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事实是,放在我面前的选择题永远只有一道,没有无数:是选择继续在五蕴娑婆世界中流连,还是决意返身皈依如来藏?而答案永远也是唯一:决意返身皈依如来藏!这份选择将带给我们极其坚实的力量,譬如定海神针,再大的风浪,都不能动摇,内在自有那份坚持的力量,因为已经决意放弃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经营,因着这个立场,不想再继续编织美丽的梦想,不打算成为大家所认同的人,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禅应如何修行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心就是:对于宇宙万有的本源——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本体的根源,能够真实了解,证实祂,明白祂,那就是明心。明心时,如果定力和智慧够的话,也会同时见性。所谓见性则是亲眼看见这个生命体的根源——我们的真心的体性,但是不在别相上而在总相上见,这叫做见性。我们说, 三摩地

2018-07-23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三摩地

2018-07-23

娑婆世界-堪忍世界—如此,您往生到极乐世界,一样不离开这个内相分的道理。然而内相分的道理,是由谁成立的一个具足存在而能够去显现的呢?当然不是依于生灭的六根,不是依于这生灭的六尘,是依于能够出生五蕴十八界的涅槃如来藏,也就是六祖在听闻《金刚经》以后,所证得的那一个本无所住,而我们要转依于祂,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修行的那个无所住心;也就是般若系 三摩地

2018-07-23

诸位想想,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人成就的吗?不是!要靠摄受众生,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如果你现在发愿说:我将来成就了,我的佛世界要如何、如何„„那你发了那个愿以后,你要开始摄受众生,让众生接受你所发的那个愿;当众生接受你发的愿以后,你去帮助他们,他们接受你的摄受后,当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你那个佛 三摩地

2018-07-23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装饰我相。’1.问:‘如何得一心不乱?’答: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我们生在这个娑婆世界,回头看看我们这一生的成长,就会知道什么叫业不重不生娑婆了。再看看我们的当下,静下心来,把意识心只保留在当下的临在状态,就会发现我们一个接一个不停升起的心念有多少是清净,又有多少是染污!那些没有经过意识引导、自然升起的心念,几乎不是在六尘的贪中就是在六尘的嗔中……,是吗?……这就是我们!我们想做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许多人由于心根本不是放在这里,甚至愚痴到只想要一念不生起,因此永远无法进步,这真的是见不及此啊!你不能活用你的意识心来敏锐地观察你的许许多多的作意差别,来改变你潜藏于如来藏中的各式各样的种子,那你称什么是修行呢?难道你过去的意识心所落谢的东西就会随风而散了吗?显然只有愚痴的人才会这样想,因此你要净化你内心的种子,就是净化你如来藏帮你储存的所有的 三摩地

2018-07-23

诸位想想,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人成就的吗?不是!要靠摄受众生,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如果你现在发愿说:「我将来成就了,我的佛世界要如何、如何……」那你发了那个愿以后,你要开始摄受众生,让众生接受你所发于修证上地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福德,比较容易修集具足,想要次第进升到上一地去,就比较容易。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渐渐的他也会知道,他方世界的菩萨听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迅速,风闻而来的也很多,只因隔阴之迷,所以暂时忘掉了。如果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他又开始修行,就会迅速见道,很快又悟了。其中可能就会有一两个人,将来可能会成为我的老师,所以就会把慢心除掉。慢―不离五阴,慢―不离分别心。可是在真如佛性之中,没有分别心,没有瞋慢这一类东西。悟后的人他会知道,慢心的习 三摩地

2018-07-23

三贤位证悟菩萨有过三分之二阿僧祇劫时间,也有过当生,如导师已经如是跨越三贤位而成为地上菩萨,因此要不要降伏烦恼,要不要续行贪染,要不要续行烦恼的现行,都是自己的事情,这要不要,虽然还是抉择觉分,可是真的不随之贪染,就是不能随顺安忍,放纵自己就是道业不进,这些只能修行人自己在悟后,好好地花上一段时日,好好地想通,当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无法想通,所以才会说 三摩地

2018-07-23

<>一位好的村长可以帮助影响使几百个人受益得福<>一位好的镇长可以帮助影响使几千几万个人受益得福<>一位好的县长可以帮助影响使几万几十万个人受益得福一位好的市长省长可以帮助影响使几百万几千万个人受益得福一位好的国家、总统、国王可以帮助影响使几亿个人受益得福但是以上所说的受益得福的时间很短暂,而且实际受益得福的人数也不是一个确数足数,因为这是娑婆世界,所受 三摩地

2018-07-23

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数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数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愿王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如今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然受到世亲菩萨的德泽所被,得以修学唯识妙义,使世尊的如来藏法,得以继续普照娑婆世界,广度有缘之众生。各位菩萨!以上为大家讲述的是世亲菩萨的真实故事,相信您也是和末学一样,为世亲菩萨这种勇于忏悔、改往修来的勇气所深深的折服。菩萨在一世又一世的学法修道过程之中,只要还有隔阴之迷存在,就难免会误造诸业而自障障他,因此如何在造诸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娑婆世界中有种种的障碍,令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假使心性不够勇猛,稍微遇见一点遮障,就会退缩了,这就是不够勇猛、不够精进。1、勇猛精进广修种种善品法2、昼夜六时礼拜诸佛,当然不是叫你每两个钟头就起来拜一次佛,而是说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有空的话就要常常礼拜诸佛;3、并且还要供养诸佛,赞叹诸佛,以及忏侮自己往昔的罪业,劝请诸佛常转。供养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诸位想想,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人成就的吗?不是!要靠摄受众生,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如果你现在发愿说:我将来成就了,我的佛世界要如何、如何......那你发了那个愿以后,你要开始摄受众生,让众生接受你所发的那个愿;当众生接受你发的愿以后,你去帮助他们,他们接受你的摄受后,当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你那个佛世界就成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人对生老病死苦并没有觉醒,还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等种种苦,你出生以后脱离不了娑婆世界的这些苦。这世间的八苦,佛陀说应该脱离。所以生活的享受如果是以八苦作为基础,在八苦上去架构一个虚幻的、快乐的远景,认为你所在的世界是非常稳固,实际上并不真实,而且会带来身心莫大的痛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极乐世界是佛陀所说的一个净土世界,十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不能堪忍的菩萨非常的多,诸佛因地都是如此,不喜乐这个娑婆世界;所以应当求生净土,这样的话,可以继续自己的法身慧命的成长。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1集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正益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四不坏信?) 三摩地

2018-07-22

相对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在这个地方,在我们人间,由于逆增上缘特别的多,所以我们恶业种子现行,然后能够把它转化、转易的机会也特别的多;所以懂得修行的人,留在娑婆世界就能够超劫精进,也就是可以快速地成佛。这一些是由于诸佛摄受众生、方便善巧的不同,因应了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心量、不同的种性的众生,成佛以后摄受众生的国土,他们的别相有所差异的缘故。而且,即使 三摩地

2018-07-22

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舍寿以后,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参考《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弥陀、观音、势至乃至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