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百丈禅师道:“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我的弟子中是否有人住得此山)?”司马头陀道:“待观之(待我一一观察)。”当时,华林觉禅师为百丈手下的第一首座,其德望很高。百丈禅师于是让侍者把他请来。百丈禅师于是让侍者把他请来。百丈禅师头问司马头陀:“此人如何?”司马头陀便请华林觉禅师先謦欬(qingkai,咳嗽)一声,然后走几步,说道: admin

2018-07-20

云水高流(出格的有修行的出家人)定委无(确实没有),寺沙弥(平庸的游山逛水的沙弥)镇常(经常)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白天不见太阳,晚上不见灯光),眼前纯是金州漆(漆黑一团)。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 三摩地

2018-07-20

 陆亘大夫悟道因缘宣州(今安徽宣城)剌史陆亘大夫(764-834),南泉普愿禅师之在家得法,曾任兖(yan)州、蔡州、虢(guo)州、越州、宣州刺史。南泉禅师晚年在池州传法的时候,与陆亘大夫的关系非常密切。陆亘大夫曾迎请南泉禅师入宣州治所供养、亲近、问法。在南泉禅师的不断点拨下,陆亘大夫后来得以悟明心性。有一天,陆亘大夫向南泉禅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 三摩地

2018-07-20

代参禅悟道者对这篇诗文都非常重视。石头禅师圆寂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春秋九十一岁。谥无际大师。 (原标题:53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元安禅师离开临济,四处游了一段时间以后,便前往夹山,卓庵隐修。虽然此处离夹山善会禅师的道场很近,可是元安禅师自以为已彻,居然过了一年多,不曾前去礼谒夹山禅师。夹山禅师为了度化他,于是修书一封,令手下的僧人送给元安禅师。元安禅师接过书信,便把它放在禅座上坐着,然后又伸出手来向那僧索要书信。那僧无言以对,元安禅师拿起拄杖便打,并喝道:“归 admin

2018-07-20

出家后,四处参学,遍衡、庐、岷、蜀诸方禅席。曾行脚于凤林(今甘肃境内),路过一处深谷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堆五色珍宝。同行道友一见,觉得奇怪,想把珍宝取走。岩俊禅师道:“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jian)覆顶,须此供四方僧(待我将来结茅住庵的时候,用它来供养四方僧众)。”说完便放下珍宝,继续前往他方参礼。不久,岩俊禅师来到投子山,礼谒投 三摩地

2018-07-20

经常于风雨晦暝之夜,独自前往荒僻的丘冢间,打坐习禅,境练心。经过这种近似头陀式的苦行,道悟禅师终于得以身心安静,离诸怖畏。后来,他离开了竹林寺,开始四方游学、遍参禅德。开始,道悟禅师投余杭径山道钦国一禅师座下,学习禅法五年。在此期间,他经过国一禅师的点化,言下密契宗要,“识衣中珠,身心豁然,真妄皆遣,断诸疑滞,无畏自在。”大十一年(77 三摩地

2018-07-20

学成后,即行脚参学,游诸方禅苑,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禅师为友。行脚期间,全奯禅师曾从杭州大慈山曲曲折折北上,准备参访临济义玄禅师,不凑巧的是,刚一到达河北,临济禅师便归寂了。于是全奯禅师不得不南下江西,礼谒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慧寂禅师。初礼仰山和尚,全奯禅师便提起坐具,大声喊道:“和尚!”仰山和尚取过拂子,刚要举起,全奯禅师却抢先道: 三摩地

2018-07-20

少年出家于龟山,二十岁受具足戒,后遍诸方,广参禅德。道闲禅师曾礼谒石霜庆诸禅师,问道:“去住不宁时如何?”石霜禅师道:“直须尽却。”道闲禅师未契其旨,于是往参岩头全奯禅师。初礼岩头和尚,道闲禅师一如参石霜和尚那样,问道:“去住不宁时如何?”岩头和尚道:“从他去住,管他作么?”道闲禅师一听,豁然有省,从此对岩 三摩地

2018-07-20

上面所引最后一则接众语录,就是有名的“云门饼”之公案的来。 (原标题:94云门文偃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随后游诸方,遍参禅苑。慧稜禅师曾经参礼过福州灵云志勤禅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灵云禅师道:“驴事未去,马事到来。”慧稜禅师一听,莫测其旨。于是便前往雪义存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慧稜禅师告诉雪峰禅师:“坐破七个蒲团,不明此事。一日卷帘,忽然大悟。乃有颂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 admin

2018-07-20

雪峰禅师圆寂后,道怤禅师曾一度遍诸方,饱参禅德。初住越州镜清,唱雪峰之旨,学者奔凑。后又应钱王之命,居龙册寺,后晋天福初年(942)示灭。 (原标题:99镜清道怤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他曾经游过庐山归宗寺,于钟楼壁上题诗云:“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不久,他又南下,经过黄龙山的时候,发现此山紫云成盖,心相此处必有异人,于是入山寻礼。吕洞宾来到黄龙诲机禅师的道场,正好赶上黄龙诲机禅师击鼓升堂。黄龙禅师一见他,心中早已知晓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吕洞滨吕岩真人。因此想诱导他在修行上更进 三摩地

2018-07-20

他曾经游过庐山归宗寺,于钟楼壁上题诗云:“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不久,他又南下,经过黄龙山的时候,发现此山紫云成盖,心相此处必有异人,于是入山寻礼。吕洞宾来到黄龙诲机禅师的道场,正好赶上黄龙诲机禅师击鼓升堂。黄龙禅师一见他,心中早已知晓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吕洞滨吕岩真人。因此想诱导他在修行上更进 三摩地

2018-07-20

米和尚出家后,曾参礼沩山灵祐禅师,发明心迹后,即遍诸方,饱参禅德。一日,襄州常侍王敬初居士,正在处理民事,米和尚来了。王敬初一见米和尚,便举笔示之。米和尚问:“还判得虚空否?”王敬初居士一听,便掷笔回到屋内,再也不出来。米和尚好生疑惑。第二天,米和尚便请鼓山供养主,进入王公署所,探问其意。米和尚亦跟进署内,事先躲在屏风后面。供养主刚一坐 三摩地

2018-07-20

”这则公案非常有名,史上有不少禅者因为专门参究此公案而悟明心性。道恒禅师对这则公案也很感兴趣,并生起大的疑情,所以他便向法眼禅师请教。当他述说此公案,提到“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这一句时,法眼禅师忽然大声喝道:“住!住!汝拟向世尊良久处会那(耶)?”[不少参禅者都从“世尊良久”处拟著。想毕道恒禅师当时亦有此倾向。 三摩地

2018-07-20

善昭禅师出家受戒后,即策杖游方,遍禅席,每至一处,稍作停留,随机叩发,这样先后共参礼了七十一员善知识。虽然他收获不小,但是未能彻旨。善昭禅师后来到河南汝州首山座下。初礼首山省念禅师,善昭禅师便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百丈卷席,指百丈怀海禅师初参马祖,先因野鸭子公案,被马祖拽其鼻孔而开悟,第二天马祖上堂说法,百丈遂上前却座席。参见&l 三摩地

2018-07-20

后不久,法远禅师开始行脚,参诸方,先后亲近过汾阳善昭、叶县归省、大阳警玄、琅琊慧觉等诸大善知识,皆蒙印可。因其每至一处丛席,皆不知不觉成为大众的首领,故禅林中皆称他为“远公虎子。”法远禅师智慧显发,曾经与达观昙颖禅师等七八人结伴游蜀,中途几遭官府之横逆,皆因法远禅师足智多谋而得脱险。众人皆因为他通晓吏事,故又称他为“远录公”。 三摩地

2018-07-20

”归省禅师问道:“你见个甚么道理?”那僧便以颂对曰:“檐头水滴,分明。打破乾坤,当下心息。”归省禅师一听,遂忻然印可。归省禅师座下另有一僧,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一日,归省禅师去将息寮(寺院僧众养病之所,又称延寿堂、省行堂、涅槃堂、无常院)看望那位病僧。那僧见到归省禅师,便问:“和尚!四大本空,病从何来?”归省 三摩地

2018-07-20

举完此经之后,文邃禅师感慨道:“离师太早,不尽师意。” (原标题:164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