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六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顺父母,你能够好好地治理你的家庭,好好地调教你的孩子,以及让你的妻子能够无忧,不会为生活而愁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 三摩地

2018-07-22

凡为人子,当立功效,继续父母功勋不废,乃为子耳。】(~《杂譬喻经》)这一个弟弟,因为哥哥这样子好于修学解脱之道,而对于这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对于父母所留下来这一些财产,这些家族的名声都不在意;于是他就很生气,经常跟这一个哥哥抱怨说:我们同样是兄弟,父母早早就过世了,应该要互相努力来振扬家族的财势,让父母所留下来的名声、财物、财产愈来愈炽盛,这样子才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正知正见,并且随缘随分随力修集六度十善,护持三宝、护持正法,以此培植深厚福德。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十?一形容佣直长寿圆满,二世间慇重,三信根坚固,四养父母,五亲友眷属皆悉广大,六美名称赞,七色相端严,八见者欢喜,九富贵上族自在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佛幢幡获如斯报。「若复有人,于如来塔以衣布施,获十二种殊妙功德。何等十二?一身体佣直,二见者欢喜,三福相光润,四色相微妙,五色形无比,六身无尘垢,七衣服鲜洁,八卧具细软,九得大自在,十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如果您不想当一个自了汉,您愿意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愿意当一个顺,真正的大、大爱的一个生生世世愿意济度这一些无量劫来父母、兄弟、姊妹的一个菩萨、一个有情,那您就应该要信受佛在初转法轮已经隐说了这个涅槃本际、这个入胎识、这个名色因、名色本,这个五阴俱识;您也要信受不管是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是经也好、是论也好都已经隐说了,当然是比阿含的阶段,还要更 三摩地

2018-07-21

是劫过去后,六十劫无佛,尚无佛音声,况有得道者?时世诸人民,饥饿所逼切,无有慈心,食母食儿肉。时诸家生子,常护恐他食,谁闻是恶事,复起生死业?诸苦痴为本,五阴贪为本,若不乐五欲,当断诸贪著!受福果报时,深生贪著心,贪著因缘故,起恶堕恶道。无漏法空寂,世间无牢坚,若知如是者,汝等应疾行。无心生心想,而自大惊畏,我为作不作,是事为云何?如是诸凡夫,思 三摩地

2018-07-21

如知法人能说种种顺之法。还至家中以诸瓦石打掷父母。而是父母是良福田多所利益。难遭难遇。应好供养反生恼害。是知法人言行相违。如来所言亦复如是。菩萨修习等心众生同子想者。应得长寿。善知宿命。常住于世。无有变易。今者世尊。以何因缘寿命极短同人间耶。如来将无于诸众生生怨憎想。世尊。昔日作何恶业断几命根。得是短寿不满百年。佛告迦叶。善男子。汝今何缘于如来前 三摩地

2018-07-21

养父母及学大乘。善男女等具持禁戒。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是名圣人。又复阿者名曰教诲。如言汝来如是应作如是莫作。若有能遮非威仪法是名圣人。是故名阿亿者即是佛法。梵行广大清净无垢。喻如满月。汝等如是应作不作是义非义。此是佛说。此是魔说。是故名亿。伊者佛法。微妙甚深难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持者则名护法。又自在者名四护世。是四自在则能摄护大涅槃经。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有人不能养父母公婆而能尊师重道的话,断断没有这个道理啊!所以应当先养父母公婆。不能克尽人子之道,如何能够成佛?所以养父母公婆必须列在最前面。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admin

2018-07-21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admin

2018-07-21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三摩地

2018-07-21

《梵网经》菩萨戒经常提到:佛性常住、顺心、慈悲心。我们就是要依于这三句话来修证四宏誓愿、四预流支、四种法要的;菩萨优婆塞(就是指男居士),优婆夷(就是指女居士),要如何在三归五戒之后,依于四种修:亲近善友、听闻,然后如理思量、如法修证,慢慢地趣向于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完全转依于大乘来修学佛法,终究成就佛地的一个道理。《梵网经》菩萨戒的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在前面几集当中说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 三摩地

2018-07-21

接下来就是还要养父母。为什么养父母也是修集福德资粮之一呢?因为父母是报恩田,我们每一世每一世在人间行菩萨道,都要藉父母之缘才能够取得这个色身。那么父母恩深不可报,如果不能感念父母之恩,又如何能感念佛菩萨,以及善知识之恩呢?又如何能感念说,众生无量过去世成为我们的父母之恩呢?所以说知恩报恩是这个菩萨福德的显现,菩萨要知恩报恩,才能够如实来修集福德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是否能明辨世间善恶、对父母有无养、对师长有无恭敬奉侍之心、是否喜欢损人利己、有无奸诈权谋,有无偷盗、烟毒、酗酒、说谎习惯,有无失信、惭愧羞耻心等。若这种为人处事之世间道德、基本规矩,都无法做好,则知此等人之心性尚未适合修学佛法。更何况求悟二乘圣人所不能证之如来藏妙法呢?此人须多以世间善法、人天善法加以调柔,使其心性改变以后,才可授以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必须要修学各种的福德资粮:救济贫困、养父母、尊重师长、供养三宝等等,都应该做。2、必须修学信心很多人听到“禅”就吓坏了,心里面先自我设限:“我哪有可能学禅!末法时代了,而且我这种根性怎么可能?”先自我设限。但是菩萨再来者很多,因为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所以往往小看了自己,妄自菲薄。我们应当了解,听闻禅法而不畏惧,课诵学习《金 三摩地

2018-07-21

养父母、行世仁慈者,中品下生花开后,闻法欢喜得须陀洹。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清净、威仪无缺,或在家人一日一夜持八关斋劫者,中品中生花开后,闭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七日 三摩地

2018-07-21

眼见佛性及修习种智、华严现观等三种境界,都是天童到老仍望尘莫及者;天童既是心性淳善之人,而又已经明心,焉有可能不知大慧证境远超自己?又焉有可能妄谤大慧之法及人?然而蓝先生于此关键都无所知,便作如上一段言语,诚有大过也!如是轻启评论大慧言语之端,于自己此世后世绝无所利也!关于眼见佛性者,古来公案极少见,难可搜罗,较著者为克勤大师之明心及见性二关同时完 三摩地

2018-07-21

眼见佛性及修习种智、华严现观等三种境界,都是天童到老仍望尘莫及者;天童既是心性淳善之人,而又已经明心,焉有可能不知大慧证境远超自己?又焉有可能妄谤大慧之法及人?然而蓝先生于此关键都无所知,便作如上一段言语,诚有大过也!如是轻启评论大慧言语之端,于自己此世后世绝无所利也!关于眼见佛性者,古来公案极少见,难可搜罗,较著者为克勤大师之明心及见性二关同时完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