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种五无间罪的大恶业,一直都有人在做,并不是没有;譬如喜饶根登假借释性圆之名而花六百余万台币来登广告,坚持说意识是真实心,又骂萧平实是人妖、是骗子;这都是五无间罪啊!根本是在破坏!有人这么做时,我们应该要起悲心,要救他们,所以我们才会印行《菩萨正道》出来辨正,目的就是为了想要救他们,教导他们正理,让他们舍寿以前会懂得忏侮与改正,这就是大悲啊!不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部分的人,对涅槃都是落在一种想象之中,你们去看《妙云集》,印顺法师对涅槃也都是想象的;他只有想象中的涅槃,不知道涅槃的如实义理。我们现在《邪见与佛法》书中把它写出来以后,大家确实的读过、思惟过以后,就觉得涅槃很单纯了!现在大家都懂了··原来无余涅槃就是灭尽十八界法的自己,原来涅槃中的实际就是第八异熟识,没有六识的见闻觉知、没有六根与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佛世时,印度婆罗门和许多外道,都相信轮回这一件事,也知道轮回是苦无止息的,一些证有神通的人,也能看到一些三界流转的因缘果报而说出来;因此那时佛陀只要为他们开示五阴不是常住的,告诉他们要于五蕴生厌离、要灭尽,才能证得涅槃本来、清净、常住、不变异,就有许多人听了世尊这样的开示,就可以证果了。涅槃本际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离开了第八识的根本因,没有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戒品〉《梵网经》卷2:【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说只有一种菩提,是指什么人呢?有人猜到了!当然就是印顺法师他们嘛!也是台南大愿法师等一类人,他们总是说成佛之道就是解脱道,没有什么明心、见性、一切种智,他们说解脱道就是般若、就是实相。但是,如果照他们这样讲的话,那就应该没有三乘菩提,只有一乘菩提;而他们的一乘菩提却又不是佛说的唯一佛乘;因为佛说的唯一佛乘是具足三乘菩提之法,而三乘菩提之法讲的就是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无量劫修行波罗蜜到彼岸,誓愿度到最究竟的无生无死彼岸,所以修行持戒是这般的清净无贪!--------注释四姓:印度社会的四种阶级:婆罗门、剎帝利、吠舍、戍达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有欲之人,无主则乱,国有君主,一切获安,故名王力能护众生。仁者当知人有四姓:一、婆罗门种,多修口业;二、剎帝利种,多修手业;三、吠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2【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夷。】《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瑜伽師地論》卷40〈10戒品〉【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地持經》卷5〈10戒品〉8故慳「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2【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夷。】《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瑜伽師地論》卷40〈10戒品〉【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地持經》卷5〈10戒品〉8故慳「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戒品〉《梵网经》卷2:【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怎样才是自誓受戒呢?就是个人(不是团体)依照《梵网经》的内含,每天在佛前诵这个十重四十八轻,诵十重四十八轻并且忏悔,忏悔自己这些,应该说什么业都造了,过往什么业都造了,这一世也知道也忏悔,就是每一次都忏悔,最少一个礼拜,忏悔过后,接着按照我们同修会传戒的内含,我们有印给这些(当地)师兄们,师兄们可以跟想要自誓受戒的人说明。先忏悔、诵十重四十八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十因缘法中推究名色的由来时,逆推到出生名色的本际识的开示中,佛其实已经密意告诉我们有第八识了!可惜的是印顺法师他们都不愿意遵照四阿含诸经的法义来弘扬,专门执取密宗应成派中观的邪见来弘扬,所以他们都根据宗喀巴的邪见而主张只有六识;现在我们写了很多本书证明原始佛法中就已经说有八识了,他们至今都不愿意回应我们,我想是没有能力回应,因为理证和教证都摆出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弟子,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犯;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出家声闻人为中心而言,正统的解脱戒只有人间的出家人才有,菩萨戒不是正统的解脱戒,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实与此事相有关。若依成佛之道来说,其实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因为声闻戒只能使人获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果,不能使人成佛;但菩萨戒可以使人成佛,而佛教以成佛之道为中心,不是以声闻之道为中心,所以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所以应该说菩萨戒才是正统的解脱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的智慧是我们无法想像的,而且平实导师慈悲地对弟子们在修学正法的道业上面费心安排,所以我们一定要一步一脚印地跟著走,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弯路,道业才会快速增上。我们在大陆的同修也要谨慎遵守同修会的规范,一定要严持戒律、遵守国家法律及世间伦常;道业上不打探密意,如果有人认为自己于如来藏有所触证,也一定要安忍,要打包起来,等到有因缘参加禅三时,再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未证解脱果而言自己已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果;或未开悟而说自己已悟,乃至妄说已经即身成佛等;或暗示自己已是开悟之圣人、入地菩萨、几果人等;或本身未悟而替人印证开悟……等等,都是犯大妄语戒。若所妄语者,系与修证、果位无关的事项,所犯只是轻戒、违犯律仪,还不到丧失戒体的程度。「不说四众过」这个戒律,主要是指不恶意批评在家、出家菩萨的身口意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对你的第一个印象是好的,就不会讨厌你,然后你再用比较委婉的口气进一步说明他的错误所在,这样才是上品菩萨,因为已能调伏众生心了。度众生跟写书不一样,写书对破斥邪见要针针见血,要直扎恶见的心脏,把邪见的心脏给戳破,但是你度化众生时不能当面把他破斥。所以常常有人当面跟我说一些邪见,我都不会当面戳破他,因为这是你应该把握的原则。有时候甚至有的人跑到我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十八世纪怀疑论者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对因果律的成立,提出质疑而无人能答。休谟在《人性论》中解析人的视觉,认为其实不应该看到连续的景物,因为景物的影相进入脑中是不连续的印记(imprint)。当时我读到这样的观察与分析时极为兴奋,期待西方聪明的哲人,说不定也有佛教中实证解脱的菩萨。读到休谟精彩的论证,心中不由得幻想着休谟或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菩萨辟支佛的智慧,我有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思索着时空问题,突然发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时空问题提出孪生子悖论,其实是错误的。我心中有着答案,却怀疑着自己的见解。有个因缘我请示萧平实老师,我直接说爱因斯坦的孪生子悖论有问题。没想到萧平实老师脸上挂着一抹微笑,不假思索立即轻松自若地笑着回答我:不同的时间怎么见面?用物质衡量时间,只是物性改变而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前有梵天主,然后在印度教里面认为他出生了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有情。或是说只有出生人好啦!当时候如来就亲口问他,因为这梵天主来礼拜佛。如来说:那你是不是可以出生一切的人呢?实际上这梵天王他是没办法回答的。那佛陀又一直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世间的宇宙是你创造的吗?等等等等等等等一直问。这梵天主最后只好说:不是!不是!不是!面对着佛陀一句又一句的问题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