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所获得的福德真的不可计量,如果菩萨能够孝养父母,可以作为菩萨在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乃至未来可以很迅速地成就佛道,这就是对父母稍作供养,便获得不可计量的福德。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孝顺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忤逆父母,所获得的罪报不可思议,乃至有人杀害父母,那是不顺孝道,也是违犯世尊所说的五逆罪之一,死后当堕地狱受极大苦,这就是对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佛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发达的人都很孝顺我认识一位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退休。为人和蔼,善与人交往,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又能与人聊天,别人的生老病死、家事命途知道很多。那晚她感慨,在医院里阅人无数,发现,那些孝顺父母的都境遇都不错,事业发达,反之那些混得差的,都是不孝父母的。她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看得很清。她随便给我举了一些例子,先从她自己的亲人中说:我的侄子是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孩儿不孝,却让老爸老娘再一次经历一次割舍之痛。在机场送别时,若不是当时小哥在场,孩儿可能会哭的淅沥哗啦的。后来,临走时也没敢多看老娘的眼睛,没敢多说话,怕读到了老娘眼里的那份无奈,怕听到令人心碎的声音,会绷不住的。当一坐到飞机座上,那姗姗来迟的眼泪就出来了。当时哭得很凶,好像是要把这一生的眼泪要哭干似的。都说女儿是妈妈眼中的泪腺;在孩儿看来,老娘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常会有年轻的学佛人,对于学佛与婚姻之间的取舍,心中产生困惑,而问到:在家居士是不是一定要结婚生子?自己没有断烦恼,如果结婚生子肯定会有更多的烦恼,担心会因此而堕落;但是如果不结婚,由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又怕周围亲朋不能理解,因而对佛教产生了不好的看法。(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外子对我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就是不断的付出,但我知道他是个孝子,明白他的心愿,我拼死拼活的生了个女孩,也尽量孝顺公婆回报他对我的好,后来的婚姻生活就一直是这样的良性互动,互相为对方着想,从没吵过架,观念不合时,有一方会自动忍让。所以在婚姻中,一定要有一方个性比较成熟、心量比较大,能包容另一个幼小的心灵,只要双方是愿意成长的,最后必有互动的希望。否则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丈夫的长辈,应当时时探望侍奉,表示孝敬之意。当丈夫的长辈行走时,应当在后护送照料,以示敬爱之情。有客人来了应当热情接待,礼貌欢迎,并应以丰饶的美食招待来客等等。除此以外,此十三条中有一条规定,做妻子的对待丈夫应当「言以诚实」,这是耐人寻味的。本来,诚以待人,做人要诚实,是基本的道德原则,在家庭夫妻关系中,相敬相亲,也应当以夫妻之间的坦诚为家庭和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中讲:【(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杂宝藏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菩萨所作的真正大利益呢?这当中包括了无漏无为法以及无漏有为法上面所作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要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作为往生净土的三福净业,此十善业道与受持三皈五戒,乃是一切净土行人应该广修之福德。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十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陈赞英身边无子,唐江山一直充当他的儿子,尽孝道至1998年陈赞英去世。《东方女性》杂志社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一开始也不相信这件事情,但经过反覆调查、核实,不得不承认此事的真实性,于是,刊发了这一轮回故事⑧。由这么多学者教授们的研究,以及古今中外那么多轮回的故事,读者您应该也会相信轮回一说绝不是迷信,而这世间确实是真的如佛教所说有三世轮回的!(待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人将事报于官府,告平谋取塔中之物,官判不孝,令其还俗。诸方因其人品格不端,都弃之不顾。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被大虫所食,竟然未免明安禅师的预记。平侍者昧却天良,见利动心,忘恩负义,竟然焚毁师身,罪业极重,所以于现世即现前报应。太和杨黼,辞别双亲,入蜀访无际大士。途中遇一老僧。僧问杨黼到何处去,杨黼答:欲访无际大士。僧说不如去见佛。杨问:佛在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7)首先,父母养育子女恩同天地,身为子女本来就应当竭尽所能孝养奉侍,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反过来如果杀害父母,当然就成就逆罪,是违逆人伦的极重罪。但是以杀父和杀母两罪来比较,那么杀母重于杀父,因为通常母亲是与子女最为亲近的人,从辛苦怀胎十月,子女出生后还要早晚哺乳,推干就湿细心照料,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恩德特别重大。佛教经典中也有记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也有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舍不得花用之外,也不将钱财拿来孝养父母,不分给妻子、仆从等,更不想要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这样的人通常是属于有严重的悭贪,也是属于愚痴的行为。就譬如这个故事里面的婆提长者一样,因为他不晓得这些钱财是带不到未来世去的,今生虽然得到这些财物,却不会善加利用而继续累积福德,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就好像五谷收成之后,就一直放在仓库而不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父慈子孝论经说义。有兄弟乖各鬪诤交至。有安居立宅种种丰备。有自无舍屋处处浮寄。有乌栖鹿宿[狂-王+禽]狩同类。有衣毛茹血不识文字。有端坐受报。有客作无地。有聪明高爽。有闇钝无智。有经营始得。有不求自至。有富而悭贪。有贫穷而好施。有出言和睦。有发语棘刺。有为他爱敬。有众人远避。有慈心养命。有杀生无比。有宽而得众。有为他所弃。有妇姑相憎。有妯娌欢戏。有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5.今生破塔坏寺,侮辱僧尼,不孝父母,死堕阿鼻大地狱,历经八大地狱和一百三十六小地狱,受苦一至五劫才能出来,若未遇到善知识识教导很快又堕地狱受苦。佛说:96.为人身形高大,污秽,爱发脾气不明理,前生是骆驼。97.为人爱走路,不怕险难以满足食欲,前生为马。98.为人脚不怕寒热,记忆力很差,前世为牛。99.为人自以为是,高声无愧,是非不分,前世为驴。100.为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老妪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临终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为进一步解疑,黄庭坚进屋,老妪指着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黄庭坚一看,猛然想起一处,近前试看,果然找出钥匙。打开木柜,里面发现了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个深信因果的人,会去买水晶洞?貔貅?同事说他哥哥买了一大堆的风水用品,只要听说摆了什么就可发财,就亳不犹豫购买,一个大水晶洞可要几万元哪!对父母却不怎么孝顺,真是愚痴。经上说光布施给畜牲就可得百倍报,何况是供养父母?父母是恩德田,所以孝顺能增加我们的福报。但不布施得财因,也不怎么孝顺父母,却在枝微末节处用功,结果发财了没有?我想就算发财,也是借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归命三宝、供养三宝之后,接下来应该要广结善缘,修三福净业,并且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道、行三种布施以及菩萨六度等等。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