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例如《解深密经》卷2中圣教开示:【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解深密经》卷2)经中如来开示说:如果是一向趣向声闻种性的众生,虽然蒙诸佛种种的努力,方便教化、教导,最终还是不能让这个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 admin 2020-02-18 |
![]() |
释迦牟尼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就开示了有四种发菩提心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他出生在如来住世的年代,或者出生在如来入灭后不久,如来的教法仍然住世,只要禀承如来的教法,就能修学、就能证得声闻果,乃至诸菩萨果位。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出生在正法时,他亲自看见或者听闻他人述说如来或禀承如来教法修学而证果的菩萨,示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他当时心中就生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如果在声闻法中,比丘尼出家成为长老之后,若遇到一个新剃度的戒疤还没有干的比丘,她照样得要跟他顶礼,这就是二乘法中的男尊女卑,在大乘法中都没有这个规矩。所以你如果是依止菩萨戒,而不依止声闻戒,虽然你是比丘尼,也就不需要跟比丘顶礼;但如果你是依止声闻戒,不管你的戒腊多么久,永远要跟戒疤未干的新戒比丘顶礼,永远都是如此。......大乘菩萨僧团,都是依止菩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末法时代佛门之中今已凡夫处处,大众既已归投佛门之中,上焉者,则我实证涅槃之菩萨当令诸人灭愚生智,此世得证大乘本来涅槃;下焉者,则能因断我见故得声闻初果,未来无量世中常离三恶道,最后终得解脱生死,以此第二因缘写作此书。然而纵使能知涅槃之理,能否实修而证之?端赖各人离苦之意愿与了知离苦之道,然后付诸实修,方能证得涅槃。复次,若是心躁不止之人,性障深 | admin 2019-11-22 |
![]() |
以是缘故,世尊欲令佛子四众如实了知三世佛教之亘古久远、未来无尽,以及十方虚空诸佛世界等佛教之广袤无垠;亦欲令弟子众了知世间万法、出世间法及实相般若、一切种智无生法忍等智慧,悉皆归于第八识如来藏妙真如性者,则必于最后演述《妙法莲华经》而圆满一代时教;是故世尊最后演述《法华经》时,一仍旧贯而如《金刚经》称此第八识心为“此经”,冀诸佛子醒悟此理 | 三摩地 2019-11-22 |
![]() |
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要修证的主要内容。一切智的俱足,乃是二乘菩提之极果。 大乘菩萨在修证菩提道时,也会附带着完成一切智的修证。一切智是三乘无学通有的,但一切种智的修证却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md | admin 2019-11-03 |
![]() |
修净土的无知谦卑,修禅宗的狂妄自大,修密宗的装神弄鬼,修声闻的无智无畏,这就是佛教信众的整体状况。 当然,我绝对相信大多数出家人都是好的,大多数出家人是很穷很苦的,坏人只是极少数。造成大多数人想求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无法可学”,出来搞点事;第二是因为出家人没保障,要为自己老年着想,第三是维持寺院正常的运营,支付吃喝,水电,修葺,佛具 | admin 2019-09-09 |
![]() |
像密宗假藏传佛教的宗喀巴等人主张“色阴是真实”,他知道这个肉体会坏,还可以去观想另一个有色阴的所谓本尊神,那样的人都是主张色阴真实的人,那就不是佛法中—特别是声闻法中—所说的法师。同样的道理,《阿含经》中说“受想行识虚妄、应该灭尽,这样才是法师”,结果他们竟然主张:受想行识是真实法,所以乐空双运是真实境界、是成佛境界。 | admin 2019-09-02 |
![]() |
然而末法时代佛门之中今已凡夫处处,大众既已归投佛门之中,上焉者,则我实证涅槃之菩萨当令诸人灭愚生智,此世得证大乘本来涅槃;下焉者,则能因断我见故得声闻初果,未来无量世中常离三恶道,最后终得解脱生死,以此第二因缘写作此书。 然而纵使能知涅槃之理,能否实修而证之?端赖各人离苦之意愿与了知离苦之道,然后付诸实修,方能证得涅槃。复次,若是心躁不止之人, | admin 2019-09-02 |
![]() |
而色界天是有初禅乃至四禅的禅定证量的有情所生的天,色界天包括有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及四禅之上色界之顶的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称为五不还天,是证得不还果以上与四禅证量之声闻人以及菩萨所生 | admin 2019-09-02 |
![]() |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 | admin 2019-08-29 |
![]() |
】而若如属于声闻种性者,不能了知万法悉是自心现量,畏惧来世再来人间时被胎昧所障,再次轮回三界受生死之苦,不愿再来人间度众,因此可以自知定非乘愿再来者。如果想要知道他人是否乘愿再来者,可以依照上述原则加以分析判断。若这一世的知见够了,找到如来藏法身了,并且能够现观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诸多中道体性,这样能够如实转依如来藏者,那么下次有缘再来人间受 | admin 2019-08-25 |
![]() |
如果净空的上述这段话成立,那么净空下面这段话又该作何解释?“十法界之内有声闻、缘觉、菩萨、佛,此佛也比不上《金刚经》上的菩萨。(本文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原标题:净空法师的部分邪说整理 | admin 2019-07-30 |
![]() |
内容试阅 《中观金鉴》上册 第一章从部派佛教之发展,正观中论缘起 二千五百多年前,世尊于天竺示现大般涅槃以后,声闻法中的摩诃迦叶尊者观察到:须跋陀罗摩诃罗比丘认为可以不必再听从世尊关于净或不净、应作不应作之言教,随著世尊之涅槃示现,从此以后自己可以随欲造作或不作。看到同行比丘有这样的想法,促使摩诃迦叶尊者思惟著:有这种想法之比丘能 | admin 2019-07-29 |
![]() |
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mdash | 三摩地 2019-07-20 |
![]() |
人间佛教 【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书号】978-986-6431-59-3 【开本】488页 【定价】400元台币 书籍简介 “大乘非佛说”的讲法似乎流传已久,却只是日本人企图摆脱中国佛教的影响,而在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提出来的说法;台湾佛教、大陆佛教的浅学无智之人,由于未曾实证佛法而迷信日本人错误的学术考证,错认 | 三摩地 2019-06-25 |
![]() |
童女迦叶考 【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 【书号】978-986-6431-52-4 【开本】32开,全书共14章,435页 【定价】180元台币 书籍简介 童女迦叶考:童女迦叶是佛世率领五百大比丘游行于人间的历史事实,是以童贞行而依止菩萨戒弘化于人间的大菩萨,不依别解脱戒(声闻戒)来弘化于人间。这是大乘佛教与声闻佛教同时存在于佛世的 | 三摩地 2019-06-25 |
![]() |
修净土的无知谦卑,修禅宗的狂妄自大,修密宗的装神弄鬼,修声闻的无智无畏,这就是佛教信众的整体状况。上世纪末,大陆佛教刚刚开放,在境外不受欢迎的净空法师,利用净宗学会广泛宣传“一尊佛,一部佛经,一个佛号,一位导师”确立了自己在大陆信众的垄断地位。净空严重错解经义,利用佛教名相瞎转乱绕笼罩学人,给佛子们灌输十几年“不分对错,不辨是非&rdqu | admin 2019-06-19 |
![]() |
”“又如大海之中不宿藏隐匿任何死尸,你们菩萨也是如此,发清净心而生起广大菩提愿力,永远不宿藏任何声闻二乘的烦恼心。”“如同大海有坚固牢靠的珍宝,称为‘集诸宝’,直至劫尽来时,火劫之大火焚烧之际,此珍宝终是不受烧坏,而转至他方诸佛国土。当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分正法灭时,也是如此,唯有法界之坚定精进的菩萨能够继续勇猛地坚持至 | admin 2019-06-19 |
![]() |
我接着再问他,如果说你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学到见道位,也不用到通达位,只说到三乘菩提的见道就好了,我请问,声闻乘的见道,四圣谛四念处当如何具体观行,方能断我见?乃至断我执?检验自己是否已断我见的标准为何?他茫然摇头。我接着问,缘觉乘的十二因缘如何才能让人离开落于断灭中的恐惧呢?依十二因缘与缘起性空又如何实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呢?其中关键是什么?他依然摇 | admin 2019-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