大师纵然帮我开悟了,毕竟只是我的师弟。” 三摩地

2018-07-19

然而你已经大老远跑到正觉讲堂来问了,我就正经百告诉你:「是自心如来!」这不是开玩笑,我真的已经告诉你了。你如果有一天真的证悟了,就会听懂了,因为你听到弦外之音了,这时候你才会真的懂:原来那个自心如来、那个如来藏并不是一切法,一切法是从祂所生,祂不属于一切法;祂不摄在一切法中,所以祂不是法,你当然不能说祂是法;从祂所生的才能叫作一切法,可是能生诸法 三摩地

2018-07-19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都是此第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识如来藏所生、所显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亲证此如来藏,即能觉了此如来 三摩地

2018-07-19

禅宗公案引发佛弟子生起参究的疑情,进一步开悟明心实证第识真我31,并且有其实证智慧的具体内涵。《增壹阿含经》卷31〈力品第38〉:是时,鸯掘魔闻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审为恶耶?又师语我言『此是大祠,获大果报;能取千人杀,以指作鬘者,果其所愿。如此之人,命终之后,生善处天上。设取所生母及沙门瞿昙杀者,当生梵天上。』」是时,佛作威神,神识霍寤:「诸梵志书 三摩地

2018-07-19

”这句话,他已经开示七、年了,现在(此演讲时间为2005年)还没有改掉。他常常在演讲时这样开示说:“师父我在这说法,你们在下面听法的这一念心,就是实相心,就是真如、佛性。”这就是返观觉知心的自己清楚而明白地存在,也有能见、能闻的功能,所以惟觉法师正是默照能听、能知、能说的这一念心,把祂当作是真如心与佛性。但这正是觉知心意识,这个返观( 三摩地

2018-07-19

”大伙儿七嘴舌的回答。“那么……喔!就是那头……”拾得手举了起来:“现在最靠近戒堂的那头白牛,就是弘靖律师。”大家随着拾得的手望过去,果真有一只站在最前面的白牛,眼睛直望着戒堂的寺众瞧。此时,拾得又出声喊起来:“弘靖律师,请到戒堂前面来!”只见那头白牛,低着头,摇摇尾巴,慢慢往戒堂走过来, 三摩地

2018-07-19

种声普告大众。莫大号哭犹如婴儿。各相裁抑勿自乱心。汝等于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净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诸有。三界受身苦轮无际。无明郎主恩爱魔王。役使身心策为僮仆。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何有智者不反斯原。汝等当知。我旷劫来已入大寂。无阴界入永断诸有。金刚宝藏常乐我净。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槃示同世法。欲令 admin

2018-07-18

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十种好,性本具足,不假外求。神通光明,极未来际,名无量寿。至于华池宝座,琼楼玉宇。一一净境,皆自我心发之。妙喜有云,若见自性之弥陀,即了唯心之净土。如楞严会上,佛敕阿难,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既无所 admin

2018-07-17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