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有的大法师却在私底下这么说:那萧平实所证的涅槃是现前就存在,那跟外道的现见涅槃还不是一样?因为早就有人以斥责的口吻毁谤说:如来藏是外道的神我。也有人比较客气地拐个弯毁谤说:如来藏富有外道神彩。我想诸位都已经听过或读过这种说法,可能也已经听了几十年了!但是,事实上,如来藏与外道的神我一样吗?我们还是要探究一下,否则很容易就被误导。而我知道你们都 admin

2020-06-08

  断见外道则是认为:把十八界灭尽以后,入了无余依涅槃,全部都没了,断灭了,没有未来世了,也没有无余涅槃的本际,所以是断灭。但是,阿罗汉们知道:入了无余依涅槃以后不是断灭,因为佛曾经开示过,说涅槃之中还有一个本际不灭,就是名色缘、名色本、名色因的另一个识常住不灭,所以二乘阿罗汉不堕于断见,所以他们所证的涅槃也是中道。但是他们这样修证二乘菩提的本质,仍是 admin

2020-06-08

  但是,假如说:五蕴无常断灭之法,就是佛法的话,那么这个佛法就是断见法了;那么两千五百年前,就不需要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受生说法了,因为断灭见外道早就说过一切法空的理论了,断见外道早就宣示:五蕴十八界统统是性空,统统是无常法、断灭性,死了就统统没有了。那释迦牟尼佛就不必来人间弘法了,因为同样是一切法空的断灭见啊!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断灭见外道也应该 admin

2020-06-08

  这样一来,结果就变成外道的五现涅槃的邪见了,也就是《楞严经》所讲的外道五现见涅槃,那不是佛讲的涅槃啊。我就是十八界、就是五蕴、就是十二处。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存在。可是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祂从来不会想要去投胎,从来不 admin

2020-06-08

  我们刚刚也说过了,您五盖不断,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压制住、伏除住;这个五盖,所谓的贪欲盖、瞋恚盖,所谓的睡眠盖,所谓的掉悔盖,所谓的疑盖。特别是第一个,相应于欲界境界法,这个男女欲、这个色欲,这个贪欲盖;当然贪欲盖,有时候我们也方便把饮食包括进去,不过贪欲盖终究主要的还是指于让您我系缚在这个欲界层次,有男女身的差别,有男女之间这种淫想的这一个境 admin

2020-06-08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admin

2020-06-08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正法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 admin

2020-06-08

  乃至到了第四禅舍念清净定,这种境界很多外道以及佛门里面,自古以来有许多人以为就是涅槃,但它不是涅槃。现代的人要修得四禅很难,但是古时候很多。他们误以为四禅就是涅槃,但这个不是涅槃,仍然在色界天之中。上去还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住的地方。为什么色界爱的结要舍除?因为这是虚幻的。初禅身乐、二禅的心喜和微细乐、三禅的身心俱乐,都是因为色界身 admin

2020-06-08

  复令参遍行外道。〔二十参〕,善财承教,至都萨罗城,参遍行外道。为说至一切处菩萨行已。乃云:如诸菩萨,身与一切众生数等,乃至以无我智,周遍照耀,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鬻香长者。〔二十一参〕,善财承教,至广大国,参鬻(音育,卖也)香长者,名优钵罗华。为说调和一切香法已,乃云:如诸菩萨远离一切诸恶习气,不染世欲,断烦恼等,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说其功德。复 admin

2020-06-08

  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综观佛示原文及限于篇幅而未抄录之更多原文,悉皆在说菩萨种性,非谓佛性,智者观已,即知所谓一切众生无菩提性,系指果位成佛而言,非谓 admin

2020-06-08

  近年每有佛门外道说言︰「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去?」此种人所悟不真,不明佛法,乃外道见也。一念无明若不断尽,死后必有所依,不须吾人另寻所依,所依者一念无明起烦恼所生境界也。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 admin

2020-06-08

  三缚结所断之戒禁取见,谓于欲界中之种种外道所施设戒法及禁忌,及外道所取种种法,皆能了知其为妄想所设之戒禁。外道不知解脱道之正理,误会解脱之修行理论,所以有种种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因于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遂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建立,以及种种与解脱无关之禁忌施设。如是种种不如理作意所生之虚妄想,名为戒禁取见;由戒禁取之邪见,故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及 admin

2020-06-08

  这个「我」跟世俗的「我」、常见外道的「我」迥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前者离念灵知及处处做主是第六七识心,后者真我是第八识心,完全不同。断尽二障以后,为什么说第八识是「我」呢?因为这个时候,离开变易生死以后,第八识真如和二十一个心所有法相应;等觉菩萨的真如不能与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只能与五遍行心所有法相应,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我」。佛地的真如可以与别 admin

2020-06-08

  外道的时候以宗因喻等方法来破他:你这个法不对!再举出为什么不对的原因,然后以比喻来证明他不对,然后再以宗因喻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法正确,最后作结论:先说自己的某一种法正确(宗),是什么原因而说是对的(因)?然后再作譬喻举例及解释:为什么是对的。最后作总结。你能够把这四无碍辩弄清楚了,你对现量、比量、非量、证量等等都已了知,这时候乐说无碍的功德就出现 admin

2020-06-08

  因为一乘佛道是能够迈向佛地,而不会流连于二乘甚至是外道的恶见中。因此,四不坏信是一切学佛人应当遵从的,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及持守戒律。关于持守戒律,许多人都非常担忧,我为什么要束缚自己?然而以佛法来说,真正的本心是自在的,祂没有受戒,也没有持戒,祂是于戒自在,而且于一切万法自在;因为我们的本心就是如来藏,如来藏祂没有见闻觉知。初闻如此之深的 admin

2020-06-08

  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这就是三归依戒所要界限的内容。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慧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慧。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 admin

2020-06-08

  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辩,施主亦得如是五报;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言百倍者,如以寿命色力安辩 admin

2020-06-08

  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破彼执示现入胎……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这里面对于菩萨的种种示现,有作了一些开示,包括为了破除诸天人,计著寿命长久,而示现舍天寿之后降神人间入于母胎,让诸天人知道生命无常,寿命实非久远常住,应该心离放逸,依止菩萨赶快精进修学;同时也示现非常艰难的苦行,而摄受那 admin

2020-06-08

  当他证得佛菩提的时候,他就不害怕堕入断见、常见,不怕堕入断灭边,也不怕像常见外道那样轮回;因为这个缘故,他也不害怕胎昧,所以他敢在未离胎昧的阶段就发愿再来人间受生,再来自利利他,这就是菩萨在未离胎昧之前,便敢发愿再来人间受生而住持佛法的缘故。因为他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虽然三世的十八界都是无我,但是有一个常住不坏的自心如来、自性弥陀,可以常住 admin

2020-06-08

  这个认知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出家菩萨们的心态;心态的正讹,会影响到身行以及对法义的认知与实行,所以这个认知必须加以深入思惟与了知,才不会遮障了出家修学佛菩提道的原意,才不会违背了当时三归及真诚而发四宏誓愿的本意;否则,想求成佛广度众生而出家的结果,却成为专修声闻道,成为学阿罗汉而不是学佛,永远不能成佛,岂非枉曲?--------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七辑第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