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法之于外道法的一个很关键的分际就是佛法是心内求法,可是外道法往往都是心外求法的。当然,佛法所说的这个心,不光光是指我们平常最熟悉的这个见闻觉知心,更包括出生一切万法的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心,和那个处处为我们做主的第七识心意根,人对世间一切万法乃至回归到对人自身的透彻了解,其实都更离不开对这第七、第八两个心识的了解和体认,因为它们才是出生你和这个世间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最困难的地方是虽然听闻到了,却也不容易信受,不容易信受是因为有邪见;一定跟邪见不同,判断的方法就是多听闻、多熏习,看看有没有落入常见外道或断见外道中,在这种邪见中是无法出离生死的,因为没有出离观。出离观主要在修十二因缘,为什么十二因缘法他无法成就?因为他不知道有情众生生死的根由是从何而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过程,因为会老、会死所以要修行。断灭见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之所以珍贵,之所以异于外道,此为其一。气质长相既然只是福德的展现方式之一,且福德又因菩提心之有无而截然不同,可见以气质长相来评断学佛有无成绩,并不恰当。从另一方面来看,菩萨道的内涵中必具六度波罗蜜,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所以真正的学佛、行菩萨道,必然不能偏废任何一度。在此六度中,与福德有直接关系者,即是前三度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他自称能够亲证佛法的真实义,其实都是李代桃僵;它的本质都是求有为法的什么?外道法。而现在的密宗是从古天竺最晚期的坦特罗佛教所来的,它所宗奉的主要密续三个大部分:一个是《大日经》,一个是《苏悉地经》,一个是《金刚顶经》。而《大日经》里面开宗明义说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说毘卢遮那佛来为一般生说法,它是为了要显示说密法里面是法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语译【: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是花天酒地的,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以成了当 三摩地

2018-07-22

而导师破斥诸外道,自然包括南师,南师如何不知;因此最近几年还是法语出书,不过重说旧帐:更是申明禅定打坐是开悟之要件,如是以禅悟以为是禅定;乃至说自己曾修学无想定,修到了如何写字都不会了,如是荒唐错认;乃至说可惜中国流行大乘佛法,如是毁谤圣教而不自知;乃至说话头是如何如何,不知如何用功参话头;这里还是说一下,至少也应当学一下惟觉老和尚,总是可以把虚云 三摩地

2018-07-22

前言:未法常有修学佛法者,对酒戒之认识甚少,又被外道不如法之言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误导,或被嗜酒之藏密所误导,认为以酒供佛菩萨是甘露,认为只要以无分别心去喝酒,即不犯戒,并批评那些显宗严持酒戒之人,是小乘小根器,如是外道藏密,大肆饮酒、噉肉、杀生贪味,正是佛于《法灭尽经》预记说:【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 三摩地

2018-07-22

问、大小乘真是「壁垒分明」吗?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初学者读经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经典,是否才恰当呢?学佛者应当去选择分大小乘来修行吗?答:三乘菩提有共与不共的意涵,若不论与凡夫外道共之四禅八定,简略的说,三乘菩提都是强调「出离法」的亲证;实证三界生死的解脱,也就是解脱道的部分,这是不共凡夫外道,却是大小乘俱共者;此乃是共的部分,故以此而论大小乘是「 三摩地

2018-07-22

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外道谛听,彼人若从地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匆急声、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人执杖而走,或见己身为鉾槊所刺,或见罗刹女,或见群狗,或见群象来逐己身,或见己身驰走四方而无归处,其心少信无有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抱持这种虚妄想的修行人很多,所以我们可以归类这些人是「念头空」外道,为什么有这个念头之间的寻找,是谁发明的,也不清楚,只是盲人,继续来接引另外一群盲人。在圣严法师和的世纪谈话中,可以说是这类猜测圣境的另外一种想法,圣严法师说:「所以我刚才才问,心的光明现前以后,可以维持多久?如果一直维持下去,我们叫做澈悟;没有一直维持下去的话,叫做见性。」说: 三摩地

2018-07-22

历史上有一种外道,认为时间是一切法产生、灭亡的根本因,这是不对的。故《中论》观时品说: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中论》观去来品还说: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所以,时间是依据具体的事物及其因果流变所幻现出来的一种形态,有具体事物存在,有事物的前后变异,即有时间前后延续的现象。《杂集论》卷二云: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 三摩地

2018-07-22

他自己在廿九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炼盲修,每天祗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后佛才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少欲知足」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第三十 三摩地

2018-07-22

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果对世间的五欲贪着减少了,或者断除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还不是佛法中的圣者,死后也能烧出舍利子。所以舍利子的生成,是因为世间欲的 三摩地

2018-07-22

似是而非,兼论观行最近看了一佛法外道的书,觉得很好,他把各种能够颠倒佛法的正知见,很近似的佛法说了许多,因此可以在此提供给大众,作为参考。此师应该已经舍报,就以其所说,也希望诸位大德不要犯了同样的过失。此师说:「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说一个『心』字。」这句话,说得极为笼统,只要一看到这么不精确的话,可以几乎断定如是之人不懂得佛法,因为真正能够说「心」的 三摩地

2018-07-22

六、民俗外道误为佛教民间有许多习俗,或外道种种作为,皆非正信佛教,兹列举如下:1、算命看相:以抽签、卜卦、紫微斗数、摸骨......等方式,断言一生祸福。此系由于人对自身未来迷惘无措,盼能藉此指引方向,佛教则主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能决定今后的命运,毋须仰赖算命,应自转因缘。2、地理风水:地理风水与南北 三摩地

2018-07-22

《楞伽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 三摩地

2018-07-22

像这样不愿接受,自外于之外,对自己到底有何益处呢?现在还有许多附佛法外道团体的,冒用佛陀的法王称号,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却说他们在教导人如何进入菩萨行。我们从上面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以及马鸣菩萨摩诃萨的开示,就应该好好地思考:像他们这样子,真的能够进入菩萨正行吗?菩萨道能够正确而没有偏差地修学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以上简单的说明, 三摩地

2018-07-22

四禅八定是共于三乘行者与外道的世间证境,令佛法的修行者可以了知三界法的内容。解脱道修证者,可以藉此修断三界法而成就一切智,入无余涅盘;佛菩提的修证者,可以藉此而了知一切相的内容,协助成就无生法忍的现观,所以大乘菩提的修证者也必须修学。大乘菩提修证四禅八定的目的,只是藉禅定的实证来利益众生,那是戒慧直往菩萨悟后的事,也只是作为利乐众生及修证无生法忍现 三摩地

2018-07-22

正式修学二乘涅槃之前,必须先了解外道涅槃,方能远离之,而后始有真正的二乘涅槃得能实证。换言之,证无余涅槃之最大障碍即是不具足正确的解脱知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七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恭敬住,常当系心,常当畏慎,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