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那律尊者吓了一跳:“世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永远都不嫌多呀!”这就是因为施主胜,所以佛的福德永远用不完;经过三大无量数劫所集的大福德成就了,但是却又继续在修福,永无穷尽、不断的在修福,所以诸佛当然是福慧两足尊。因此,施主胜,远胜过福田胜,所以悟了之后,更应该努力护持正法,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施主胜,所以每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无畏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离刀杖亦教人离刀杖,于一切众生生父母想、男女想、亲友想,何以故?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无非父母男女,菩萨常于微细中舍身而与,况复余大众生,是名菩萨无畏施具足。菩萨自身远离暴力残杀之行,亦教众生离之,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之至亲父母、子女、亲友来看待。也就是菩萨知道无量世以来,众生之间互为眷属至爱,都愿意为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亦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子,无一不可布施,都无贪着;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德之后始能成佛。由是缘故,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如法求物而布施,当有人来请求我们布施某种财物,但我们手里刚好没有,那就代他去向别人求,或者去买来送,不要推说没有,因为他可能求不到,而你去代求就能求得,就解决他的困难了!为人求施时,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譬如廖添丁劫富济贫,是不正当的手段,也会有不同的因果。所以凡是布施时都记得要具足这五点:至诚心、亲自去做、要有信心、要把握时节,所布施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那律尊者吓了一跳:世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永远都不嫌多呀!这就是因为施主胜,所以佛的福德永远用不完;经过三大无量数劫所集的大福德成就了,但是却又继续在修福,永无穷尽、不断的在修福,所以诸佛当然是福慧两足尊。因此,施主胜,远胜过福田胜,所以悟了之后,更应该努力护持正法,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施主胜,所以每作一件护持正法的事情,都是无量福报。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本来是无量劫以前,释迦菩萨座下的比丘,当时佛(释迦菩萨)告诉他:这棵大树是药树,众生不能没有它,你不可以毁坏它,一定要保护它。可是他需要柴火,心想:我把它砍了作柴火烧,就不需很远去砍柴了!砍树也不是什么重戒,应该没什么关系。就把它毁坏了。佛以慈悲心顾念众生需要这一棵树,他却把它砍了!佛诃责他,他也不以为意,他想:我砍了它,也没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家都知道,财物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前何必费尽心机,乃至用不正当手段,而广聚钱财呢!为什么?因为今世广有钱财,乃是过去多生多劫布施的结果,于今世因缘成熟成为有钱人;乃至有人布施给真正的出家人,以此福德,作为来世求证三乘菩提之任何一个菩提的福德资粮。在《贤愚经》卷3里,有一真实故事,叙述着有人供养世尊油灯及发菩提愿,后来为世尊授记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这四个基本重戒的。而饮酒呢,基本上是没有性罪;但是因为喝了酒之后,很容易让人昏醉、不清醒,因此就很容易会造下前面四种性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有慈心的关系,又自己能够愿意发大愿,他发的这个大愿,就是希望十方所有的众生身心都能够解脱自在,没有烦恼恐怖,不会像现在的这个我这种状况,希望我将来如果成佛的时候,一定能够度脱这一类的众生,使这些众生也能够跟我一样的修行,解脱这些痛苦烦恼;希望于未来的无量劫,大家都能够修行、能够成佛。经过七天这样的状况,这艘船只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办法移动分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从无始劫以来,所培植的种种善根,在他一说出谤菩萨藏的内涵,而让大众了知时,他以往所种的种种善根已经断了,已经没有任何善根存在。当他舍寿时,当然随著谤菩萨藏的大恶业,而下堕地狱受苦;而地狱之苦,那可是长劫尤重纯苦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已非一般人所能忍受。到那时候,他为他所说的、所作的愚痴行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可是得不偿失啊!-----《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17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劫初圣人,教人(在六斋日)持斋修福,以避凶衰。在六斋日修六念法门一、念佛:佛为慈悲导师;二、念法:法为诸佛之母。(念三十七道品诸法、四弘誓愿等)三、念僧:僧为人天福田;四、念天:天上长寿安乐;五、念戒:持戒三业清净;六、念施:普施一切贫穷;受八戒斋的目的受八关斋戒时要如法受持,坏八戒斋者也不许受戒(指优婆塞戒)。其实八关斋戒真正的称呼应该叫做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胜鬘夫人说她自己因为看见这样的人有无量大过失的缘故,又因为看见未来无量劫中摄受正法的大菩萨们都有无量福利的缘故,所以她自己主动地发起摄受正法而不忘失的大愿正受。这意思是说,所有的愿,把前面的九个大愿摄归到最后这一个愿来,就是摄受善法愿。“摄受善法终不忘失”,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个梵网戒的十重四十八轻,它的内容也没有像你们看到的这么浅,它很深,它可以让你从三贤位一直到十地、依止学习到成佛,它的内容从布施,可以说,你现在的布施只有牵涉到钱财与你的身财(身力与时间),甚至最后成就的布施,这个内容直到最后等觉位的百劫修相好的布施,都是依止这个菩萨戒,并不是说只有我们现在需要学这个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可以依止到让你成佛,也叫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端正无双则为官军破坏劫夺。恶业力故。唱唤号哭。懊恼心碎。彼人如是地狱人中。二时二处受大苦恼。唱唤号哭。懊恼等苦。邪行业因。余残果报。8。(1)人-兽(2)佛供养处行、近佛供养处行{如佛塔庙等处}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看起来好像很啰唆,也许有人会这样说:佛世尊说法,干嘛讲得这么啰啰唆唆的?但是既然讲戒律,而这些微细相也很重要,所以世尊不厌其烦的为我们细说了这些戒相,其实都是我们想要迅速超越一大无量数劫时应该用心的地方,要让自己习惯于佛所交代的清净境界相。若优婆塞先取他物,许为了事,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佛说:如果有优婆塞先从别人那里取了财物,然后才允许为别人完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好像净土三经说的:我们在这里持斋戒一日一夜,胜过在极乐世界持斋戒一劫;因为那里都是善人,所以持戒功德小。又譬如现在持戒一日一夜,胜过弥勒菩萨成佛时在弥勒佛座下受戒百年。所以我们受戒后还真不是开玩笑的,要正眼看待戒律。【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所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所以我们对于受戒的问题都是鼓励学子能受即受,因为受持菩萨戒能够超过三劫的生死之苦,所以应该受。那五戒又是比菩萨戒更单纯的戒律,也是更基本的戒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