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七住菩萨却又从所证得的第八识实相心,现前观察祂的常住而不曾剎那暂断,以及无始以来就如是的无我性;由这个从来不曾暂断的无我的实相心,再来返观以前所观行的六识与意根等十八界我的虚妄。能作如是现前比较观察,所以他的无我观与声闻及六住菩萨的无我观完全不同,所以无我观的智慧迥异,这就是七住位至十住位所要修证的如幻观。七住菩萨证得蕴处界无我的身心如幻观,但是仍 admin

2020-06-08

  二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的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是无常空。」缘觉乘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所以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七住菩萨的人无我,是从真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人所观的还要详细,你观察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也观察我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如实的现观以后,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具足了知,也能于蕴处界一切法中观察 admin

2020-06-08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admin

2020-06-08

  现在北传与南传佛法的弘法人,不能证得解脱果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对于解脱道不了解,对于众生我不了解,对五阴十八界误会了,不能一一现观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所以落在意识心的觉知心我上面,不能断除对觉知心自己的执着,落在我见上面,所以更不能断除我执;这就是对解脱道的内涵不了解的人,所以无法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果。不是只有北传佛法是这样,现在的南传佛法那些圣僧们, admin

2020-06-08

  十八界法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 admin

2020-06-08

  因此,想要实证初果的人,必须先针对前面各章节所说五阴十八界六入的生灭性与虚妄性有所理解、有所现观,然后依于四圣谛实修苦圣谛而断三缚结,再进修此四念处观,即能证得二果乃至阿罗汉果。若没有明师细加说明,误将证得初果以后所修学的四念处观当作凡夫地想要证初果的观行法门,往往落入识阴中的意识心境界中,常常想要保持觉知心意识处于正知不昧之中,于是永远断不了我见 admin

2020-06-08

  一一探究完成以后,苦集圣谛的修习才算是完成了;在已经如实而且具足观行五阴十八界六入的生灭性而了知其虚妄的前提下,这时终于能够取证声闻初果的解脱功德。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 admin

2020-06-08

  对於非想非非想定也一样要了知,要知道其中仍然是有意识的最细心继续存在著,所以意根也将陪著意识觉知心继续存在,就不是灭尽十八界法的无余涅槃。七种意识所住的境界相,都属於三界中的境界,而无想定与非非想定也是三界中的境界,为何却不说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而只说是意识之所入?如同前一节中所说,慧解脱阿罗汉对此都有真正的了知;若对此二入处不名为识住处的道理无所知, admin

2020-06-08

  我们先来讲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 admin

2020-06-08

  以此缘故,如何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若不能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无法正确的现观阴处界入了!无法现观阴、处、界、入等法的正确内容,就无法了知其缘生性;不能了知其缘生性,就无法断除我见、身见,三缚结就永远存在而系缚着解脱道中的修学者。当三缚结继续存在时,想要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而证得明心的见道智慧 admin

2020-06-08

  这些解脱,都是从意识心断除我见以后所证的离欲及分断三界爱的境界来说的,是指意识心住在三界中而不受三界境界系缚的解脱境界而言,不可误会是意识心因此就可以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安住;当阿罗汉舍寿时,仍然是要灭尽五蕴、十八界以后,才能进入无余涅槃中。本节中只说断我见以后进而解脱於欲界的离生喜乐定三果阿那含的心解脱,以及心解脱后精修不放逸行而修成的四果慧解脱&h admin

2020-06-08

  那么众生相是什么?众生相就是五蕴相,就是我相──以五蕴为我,以觉知心为我,以十八界为我,这就是众生相。众生相就是《般若经》所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从我见相而生。可是众生长夜无明,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众生相,所以我们应当要让众生了解;特别是已经在修学佛法的人,要让他们了解我相、众生相是轮回的根本,他们了解以后才能离开众生相。可是你 admin

2020-06-08

  这些解脱,都是从意识心断除我见以后所证的离欲及分断三界爱的境界来说的,是指意识心住在三界中而不受三界境界系缚的解脱境界而言,不可误会是意识心因此就可以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安住;当阿罗汉舍寿时,仍然是要灭尽五蕴、十八界以后,才能进入无余涅槃中。本节中只说断我见以后进而解脱於欲界的离生喜乐定三果阿那含的心解脱,以及心解脱后精修不放逸行而修成的四果慧解脱&h admin

2020-06-08

  对於非想非非想定也一样要了知,要知道其中仍然是有意识的最细心继续存在著,所以意根也将陪著意识觉知心继续存在,就不是灭尽十八界法的无余涅槃。七种意识所住的境界相,都属於三界中的境界,而无想定与非非想定也是三界中的境界,为何却不说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而只说是意识之所入?如同前一节中所说,慧解脱阿罗汉对此都有真正的了知;若对此二入处不名为识住处的道理无所知, admin

2020-06-08

  菩萨在明心以后,因为知道五阴十八界的虚幻,又已经亲证了实相,我慢的现象就会渐渐的断除了;但是其他的六种慢,则是很难断除。虽然如此,但是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其余的六种慢就不会再犯了,那就是,所想和所说都要如实;只要能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的慢,因为知道自己距离上地、佛地是何其的遥远啊!那么遥远的距离,慢又从何生起呢?如此一来纵使胜过他人,也不会再起念说 admin

2020-06-08

  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由本来无生之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没有恒不坏灭之自体性,就好像灯光是由灯变幻而有,它本身没有不坏之自性;同样的,十八界也是一样,都是由无生之如来藏识直接、间接或辗转而出生,所以不是真实有。然而什么叫作无为法呢?所谓无为法是指离开因缘造作之法。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 admin

2020-06-08

  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声闻所证;谓菩萨依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异于声闻菩提分之于五蕴十八界无常断坏之法,其慧有同有异;同者为声闻所知,异者则非声闻所知,谓法界实相也。-----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 admin

2020-06-08

  你们来共修,亲教师上课时一直解说五阴十八界虚妄,一直杀除大家的自我,杀到后来,我慢就会断除了,不过其它的六个慢却很难断除;但是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就不会再犯其余六个慢:所想与所说都如实。你只要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慢,因为了知自己距离上地、佛地有多么遥远。这样一来,纵使胜他,也不会起念说我胜他,这样就不会犯其余的慢。所以要记住一句话:如实。菩萨能把七种 admin

2020-06-08

  就是在讲我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万法都是借着种种因缘直接、间接或辗转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阴界入诸法没有一法是可以独立出生的,都是相互依存才能出生及建立,因此若缺一缘,是法不得出生及建立,故万法无一不是依缘起而出生及建立、变异而无常。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欲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