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比丘!色阴已经有了的缘故,这个色阴的事相生起了,在色阴上面被系缚、执着,在色阴上面错把色阴当作真实我,使得众生被无明所遮盖。由于对色阴的宝爱而系缚着他们的头,被牵着长途远道来往奔驰,一世又一世生死轮回,在无量的生死中流转不停。对于受想行识的宝爱也是这样的,被系缚而生死流转。由于这个缘故,诸比丘们!各类有情的所有色阴,譬如过去的色阴或是未来的色阴 admin

2020-02-21

佛在《楞伽经》曾开示:法身有七种性自性,其中一种是大种性自性,祂能摄取地水火风四大而造一切有情种种的色身。也是说,如果有情有因缘能够入胎而诞生于人间,会藉着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种、无明,以及今世的父精、母血等四大为缘而诞生于人间。虽然诞生于人间,但随着往昔所造的种种业而有种种不同的果报在承受,因此在人的世间里,会示现有男人与女人、身高长与短、体 admin

2020-02-21

真正的法身是什么?是如来啊!因为依如而有这些诸法真正之身,因为一切诸法都是从如来作为真实的所依,没有如没有诸法。当然有人对于这种说法,他是不服气的,可是我们来看看二乘教,它怎么说呢?它说:世间一切诸法,它是没办法自作的,不能他作,然后不能自他缘起和合来作,但是要有一个因。本身这段话在说明,一切诸法全部兜起来凑在一起,也不可能出生任何另外一个法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的话,是否变为鬼?在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的人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的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 admin

2020-02-21

众比丘请问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那个国家里,只要有人年老了,会被驱逐。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父亲驱逐;但是这位大臣很孝顺,不忍心把父亲赶走,于是他挖了地窖,把父亲偷偷地安置在地窖里,这样可以随时孝养父亲。这时候,有一位天神捉了两条蛇,放在国王的宫殿里 admin

2020-02-21

家里的老父母像两尊活佛一样,孝养父母的福德,与供佛的福德相等而没有差别,应当这样来报答父母的恩情。《优婆塞戒经》卷5佛开示说:【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德,但他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克扣父母的供养 admin

2020-02-21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利天主帝释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一切天神常住在家里护佑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一切天神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 admin

2020-02-2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 admin

2020-02-21

我们在世间法上面,我们要尊敬给我们正确知识的这些师长,我们应该要尊重他!如果我们没有尊重我们的师长,那他教给我们的东西不会认真学,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我们的师长,对于他所教导的内容我们要仔细的去学习、去思惟。可是我们在这个地方也要注意一点,因为师长所教导我们的一般都是世间法,可是对于出世间的法他不一定了解,所以我们要首先要认识这一点,所以我们在奉事 admin

2020-02-21

好!那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做,逐渐也发起我们的道心,那我们可以慢慢知道、慢慢来修集我们的资粮。我们现在要继续进入到三资粮里面的这个行的部分。这个三资粮里面属于行的这个部分,这是专指说我们前面讲信、讲愿,是在心理面发起了信、发起了愿,可是我们现在要开始身体力行----所以一定会有所谓的身行、口行还有意行,这个行里面也有分事行跟理行。什么叫做事行?什么是理 admin

2020-02-21

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够互相成为父母、眷属和子女呢?这当中一定有相当深厚的因缘在里面,也有许多修行的功课含藏在其中,我们如果能够先建立这样的观念,许多教养子女上的难题,自然也可以迎刃而解了。那有情要互为父母子女需要哪些条件呢?《瑜伽师地论》卷1中说:中阴身要入母胎时,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也是母亲正好在排卵期,这个时 admin

2020-02-21

造作了逆罪,要下堕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的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的成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的种种差别,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的内容。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是五逆罪,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优婆塞戒经 admin

2020-02-21

众比丘请问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那个国家里,只要有人年老了,会被驱逐。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父亲驱逐;但是这位大臣很孝顺,不忍心把父亲赶走,于是他挖了地窖,把父亲偷偷地安置在地窖里,这样可以随时孝养父亲。这时候,有一位天神捉了两条蛇,放在国王的宫殿里 admin

2020-02-21

也因为同修们大部分是在家居士,所以如何建立正确教养子女的原则和态度,显得十分的重要。因此,我们特别利用这次弘法的因缘,来为大家略说教养子女的观念和原则,提供给您参考。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型,也是儿童学习社会化的最早处所,更是初期教育养成的地方。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扮演了非常重要关键的角色。儿童最先接触和学习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admin

2020-02-21

《梵网经》是大梵天王有一个网,这个网其实是来譬喻成我们的戒,佛所立下这菩萨戒,跟一个天网,我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依这个四维、这一个天网,我们刚刚讲的四预流支、四种法要,我们如实修行了,或是说再譬喻成这个四种法要当中在戒的部分,我们每一个戒都依于这样子的一个修行,而能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菩萨心性是不会跟众生相争的,可是疏是我们对于我们戒行积 admin

2020-02-21

《杂宝藏经》卷2记载: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利天主帝释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一切天神常住在家里护佑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一切天神 admin

2020-02-21

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也是说百善孝为先,所有大大小小的善行里,以孝顺父母为最优先。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佛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父母,而说要成佛道,没有这样的道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 admin

2020-02-21

每月到了十五日时,用各种上妙饮食摆在装著骨灰的银瓶之前,要让死去的儿子饮食;夫妻两人齐声悲哀的号啕大哭,甚至哭到趴倒在地上不能停止。这时天子在天上看见他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心里想著:如果我不化现去教导启发他们,他们终究是不会心开意解的。天子当下来人间,化身为一个小孩童,年约岁的模样,这个孩子在道路边放牛,牛却突然倒卧在地死了,这小孩童便去拔草, admin

2020-02-21

今天所要谈的是丧子发狂,这个佛典故事来自于佛在《生经》卷2开示有关爱别离苦的部分,内容大致如下:有一天,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舍卫城中有一位男子,他家中继承香烟的独子过世了,导致他的精神举止异于常人;这独子是父母所疼爱的,算父母天天看着他,也不会觉得厌倦。由于这位男子丧子之痛,导致他精神错乱,于是奔走家中各个房间、庭院,以及大街小巷来寻找他的 admin

2020-02-21

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是自身在过去世、过去生的时候,曾经造过不孝顺的因,所以这是本因;是本来有这一个根本,所以在后来,未来世的时候才遇到这种因缘现起。第二个是这一生在孝道上,没有尽到完美。所谓的没有尽到完美,是说比起一般人的孝道,所尽孝的这一个大致上是差不多,并没有超越,所以这个造成了这一生有机会来得到这个果报。这个是一个缘起,等于是这一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