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居士,梵文Grha-pati,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但在今天,我们普称一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的在家人为居士。居士还有另一种称法,男的称为优婆塞,女的称为优婆夷。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具体讲,烧香的含义有四: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3)表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悉达多太子出世之前,人世间是纯然没有佛法、没有菩萨的吗?一定不是嘛!在世尊出世之前,世尊与有缘的弟子们会先将这个地方,也就是印度跟世尊未来弘法有关的地区,好好地作准备,作一番改造,将这些地方建造成世尊能够来下生弘法的条件。不论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间的果报等等,必须要将一切的化缘都先准备妥当,这样子世尊下生人间的因缘才能成熟。所以有无数的菩萨, | admin 2018-07-22 |
![]() |
可是现在的密宗以口密中的真言立宗,然后说是密宗;然后有时候又以种种的手印说为身密。虽然他自称能够亲证佛法的真实义,其实都是李代桃僵;它的本质都是求有为法的什么?外道法。而现在的密宗是从古天竺最晚期的坦特罗佛教所来的,它所宗奉的主要密续三个大部分:一个是《大日经》,一个是《苏悉地经》,一个是《金刚顶经》。而《大日经》里面开宗明义说“毘卢遮那佛&rd | admin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接下来跟大家稍微介绍一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约略是西元三百多年到四百年左右的人物,他是当时的龟兹国人,祖籍是印度。他自幼非常的聪慧,七岁就随着母亲出家了。他九岁跟着母亲到了邻国罽宾国,当时他依止了当时罽宾国的一个着名的法师,叫作盘头达多,依止盘头达多学《阿含经》。当时的盘头达多法师经常称赞鸠摩罗什的智慧俊才,并且向当时的国王举荐他。国王听到 | admin 2018-07-22 |
![]() |
实际上解脱修行的核心,我们首要还是要回到所谓的“三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个法印来验证看看,我们所证悟的、所体验的这些道理,到底是不是符合真正要我们体悟、要我们证悟证验的。从三法印的实际内容来看,实际上“诸行无常”这一印里面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现象界的无常空;同样的,“诸法无我”的这 | admin 2018-07-22 |
![]() |
他们自认为自己代表了印度时期的上座佛法,也就是佛陀在阿含时期依于《阿含经》为主要的教法,也就是二乘的佛法。北传佛法把他们叫作小乘佛法,但是他们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称。实际上,南洋地区它原本也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区域,但是在西元十二世纪以后就只剩下上座部佛法,一直到现在。二乘佛法由于它们依止的是阿含时期的教法,所以南传佛法它们是重在“断结证果”, | admin 2018-07-22 |
![]() |
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真正研究印度哲学的这些学者们,他们一致都认为说,佛教里面的各种教法元素,绝大部分在古印度当中都已经出现过了。所以甚至于比较极端的会说,佛教并没有超越之前《吠陀经》的哲学。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佛陀降 | admin 2018-07-22 |
![]() |
然而,“如来藏法”之法脉在像法时期是如何传承赓续呢?历史记载,世纪初,北印度有一位长老,称为“胁尊者”(梵语:波栗湿缚Parsva,又作波奢,意译“胁”。即号为“胁比丘”。而后世人则尊称为:禅宗西天第十祖),已证得阿罗汉果。长老“胁”有鉴于当时诸道乱兴、魔邪竞出,于佛正法毁谤不停,时常忧心正法不能久住人间 | admin 2018-07-22 |
![]() |
法相唯识宗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它就叫作“瑜伽宗”,这个瑜伽宗是在印度本土的名称。为什么会称为瑜伽宗呢?因为法相唯识宗这个法义具足叙述了世出世间诸地的瑜伽师的境界,而瑜伽师其实就是禅师——禅师不是只有悟了如来藏,只得到总相智开悟明心的一个境界。瑜伽师因为悟了如来藏以后,所以因为如来藏的正理了知了以后,慢慢通达了唯识,慢慢进入了见道位 | admin 2018-07-22 |
![]() |
所以如果没有办法通达宗门的话,怎么有办法通达教门呢?而宗教二门都没有办法通达,这种人却着作了大量的书籍,譬如说他写的《成佛之道》,写了《唯识学探源》,写了《如来藏之研究》,写了《空之探究》,写了《性空学探源》、《印度佛教思想史》等等。没有证悟如来藏,没有证悟宗门,而写这些书,而来评论宗门正义,这个其实都是戏论。什么叫作戏论呢?因为他所说的都不能契入 | admin 2018-07-22 |
![]() |
若依天竺古例,此宗应名瑜伽宗,是此宗印土本名故。此宗法义具述世出世间诸地之瑜伽师境界故。唯识宗所宗之主要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六经者,《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毘达磨经》。十一论者,《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毘达磨杂集论、集量论》。佛灭度于人 | admin 2018-07-22 |
![]() |
马鸣菩萨行化事迹佛灭度后六百年代,马鸣菩萨(BodhisattvaAsvaghosa)诞生于西印度的婆罗门家族,及长,移居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马鸣菩萨年轻时,初于中印度学习外道,他拥有超凡的智慧,辩才无碍,知识渊博,为当代之大智者,也是声名远播的外道论师,曾经与诸多沙门或外道进行激烈的法义辩论,每次都获胜利,以致最后没有任何人敢于接受他的挑战。当时北印度有一位长老,称为 | admin 2018-07-22 |
![]() |
而这两个主要道——佛法的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其实都是从一真法界的海印三昧里面所悟入的。所谓的海印三昧所指的就是无量三昧的如来藏海。华严宗的无量三昧都必须依止着这样子的一个一真法界的海印三昧,才有办法悟入这样子的无量三昧。所以,如果不能够如实了知二乘菩提的十八界空,就不能证知解脱果,也不能够会通解脱道;如果不能证知领受自心藏识,那就不能入佛菩 | admin 2018-07-22 |
![]() |
若如张志成﹙现代禅副宗长﹚主张未证如来藏者亦可契应甚深般若,此名「未见道者语」;亦如印顺法师之主张般若即是说一切法空,亦名「未见道者语」;皆是凡夫臆想情解所得,非于佛菩提有证量者;乃至于二乘菩提,亦尚未入见道位。此谓张志成以一念不生时之朗照觉知性为真如,以初醒时之无妄想心为真如,堕于意识境界;然此非是禅宗诸祖所悟真如,此乃声闻初果所断「我见」之我, | admin 2018-07-22 |
![]() |
若如印顺法师妄谤此宗弥陀信仰为外道太阳神崇拜者,名为学术研究之无智狂人;若谤此宗为迷信者,名为狂禅无智愚人,不可与语。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原标题:净土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admin 2018-07-22 |
![]() |
我们回到之前谈到的三法印,这个三法印我们谈到的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前有跟大家提到了,现象界的无常空,其实只是沾到诸行无常的边;现象界的无自性空,其实也远远不能够与诸法无我来相比;更何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法印是涅槃寂静。这个三个法印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个三个法印整体修证,才能够证到我们前面讲 | admin 2018-07-22 |
![]() |
”而正觉同修会重印的《维摩诘所说经》正是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所译。他所译岀的《金刚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妙法莲华经》、《普门品》等大乘论典,不仅奠定了“东土正法”的基础,在中国大乘教内广为流传,亦深入民间,历千年而不衰。本电子报前几期已分别介绍了自公元世纪初开始,大约五百年间,在古印度的土地上,马鸣、龙树、无 | admin 2018-07-22 |
![]() |
略举一二如左:印顺法师误会三论宗般若空性义为一切法空,认同智光论师以后已经偏差之后期空宗论典﹙主要为应成派中观见﹚,更抱怨玄奘三藏法师不予翻译:「后期佛教的空宗论典,是我们所欠缺的,但不是没有翻译的机会,这不得不要怪玄奘师资了!」﹙《华雨集--四》之《法海探珍》八七页﹚又云:「后起的空宗,是藏文佛学的骄傲!不但论典多,派别多,且受了时代的影响,所以还 | admin 2018-07-22 |
![]() |
密宗其实是印度最晚期的佛教,它最主要是以这个“眞言”立宗,就是咒语,持咒语来立宗的,所以叫作密宗;另外一个名字叫作真言宗,真言就是咒语的意思。这个最早可以推估到西元大概是四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这个《明王经》主张口念咒语,内心统一,并且在严格庄饰的土坛里面去供养诸尊,然后并且按照一定的仪轨去修法,号称如此就可以产生不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