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姚苌死后,姚秦太子姚兴继位,勤于政事,延纳善言,治天下。公元399年(后秦弘始元年)法显从国都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法。姚兴又派遣使者到凉国再次敦请鸠摩罗什菩萨来关中之地,依然徒劳无功。同一时期,后凉国吕隆称帝之后,却多杀豪望,以立威名,内外嚣然,人不自保。魏安人焦朗乃遣使说服后秦的陇西公硕德计划伐凉。菩萨历诸忧患,终抵长安。译经事业,群英会集(原标 三摩地

2018-07-21

若能在家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一生中,求法、弘法、破邪、显正,作风皆极为强势,折服无数外道,度脱他们到佛陀的甚深了义中。龙树菩萨传法给提婆菩萨之后,入于三昧,然后如蝉脱壳,无所挂碍地解脱生死。龙树菩萨的著作龙树菩萨的著作十分丰富,造有《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萨资粮论颂》 三摩地

2018-07-21

须曼那的心性贤良温和、慈心顺,随著他的年龄渐渐长大,那件须曼花衣也就随著变大;由于父母非常疼爱,就让须曼那跟随阿那律尊者出家,成为一个小沙弥,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与八解脱,成为诸天、世人所景仰的圣人。有一天,阿那律尊者向小沙弥说:你现在可以前往拔提河边,取清净的河水回来。这位阿罗汉小沙弥,立刻前往拔提河边,将瓶子装满了清水,然后投到 三摩地

2018-07-21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能忍。对凡夫众生而言,最难忍的是如来 三摩地

2018-07-21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 三摩地

2018-07-21

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云何名为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四空五净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 三摩地

2018-07-21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 三摩地

2018-07-21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三摩地

2018-07-21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三摩地

2018-07-21

愿意丧失我的生命,求上苍惠赐雨水给百姓吧’他天天这样哀求、哭诉,如同最最顺的儿子失去了圣贤的父亲那样。精诚之心远达十方世界,感动了十方佛土的五百圣贤来到这个国家。新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喜欢得忘记了自己,亲自叩头奉迎,请到正殿上款待。皇后、太子全部虔诚肃敬地站在边上侍候。国王以最美的饮食,最好的服装供养众圣贤,使他们都能满足所需,并五体投地 三摩地

2018-07-21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如果您不想当一个自了汉,您愿意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愿意当一个顺,真正的大、大爱的一个生生世世愿意济度这一些无量劫来父母、兄弟、姊妹的一个菩萨、一个有情,那您就应该要信受佛在初转法轮已经隐说了这个涅槃本际、这个入胎识、这个名色因、名色本,这个五阴俱识;您也要信受不管是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是经也好、是论也好都已经隐说了,当然是比阿含的阶段,还要更 三摩地

2018-07-21

修集福德:顺父母、恭敬长辈、供养上师、护持正法、长养慈悲、救护众生令彼‚趣“法、次法”。法与次法二者都已圆满时,即是成佛时。 讲记:好!接着平实要做个总结了!如同上面所说,已经具足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正确概念以后,能够常常去思惟、整理,就能够使以往所修的玄学转变成义学,也能够了知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也能了知世间其余宗教的局限 三摩地

2018-07-21

第一目世间八正道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 三摩地

2018-07-21

三福净业的第一部份包括:要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一、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份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著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的。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的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应是 三摩地

2018-07-20

韦提希夫人,见自己丈夫被关、儿子不,所以常常盼望世尊救度。她常把面粉炒热,和水及酥蜜,贴在身上再穿上衣物去探监。到了牢中,将自己身上黏著的面剥下来,让频婆娑罗王吃。有时候,她身上挂著许多的璎珞,内装有果汁供养王夫。因此故,老国王很久仍未死。阿阇世王就问卫兵:“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死?”卫兵答言:“王母常身上贴著面、璎珞装著果汁来探监。 三摩地

2018-07-20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故一切凡夫,欲修净业,往生西方极乐国者,均需具备如上三福净业。修持此一通净、通禅、通密之无相念佛法门,亦须上述净业以为资粮。是故修习此法若不得力者,当知即是今生或过去生中未修上述三福净业所致,即应立即 三摩地

2018-07-20

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 admin

2018-07-20

从很多佛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有许多地方教诫们要养父母。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 三摩地

2018-07-20

真正的天魔外道他是怎么样呢?他是慈眉善目,而且他会叫你去做慈善事业,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