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而像诸佛菩萨、善知识,为了破邪显正所开示,以及探讨的佛法、外道法、正法、邪法、二乘法、大乘法等等不同的法,也都是在说明这些法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而让修学者能够在明了之后,作出正确的抉择。以上是对于“法”大略的说明,那什么又是“法门”呢?法门是佛法中的专用语,专指佛菩萨所开示的胜妙法道;因为这些法道,能够开启众生的解脱之门,能够普 | admin 2020-06-08 |
|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不因身现出家相、在家相而有不同。[5]意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性。[2]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杂阿含经》卷三云:【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却有人去应和以外道传承为宗,以男女欲乐为最高至乐的喇嘛教,只能说真正理性学佛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欲贪满足找依凭的借口吗?若修行人对什么是清净?什么是不清净?不能了知,那当然他会不断地为内外不净恶因缘所扰,而造下不善的身口意恶业。佛陀的清净,第一种是庄严清净。佛陀曾开示:在菩萨位的时候,要以两种为自我庄严,一个是福德庄严,一个 | admin 2020-06-08 |
|
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 | admin 2020-06-08 |
|
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一节<二乘所断无明与外道常见> | admin 2020-06-08 |
|
而像诸佛菩萨、善知识,为了破邪显正所开示,以及探讨的佛法、外道法、正法、邪法、二乘法、大乘法等等不同的法,也都是在说明这些法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而让修学者能够在明了之后,作出正确的抉择。以上是对于法大略的说明,那什么又是法门呢?法门是佛法中的专用语,专指佛菩萨所开示的胜妙法道;因为这些法道,能够开启众生的解脱之门,能够普令有情众生超凡入圣,出离生死 | admin 2020-06-08 |
|
--------《佛法概论——菩提道真实次第》第二章第三节我见、我执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欲界身及欲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欲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于死后重新受生,以为来世仍是与此世同一之见闻觉知心;此即欲界有情之身见我见,亦是常见外道所主张之常不坏我也。--------平实导师《甘露法 | admin 2020-06-08 |
|
认为佛法讲无我,就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为空所以无我;如果听到了有人说有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蔑这个人是同于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这个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说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是不符合原始佛教的正法。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 | admin 2020-06-08 |
|
认为佛法讲无我,就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为空所以无我;如果听到了有人说有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蔑这个人是同于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这个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说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是不符合原始佛教的正法。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admin 2020-06-08 |
|
在人间,胜义菩萨僧所说诸法,非诸外道、凡夫所能评议;乃至定性二乘无学,及诸回心大乘而未证得藏识之阿罗汉与辟支佛,于此菩萨僧眼前,悉无语话分;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悉以触证领受藏识体性为根本故;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所述者,皆是藏识之空性与有性故。在人间,胜义菩萨僧极难可遇,特别是已证道种智之宗通与说通菩萨;其所说法,无上甚深,能助真悟者修证道种智,一切凡 | admin 2020-06-08 |
|
再来说念戒,戒当然是必须要佛所制的戒,佛所制的戒才能够止息我们种种恶行,才能够成就我们的道业;如果是外道的邪戒,就不是在我们所应念的这个戒的范围内。第六说要念天,刚刚讲过说有四种天,可是这四种天只有佛祂是圆满具足的解脱天以及第一义天啊。这样说明之后,大家就可以了解:六念其实是以念佛最为殊胜,所以说六念是以念佛为首。而且修习念佛法门的时候,如果加上藉由知见的熏 | admin 2020-06-08 |
|
意思是说:要对意识所住七种境界相的虚妄如实了知,也要对被外道误认为无余涅槃的二入(以涅槃想而错误的进入了无想定、非非想定)的虚妄本质加以了知,才能证得俱解脱的境界。但是俱解脱的证得,其实仍是依靠慧观来完成的;所以慧解脱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是与俱解脱阿罗汉所入的无余涅槃完全相同的。身证及俱解脱者有禅定及灭尽定为依凭,不必等待舍寿时至而可随时入无余涅槃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阿含经》里面早已宣讲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真我」;却完全异于常见外道所说的我,完全异于佛门凡夫所知的觉知心我,完全异于外道所说的神我、梵我。又讲另一种解脱色,这个解脱色就是菩萨恒常不坏的意生身,以及十方如来住世而有的应化身。诸佛常常化现于三界中的报身,加上应化身,都叫做解脱色,这种色法是永远不坏的。已经具足证得四种涅盘,断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 admin 2020-06-08 |
|
破外道的时候以宗因喻等方法来破他:你这个法不对!再举出为什么不对的原因,然后以比喻来证明他不对,然后再以宗因喻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法正确,最后作结论:先说自己的某一种法正确(宗),是什么原因而说是对的(因)?然后再作譬喻举例及解释:为什么是对的。最后作总结。《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在现今整个佛教界的氛围来说,真的有困难度,现今又有多少道场能依于大乘见道来为初果的较量呢?所见或是落入六识见或外道化,每天汲汲营营的都是增长僧俗二众的世俗习性,出家人不但不能有自己正确的修行见地,反而被世间学术界的见解,世俗人的习性带着走,乃至甚至有明里、暗里暗修双身法,而以双身修法以为究竟。所以现今佛教界有许多是见重、爱更重,而只要是支持喇嘛教、 | admin 2020-06-08 |
|
佛说的无想定,是得第四禅以后的事;不懂涅盘的外道以为说,四禅过后把自己的觉知心灭掉就是住于涅盘了,所以他们在四禅中把觉知心的自己灭掉;但又恐怕落入断灭空中,所以不想把色身灭掉,就留着色身而灭掉觉知心,误以为是进入无余涅盘中;可是结果呢,那只是无想定,所以无想定就称为外道定。菩萨证得四禅之后,一生难得几回进入无想定;除非是遭遇横祸很痛苦,才会入无想定 | admin 2020-06-08 |
|
际兹末法,多诸佛子及与外道,错将欲界定、未到地定心中无语言妄想之定境,误认为无想定,便道已过四禅境界,笼罩他人,自堕妄语业中,名为可怜悯者。有诸佛子及诸外道,闻佛说言无余涅槃之中无心无觉,无有能知及与所知,便于四禅之中灭却觉知,以为涅槃,此则入于无想定中,不能入涅槃也。何以故?以彼等未证三乘菩提故。若证三乘菩提之一,了了分辨四禅四空定中之微细了知心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这样下来五、六年了,有没有结果?没有!甚至于我们有人悟了以后还去大陆找元音老人灌顶呢!元音老人是个常见外道,因为落在意识心中,以离念灵知的意识境界作为证得真如的境界,连明心都没有;那你明心了的人还去找凡夫帮你灌顶,这么颠倒!这就是见地没有发挥出来,还没有明心者所应有的功德,还没有离开众生相;所以说我们一定得要很明显的破邪显正,我们破了我见与常见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