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第一就想想看你小时候、你求学时候,然后是你长大时候、结婚时候、有子女时候,乃至于说工作,乃至于其它的陪伴供养父母的时候,或是孝养父母种种,这些过程阶段,有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 那些一直值得一提的事情,有的话你就把它写下来作笔记,作笔记去想:为什么你觉得它值得一提?把那个你第一次的那种感觉、那种境界受写下来(你感受到什么先不要用佛法种种名相),然 | admin 2024-09-20 |
|
又能敬奉大善知识,乃至发愿生生世世护持大善知识直至成佛,心志坚定无有疑难,必能护持到底、直至未来末法九千年,则虽荆棘遍布、无一可乐,吾往矣!--公众号《孝顺365》 | admin 2024-09-19 |
|
”遂带著弟子下楼去旁边小广场,看著面前下楼梯的师父,我真是不孝啊!傍晚祖师堂的广场上只有师父与弟子,师父口说手划著如此如此,佛性就是如来藏的……,手指前方大树:“看见了吗?”我看著树上,心里一直以来所设定的境界并没有出现,“咦?”师父的手指划过我的手臂,问:“有吗?”的确是有,我心想“难道是(这个)?!”遂回答 | admin 2024-07-01 |
|
可是成为国君后的晋文公(公元前六三六~六二八年在位)姬重耳在封功臣时却独忘记了他,后来经他人提起往事因缘,知道自己犯下了重大过错,乃率朝中众臣上介子推他俩母子隐居之绵山6,请他下山受封为官,介子推不为所动,晋文公知悉介子推是孝子,一定不忍老母之死,遂下令焚山,欲逼其出;然品德高尚的母子俩,本来就无意恃功讨封为官,何况此时怎会接受晋文公姬重耳近似&ldqu | admin 2024-06-15 |
|
读经功德无量无边,随喜赞叹您! ------微信公众号《孝顺365》 | admin 2024-06-15 |
|
因此我们自己内心要常有正能量,对众生不嫉妒,看见他人得到利益或成功,心里也为对方欢喜;看见对方失利或过得很苦,心里也怜悯对方,也不生轻贱之心;然后发菩提心努力累积福德,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样都是让自己未来世福德越来越好,并劝众生广修大福德业往成佛之道迈进。 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 | admin 2023-10-11 |
|
这一世我也一直陪伴着我妈妈,现在常常帮她煮菜与削水果给她吃,我觉得人生任务就是跟随导师修行,护法与弘法,然后就是陪伴妈妈与陪伴老婆,我母亲是见性的亲教师,我帮她做很多事情的话,除了孝顺也是在护持正法,她是菩萨摩诃萨实证了实相念佛三昧,若往生净土可以上品上生的那种。(无论留下来还是往生净土,进可攻、退可守;我没有在劝你要怎样,只是分析利害关系; | admin 2023-10-11 |
|
诸帝三令五申禁制僧尼行淫,参阅《明会典》:明惠宗朱允炆建文3年(1401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及十年(1412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6年(1441年)、明孝宗朱祐樘弘治7年(1494年)及13年(1500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8年(1529年)、明神宗朱翊钧万曆13年(1585年)。清朝:入关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3年(1646年)“令在京寺、庙、庵、观,不许僧尼道 | admin 2022-06-23 |
|
目录 一、前言 二、佛法方便融摄华夏文化的敬天法祖、人伦孝道思想 三、《弥陀法会》几个面向之讨论 (一)《弥陀法会》的主尊 (二)主法菩萨法师的角色 (三)〈香赞〉礼赞十方诸佛 (四)洒布甘露–摄众与结界洒淨之别 1.变食仪轨与清淨供食 2.由洒淨结界到安隐会 | admin 2022-06-23 |
|
为人孝顺、幽默、喜钓鱼,是钓鱼协会成员,并爱喝酒、吸烟、吃飞禽走兽(广州最多)。九十三年(二○○四年)底黄居士在大陆咳嗽咳出血来,经当地X光检验,发现肺部有一约10元大小的黑色影子,即刻回台到台大彻底检查,发现全身竟有三种癌:1﹒黑色皮肤癌,2﹒肺癌,3﹒肝癌六公分,引起家族极大震撼,于是留在台湾治疗。在他生病后,我劝他:每一个人都会生病,多念佛,佛祖会 | admin 2021-05-14 |
|
而也有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舍不得花用之外,也不将钱财拿来孝养父母,不分给妻子、仆从等,更不想要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这样的人通常是属于有严重的悭贪,也是属于愚痴的行为。就譬如这个故事里面的婆提长者一样,因为他不晓得这些钱财是带不到未来世去的,今生虽然得到这些财物,却不会善加利用而继续累积福德,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就好像五谷收成之后,就一直放在仓库而不加 | admin 2021-05-14 |
|
喻如孝子视于慈父。如渴思饮。爱念法父亦复如是。各各同心。欲请法王转正法錀。诸根不动心心相次流注向佛。是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各从坐起右绕世尊。五体投地向佛泣泪。尔时大智舍利弗。齐整衣服偏袒右肩。知法王心善能随顺。学佛法王转正法錀。是佛辅臣持法大将。怜愍众生故。欲令脱苦缚。白佛言。世尊。如来向者于 | admin 2021-05-12 |
|
】在中国传统佛教界,《梵网经》一向被视为大乘律的第一经典,特别是经中强调孝名为戒,以及宣扬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非常契合中国固有的伦理美德。所以隋代、唐代以来一直受到重视,是中国汉地传授大乘戒的主要戒本。依照《梵网经》所说,已经受菩萨戒的新学菩萨,应当每半个月行布萨法,于佛像前忏悔,诵十重四十八轻。如何才是如法如律行忏悔法呢?佛在《梵网 | admin 2020-08-28 |
|
一切造五无间罪、舍法、诽谤圣者、执持邪见、远离圣者七财、不孝父母、不恭敬比丘及婆罗门子、造诸恶业、做诸非福德之业、离十善道、于来世痛苦不以为然、不行三善行反持三恶行、被善知识与智者舍弃、身陷囹圄、趋入世间浊流、沉迷轮回利欲、跨入无明黑暗、为恶道摧毁,已入险道等等诸多众生,皆不为此等圣者摄受。娑婆世界贤劫人寿十岁时,可怜众生亦被舍弃。所有一切无有皈依 | admin 2020-07-30 |
|
这一世是这一世,上一世是上一世,不可以混乱;上一世你当我的父亲,我也很孝顺;但这一世我可不孝顺你了,只孝顺这一世的父亲;就把你与其他同修们一样看待,一视同仁。假使你的福德因缘不足,禅三审核时我一样会把你刷掉,因为佛法不能拿来卖人情。所以,如果你曾在梦中梦见往世的事情而知道我是你的什么人,你也不必告诉我。特别是在配偶的欲贪上面,过去世的极亲爱配偶若是 | admin 2020-07-15 |
|
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云游四方,学法传法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经》。13岁入乡校,仅13天,“因与同窗戏,以砚误中先生帽,偿金而去”。崇宁四年(1105),宗杲17岁入宁国县山东慧云寺,依慧齐法师出家,并于次年受足戒(剃度)。 | admin 2020-07-06 |
|
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遭“罪”流放,不忘佛法克勤禅师从京都天宁寺回四川后,传法时与在四川组织抗金的右丞相张浚相友善,积极向张浚推荐徒弟宗杲,并嘱咐道:“杲首座真得法髓,奇不出,则无支临济宗唉!”张浚回朝后,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邀请宗杲担任临 | admin 2020-07-06 |
|
那我也欢迎啊!可以再回来啊!因为既然是家里人,生了个儿子,不管他乖不乖、孝顺不孝顺,终究是自己的孩子嘛!随时都欢迎他回来。他这一回来就安下心来,越学越发觉佛法无量无边,而且其中许多法都要悟了才能听得懂的。那么刚刚证悟了,来参加增上班的课程,以前我们开始讲解《成唯识论》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大家整整三个月听不懂。都已经证悟了还会听不懂,将近三个月以后说 | admin 2020-06-20 |
|
时世诸人民,饥饿所逼切,无有孝慈心,食母食儿肉。时诸家生子,常护恐他食,谁闻是恶事,复起生死业。诸苦痴为本,五阴贪为本,若不乐五欲,当断诸贪著。受福果报时,深生贪著心,贪著因缘故,起恶堕恶道。无漏法空寂,世间无牢坚,若知如是者,汝等应疾行。无心生心想,而自大惊畏,我为作不作,是事为云何。如是诸凡夫,思惟而筹量,我当云何作,如是常啼泣。无阴生阴想,无 | admin 2020-06-14 |
|
到已,下七宝台,以价直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四大调和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否?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否?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又问讯‘多宝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