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四)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而心中念念不舍,并于每日固定时段打坐一至二小时,坐中合掌或作手印,专念佛号或咒语;起初是高唱耳闻,心心不离佛号或咒语,不急不徐,专念专称;散乱之心,渐渐统一,安适自在,无牵无挂。有智之人,此时口中仍然安详唱念不辍,而心中不再忆念佛号咒语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身。因这世间的某些人,得度因缘成熟了,所以为这一大因缘而示现降神母胎,出生于迦毘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宫中,成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门,睹生老病死苦,发愿为度众生得脱诸苦而半夜出家。尽学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后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于沐浴受乳,恢复气力后,于菩提树下参究时,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随即示现转、降外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九、本书承蒙许果川、刘近山、张果圜、梁传辅……等居士于百忙之中,拨冗润饰校稿誊录排印……等,而得印行,谨对彼等为众生所付出的辛劳和热忱,致上无限的敬意。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萧平实谨识……………………………………………&h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加毗罗卫国释种皇宫里面出生为悉达多太子,然后入相成道转法轮,这个就是如来应世。为应世间众生因缘的成熟而降临世间,自觉圆满而又能够觉悟有情众生,这叫应身如来,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第三种如来。我们平常感应或梦中感应所见的如来是化身如来。五、“密因”:密因有两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楞严经里面讲“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 | admin 2018-07-20 |
![]() |
第五个解脱正受是:当他亲见自性弥陀之后,他自己知道必定可以得到上品上生,乃至终究可以获得究竟解脱的果报,但是必须他已经开始深入教门,从经典所讲的各个层面去深入阅读,以他自己亲证的现量来加以印证。如果这个时候他读《观无量寿佛经》,读到第十四观,他就知道必定可以上品上生。如果他读到修证方面的解说经典,他就知道自己现在的解脱境界是在那一个层次里面,从而了 | admin 2018-07-20 |
![]() |
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几项佛教中重要的法义,来印证佛教对孝顺父母的重视。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假使有人为福德供养净行婆罗门五通神仙自在者大智师长及善友安置七珍为堂殿及以牛头栴檀房百宝卧具各敷陈世间美味如甘露疗治万病诸汤药盛满金银器物中如是供养日三时乃至数盈于百劫不如一念申少分供养悲母大恩田福德无边不可量 | admin 2018-07-20 |
![]() |
”---------------------------------------------《发觉净心经》卷下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隋言志德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叹阿弥陀如来十种发心,于中各随念发,若念当欲生彼,当即得生彼。世尊,何者是十种发心于彼处生?”佛告弥勒言:“彼等发心非少智者,有彼发心是大事者。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当为一切众生发慈悲心不生嗔恨,当生阿 | admin 2018-07-20 |
![]() |
又如:自己末悟而印证别人开悟,也是大妄语。两舌:当然没有人两条舌头,而系指东家长,西家短的挑拨是非。而另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通常是骂人。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一切大菩萨真的是如此,见仙说仙话,见畜生讲畜生话,这是菩萨的功夫。绮语:是指讲话不正经,如果幽默还好,就怕尽讲些带颜色的话,或和小男生、小女生来开玩笑(如笑话),或拿人家神圣的东西开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释印顺着《净土新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像这样子写作的人,事实上他就是主张说西方不及天界,也就是他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原始宗教崇拜太阳的。既然只是一些原始宗教崇拜太阳,那显然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是原始宗教,没有知识、没有开化的人才去信受的,所以他就认为,这样只有没有智慧、没有知识的人,才会去信受太阳神所转化的无量寿佛的这种思想,他的主张就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名牌、开跑车、玩乐器、上健身房等趣事,自鸣得意于超出一般人对活佛的刻板印象;这不但无助于解脱道的修行,只有更下堕,因为他耗损的,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礼佛者万一成就驼背,只能驼背坐禅,姿势似乎不合毘卢七支坐法(毘卢七支坐法:(1)结跏趺坐、(2)脊直如矢、(3)手结等持印、(4)两肘微张、(5)头略低、(6)两眼凝视、(7)舌顶上颚。以上译自某一英文小册子,因手边缺乏中文数据)之要领。毘卢遮那佛所授第二支要领是:脊直如矢。弓箭虽是一套工具,学员不要误会成:背弯如张弓。平背拜佛功所幸佛并未教授:弓背拜佛才算恭敬;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里所说的历事诸佛,不是说去诸佛逛逛看一下而已!也就是到了十方诸佛国中,去承事供养修行诸行,于十方世界诸佛国土中恭敬、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种种的无上供养,并且还在诸佛国中接受无量佛的授记,而且乃是一一次第授记来印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是透过诸佛的加持力而能够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也就是说上品上生者,他在听佛开示而证得无生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佛曾在《阿含经》里面提到,印象中是《杂阿含经》卷三十八有提到:唯有戒香才可以逆风而行!就是说戒香的功德,它不管是顺风、逆风或者顺逆风交变,戒香都可以闻持到,其他的香味都会依风而改变。所以说这个戒香的功德乃非常重要,所以熏修,这个戒香的熏修是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它可以成就七圣财里面的戒财。七圣财就是信、戒、惭、愧、闻、舍、慧,有信财,有戒财,有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并且从前面的讲次里面,各位观众应该都有印象,我们在佛教里面谈的是因缘果报:过去世会形成现在世的业因,并且这些业因会经由现在世所遭遇到的各种境界,加上现在世我们自己的心行决定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果。所以原则上来说,在既定的业因的前提之下,其实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很高的机会可以来改变业因的。可是,正因为说我们每一个人生生世世轮转过来,其实很少有人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末学最近有在念宝箧印陀罗尼,(因其可以消业障)导师的书中只提到建议念的咒语有: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想再请教jade师兄不知这陀罗尼在同修会中是不是可以念呢?末学叩谢感恩!jade99菩萨答:目前,会中只鼓励学人念诵佛教正觉同修会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盘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或许有的观众还是有疑惑,我们不妨再举《文殊师利菩萨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经文中来加以印证:【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此,初学菩萨在娑婆世界学法时,有时候遇到很寒冷、很难过的日子,或者遇到很热的天气,就像这几天如此的热,有的人热得哇哇大叫,都应该安忍;如果不能忍,将来生到印度弘法时又该怎么办?光是坐着就浑身是汗了,何况还要礼佛作功夫?虽说天那么热,可是为了求悟实相心,还是得要拼!当然,一般人学禅时往往会觉得奇怪:求开悟的人为什么得要拜佛?一般人总是认为寻求开悟的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