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善男子!若有说言:‘施主、受者及受乐者,皆是五阴,如是五阴即是无常。舍、施五阴,谁于彼受?虽无受者,善果不灭,是故无有施者、受者。’应反问言:‘有施、受不?’若言‘施即是施,受即我’者,复应语言:‘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阴。’(阴作阴受)若言:‘施阴此处无常,谁于彼受?’谛听谛听!当为汝说: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善男子啊!天下之人有谁会贫穷到没有身体的呢?只有一种人是没有身体,就是无色界的天人,可是他不是天下,他在天上,所以天下的人没有穷到没有身体的。如果有身体,看见别人在造福、修福德时,应该以身体前去帮助;心中欢喜而没有厌倦,这样的人也叫作施主,未来世也可以得到许多福德。有时因为你有时间,时间也可以布施;或者有财物……等等可以给别人,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锺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饶财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供养给停了,把妻子应该有的供养,奴婢应该给的薪水克扣减少用来布施,这种布施不是善人之施,而成为恶人了;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不是他自己该有的钱财而强行取来布施,所以不名义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布施,在初学人中常常可以看见,所以佛说这种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布施的因果原理有智慧的人为了四件事情而乐于施惠于众生,乐行布施如果有人乐于布施,这个人可以坏除五种不好的法:现在世可以得到四种果报:〖善男子!有智之人,为四事故乐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烦恼、二者因施发种种愿、三者因施得受安乐、四者因施多饶财宝。善男子!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云何无贪?施即是业,物即是作;为业为作,具足布施,名为无贪。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之人,名一切施〖善男子!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报,名一切施;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菩萨施财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吝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施有四累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乐施之人,获得五事:〖“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如是四累,二法能坏:一修无我、二修无常。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乐施之人,获得五事: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你悟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仍然要用原有的第六意识分别心,要有智慧去看清楚事相上的种种事,才能顺利的弘法利生啊!不能滥慈悲而助长众生的恶习啊!慈悲还得要有智慧来帮助,如果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判断,往往造就大恶业了自己都还不知道,那可真冤啊!譬如说有人跟你劝募了一万、两万元,他去买杀害众生的工具,去买或网子,用来杀捕众生;你布施了钱财,表面上看来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块,能全部捐出就是满善。有一块,说少而不去行善,等真有了一百万,未必会去真诚的做。一切都是给自己做,都是利益自己的!真智慧者,不求无因之果。真明白者,信受奉行!二、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一个学佛的农村居士,在集市的摸奖活动上,花了两元钱摸中了万元大奖后,正准备骑自行车回家告诉家人高兴一把。这时,过来一位满脸愁云的年轻女子先是向他表示了祝贺后,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佛陀教导我们:1、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2、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助助人。3、贫穷导致众生相互之间的侵夺、杀害,造下沦堕三恶道的因。4、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5、如果努力精勤地布施,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万财主听着听着,身上惊出一身冷汗,忙问:"有何破解方法?"老和尚见他开窍了,微微一笑,"广行布施,挚诚行善,今生不得来世得,切记啊,好自为之!"万财主赶紧回去,找到张傻子,给了他一头牛,又加一瓶油作为道歉。说来神奇,当天夜里,万财主做了个梦,梦见了在庙里老和尚让他看到的景象,在那庄园的磨房里,依然是那头身上有自己名字的瘦的皮包骨的瞎眼驴在吃力地拉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种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在真实义中我们看到说:世间的许多人来追求二乘法,乃至于说世间的善法,可是他们都不能够得到真正的佛道。而许许多多的众生他们修行佛道,自己在自己的心念在想:我是在修学佛法。然而却多有退转;因为他们不知道佛法所说的是真实义、是无上义、是第一义谛。就是这无上乘的大乘佛法,所以要经过辗转、辗转无量劫以后才勉强有人可以得度,就像是鱼所生的卵子非常的多,可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要摄受众生就必须慈悲众生,与众生结善法缘,不瞋恚、不悭吝、不憍慢,救度众生永无止境。那就应该从根本上修悲心,而以悲心为生因来发起菩提心,懂得生因之后,再来使了因成就。那《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就应善生菩萨的请问,开示了三十几种生起悲心的因缘。这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华严经》世尊开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因缘。在《华严经》卷53中,世尊说:“佛子!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在前面几集当中说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华经》中佛有说:说有人听闻了真实善知识演说《法华经》,因为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不是依文解义,也不是误解曲解,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听闻了以后非常的欢喜,之后他要转教别人,说给别人听;那别人听了以后呢,也非常的随喜,然后要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辗转转说,到第五十个人;那么这第五十个人这样辗转听到《法华经》的内容的随喜功德,它殊胜于说,有一个大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