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说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是对这件事情,做一个主动的向外搜寻的,大致的了解、大致的印象,这个就叫作觉。观,则是说在觉之后,所生起的细心的领纳与后心的观察。初禅有觉也有观,所以又称为有寻有伺定。在经中称赞佛,说佛是大龙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意思就是说,佛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在定中。譬如说为众生讲经说法时,至少也是在有觉有观的初禅里面。离生是指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生苦不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由生为因而印生种种身心的苦受,皆名为苦。(二)为老苦,一是增长的意思;由少至壮,由壮至衰,岁月不饶人,气力渐渐赢弱,发落齿松,肌肉松弛,五官失灵,,步履颟跚,眼看着这个曾经生龙活虎的身体如今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就连一点生活琐事都要仰仗他人,虽说是一百个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人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幼童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以前也遇到过,有人自称阿罗汉,来找我,要我为他印证;我说:「你连我见都还没有断,身见具在,我怎么能为你印证为阿罗汉?」而且我从来都不为人家印证声闻果,虽然我也能教人取证声闻果41,但是我对声闻人没什么兴趣。可是他们那些自称证果的「圣人」都落在哪里呢?都是落在意识上头,所以我见根本就没断,全都只是凡夫啊!却都敢僭称是阿罗汉。诸位学佛以后,绝对不会再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比如说,在远古以前,很早以前印度就有人希望能够修证涅槃,修证涅槃的意思是说:离开这个轮回的痛苦,而永远没有杂染,而永远不会在轮回里面再出现。因此就有这两种有情,他们都想要求证涅槃,然而最后我们在佛法里面终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两种有情终究要走向一个大乘的佛道里面,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法。什么叫真正的解脱法?就是说你不只要了解法界的真实的所有的奥秘,而且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菩萨四果和声闻四果又不一样,菩萨四果是从初果就以慧印证涅槃,只是掉举等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没有断尽,所以他还须求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所以要留在世间。因为修学菩萨行不能离开世间,所以他驻在世间。当他断了五上分结,就是不坏五阴而实证涅槃。如果他有四禅的功夫,就可以随时随地提前舍报入涅槃,没有障碍。他如果要延后舍报,照样可以做得到。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外,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其实是依古印度无着菩萨得自弥勒菩萨所传的《瑜伽师地论》的论意而造的颂,其实本是等觉菩萨弥勒所传的一切种智法门,世亲只是加以简化、加以扼要的编成总持而已,这首总持颂文的本质,其实仍是等觉菩萨的法义,怎可因为总持的颂是‘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就说颂中的法义也是下地菩萨的境界?这种说法,根本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道理,依八识论来学佛,您才有可能证得如来藏;如果是依六识论来修学佛菩提时,佛菩提见道的第一步就是开悟般若,而开悟般若的实质内涵就是先要明心,也就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假使是依六识论来求明心呢,最后证得的当然会是意识觉知心,只是在意识的种种变相(譬如在五欲中的粗意识或想像而不可证的细意识)上面广作文章,终究是悟不了第八识如来藏的;那么学禅之后自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之人以「性空唯名」遮遣般若深义,更以「虚妄唯识」破坏唯识正理;前以隐喻「有名无实」,后而直说「虚妄不真」,如是正式于千载后,指责佛陀所说不为正理;除非立论之人士为盲眼于中文,否则如何不晓得如此即是谤佛!所以坦然无畏众说,乃至大众噤若寒蝉,仰伏拜读,所以可以坐丧道场,沦为邪见异说;任由外人法主,不敢有语;宁将见弃如来,呜呼哀哉,岂能佛门遭辱而视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人在人无我智基础上,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中,无有不坏之我存在。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证知流转之诸法中,无有恒常自在之我存在。大乘法无我智是佛及诸地菩萨所证之种智,下自初地所证道种智,上至诸佛所证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大乘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参见《楞伽经》四卷本之卷一)。二乘人所证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本书承蒙林璧媛、陈敏彦、李文凤、张果咏、游素香、陈秋美、高慈雯、高碧霞、黄郁棻、蔡嫦娥、林彩红、张哲聪、许果川、陈瑞维、杨果欣、李艾华、林慧约、苏士媛、刘近山、陈辉煌、李训仁、龚韵秋居士等(依整理录音带次序)拨冗整理录音带文稿,许大至、刘近山居士校对,张果圜居士二校,及诸同修聚资印赠有缘,共成梦幻佛事,末学谨在此众生与共之梦中,申致梦幻中无上的敬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像净土祖师们讲念佛法门,也有讲到实相念佛的部分,但是一般的编辑者都把这一部分删除掉不印。如果有印,也只是一点点,一般人都把它忽略掉。所以念佛法门虽然很殊胜,怕的是念佛人没有信心修到最后部分。所以我们先讲无相念佛的功夫门。有了无相念佛的功夫,体究念佛就容易,就亲切。会体究念佛,那就容易了。所以无相念佛是亲证实相念佛境界的入手良方,是体究念佛的入门基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又如:自己末悟而印证别人开悟,也是大妄语。两舌:当然没有人两条舌头,而系指东家长,西家短的挑拨是非。而另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通常是骂人。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一切大菩萨真的是如此,见仙说仙话,见畜生讲畜生话,这是菩萨的功夫。绮语:是指讲话不正经,如果幽默还好,就怕尽讲些带颜色的话,或和小男生、小女生来开玩笑,(如笑话),或拿人家神圣的东西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观想他的手掌有五佰亿种不同莲花的颜色;手指尖端,每个指端各有八万四千种的画,好像印文,可以印出来一样;每一种画里面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颜色,每种颜色放出八万四千种的光;这种光是柔软之光,不会强烈刺眼,让人家睁不开眼睛,所以能普照一切。他就是用这样的宝手来接引众生。接下来想“足”,足底有千辐轮相;佛像的手脚掌上有千辐轮,观世音菩萨脚底也有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地无相念佛因为尚未证得真如空性,所以不是真实的无相,这样的念佛法门是以佛号的意思而念,是跟源于佛号的意象或这尊佛的种种因地菩萨行及大愿、果地功德庄严的总体印象而念,有时是纯粹出于自心想念的念头而念。这种念不是念真实的佛,因为对佛的法身尚未了解亲证,所以称为因地无相念佛。这种念佛是相对于事俗认知的有相而说无相;一般念佛法门是有声者、形像名相,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另外有一种人聪明伶俐,读了经典以后,以他的意识思惟而了解,就认为自己是开悟了,认为自己是亲见自性弥陀,然后就去找善知识印证,如果是冬瓜善知识,就说“恭喜你”。“以后怎么办呢?”就说“保任就好了。”如果是真善知识,说“你这个不是。”然后你听到“这个不是”,你就认为这位善知识强移换人,明明我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加毗罗卫国释种皇宫里面出生为悉达多太子,然后入相成道转,这个就是如来应世。为应世间众生因缘的成熟而降临世间,自觉而又能够觉悟有情众生,这叫应身如来,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第三种如来。我们平常感应或梦中感应所见的如来是化身如来。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九年十一月初从印度尼泊尔朝圣回国后,索性歇业,专一在家参禅,直到一九九0年十一月初二下午四时许,黑漆桶兜底粉碎,才结束参禅的历程。检视这一段过程,发觉一般人修习佛法而不得力者,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动中的工夫。因此,写作此书,希望帮助念佛人迅速修成一心不乱的念佛工夫;并使参禅人早日获得参话头、参公案的能力。末学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起,应共修同参之要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作’;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又说道:“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其实都一样;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