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我们从世界悉檀来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 admin

2020-02-20

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呢?到底是要用religion这个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还是用佛法原来的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呢?如果说,从我们这个宗教的概念已经被religion这个意涵异化以后所产生的宗教来看的话,佛教不是宗教了。因为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宗教。如果从已经被religion,也是说信仰这个字,也是说我们宗教如果是代表religion,代表信仰、一般信仰的这个意涵来讲的话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佛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是在指佛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佛法传进中国以后佛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admin

2020-02-20

而且,这个宗教指的是宗门跟教下。宗门最主要是在指,以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为标的的,这个是宗门。所以,宗门虽然佛教在中国分成有八宗,但是,不是只有禅宗叫作宗门。虽然我们平常都习惯把禅宗称为宗门,把天台宗称为教下,所以叫作宗门教下,合起来叫作宗教;但是,只要是你依止着佛的教导、依止着佛的教示而修行,修行为了要干什么?为了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乃至于能够 admin

2020-02-20

所以,《瑜伽师地论》这边直接的指出观宗教者,也是说观宗教是什么呢,所谓的宗教是什么呢?是契经,契经是三藏十二部经,应诵、记别这个三藏十二部经。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三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是在指心,教是在指佛所说的 admin

2020-02-20

在汉语当中,宗教它本来并不是一个连缀词,也是说,宗跟教它并不是被连结起来称为一个名词的;在中国的汉语里面,有宗、有教,但是是没有宗教这个字,是没有宗教的这个名词。宗这个字,在中国人的信仰里面,原来是跟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家国一体的文化型态,这是一种制度的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文化。宗法制度大概是从商朝跟周朝的时候已经确 admin

2020-02-20

同样的道理,佛坛的摆设方位也是如此,只要心诚则灵可以了,而不是在摆设的方位等事相上用心。由于现在家庭空间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够安置佛坛,而且佛坛不要面向不净的方位,譬如厕所、房间等等,可以了。佛坛的方位既然决定了,接下来是佛坛各种摆设的位置。这是要考虑佛坛空间大小,如果佛坛空间不大,仅摆设佛像即可,这时佛像可以考虑用折叠的相框,不用时可以收起来 admin

2020-02-2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思是说,一个造恶多端的人,只要能够及时的醒悟,并且决心改过,在忏悔罪业之后,一念之间可以改往修来,发愿走上成佛的道路。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世间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和人们常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是一样的意思。立地成佛一词,也常被禅师用来警策学人,应当努力求证自己的实相心----如来藏之所在。譬如宋朝克勤圆悟大师,常用这句话来开示弟子 admin

2020-02-20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在诵经的时候,如果有鬼道众生在旁边听闻的话,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种;但是,由于鬼道众生能够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如实而行,所以当以对方信受了才能成布施的功德;因此,身教重于言教,能否成布施之功德,完全得看诵经者本身的行为来决定。如果您愿意以此功德回向,我们是随喜赞叹的;因为回向乃是世尊在经中所开示的七种最上供养之一。所谓七种供养, admin

2020-02-20

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是,欠人债务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 admin

2020-02-20

】(《大乘义章》卷九)从以上文中之开示,我们约略可以来说,所谓回是回转,向是趣向,意思是说,菩萨生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所以回向可以分成三种,第一是菩提回向,第二是众生回向,第三是实际回向。所谓菩提回向是指,为了趣求一切智心,所以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法,回向未来能得成佛之果德,这称为菩提回向。第二是众生回向,菩萨心心念念为救护 admin

2020-02-20

(《大宝积经》卷89)既然如来之像非觉非知,那我们拜佛像干什么呢?所以这篇是依实际的理地在看这个佛像的,这是大精进菩萨,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在修观像念佛的时候,记载在《大宝积经》里面所叙述的一段经文。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也是说这个纸画的如来像它没有觉知,所以叫作非觉非知。那如来藏一样是非觉非知,如来藏也是没有觉知的。因为觉知是谁呢?觉知 admin

2020-02-20

最主要的差异是,民间信仰都是透过信仰过程,来完成人对神圣的信仰、人对神圣的义务,还有人对神圣的崇拜的一种依赖,透过这种依赖而重复的产生的一种的行为;透过社会力量的投影,所以形成你自己心理需求的一个投影。这种投影,我们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是跟我见还有我所见相应的部分。也是说,因为你想要祈福的对象,有可能是要为你色身祈福,有可能要为你的 admin

2020-02-20

英文的信仰叫作RELIGION,它的原始意涵,是人对神圣的信仰,人对神圣的义务,还有人对于神圣的崇拜。所以,有一个信仰、崇拜的对象,希望能够从这个对象获得保祐,而且对于神有某一种义务。RELIGION这个字本身已经函盖这个意涵。所以,RELIGION这个字翻译过来变成汉语的宗教,是借用这个信仰的意涵了。也是说,RELIGION这个字它的字根跟字尾,源于拉丁的古语,RELIGA admin

2020-02-20

人类对于信仰其实是在很远古的时候,已经对于信仰——这个宗教的信仰,有它的需求存在了。这个信仰它是透过所谓符号互动,也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的话,这是从符号互动,也是SymbolicInteraction,从符号互动这个图腾,来呈现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还有崇拜;那这一部分呢,信仰的一个寄托,自从远古一直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何谓图腾呢?图腾是,譬 admin

2020-02-20

佛没有办法度尽一切众生,譬如说有一阐提人,一阐提人根本他跟佛法完全是无缘的;甚至于是一些恶见的众生,诽谤了这个了义的正法,否定了如来藏,这个叫作一阐提人。诽谤如来藏,这个是在诽谤佛法的根本,诽谤佛法三乘菩提的最主要的一个根本。这个一阐提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尽他,佛也没有办法度他;他因为恶见、因为邪见根深柢固,没有办法自拔,所以佛也没有办法度他。第二 admin

2020-02-20

众生之所以会流转,是因为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故有如是大苦聚集。(《大悲经》卷1)所以,佛这里讲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我们众生会化生呢?是因为有诸大苦聚集,也是因为有五蕴炽盛苦,不明五蕴出生的真正的道理,所以有这些大苦的聚集。那这些大苦的聚集是因为什么东 admin

2020-02-20

器世间是山河大地,器世间是我们的宇宙大地。所谓五阴世间跟器世间它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众生的业力,这个业力有我们的别业,也有我们的共业。别业是属于我们的别业妄见,因为别业妄见所形成的我们各自的五阴世间;也是说,因为每一个众生有每一个众生不同的业力,所以会形成你不同的色身。每一个众生跟每一个众生相互之间互相感召,会形成我们居住的山河大地的这个国 admin

2020-02-20

各宗各教都以为他们所宗之造物主是万能的,是因为无明所产生的,各个宗派都以为他们自己所崇拜的上帝、阿拉或是说老母娘是造物主,能够出生一切,是万能的。但是,请问:如果每一个宗教所说的造物主都是万能的,那到底是哪一个造物主造了哪一个造物主?哪一个才是万能的呢?像造物主万能这样的思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实这个思想是从古时候已经有了。在印度或是中亚 admin

2020-02-20

佛教徒的饮食观,要看说,我们众生既然是依四种食而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不已,我们如果要获得解脱,那应该要断这四种食。也是说,我们在饮用抟食的时候,我们对于我们的饮食要不贪着。所以在佛陀在世的时候,祂对于僧团祂有规定,规定说日中一食;也是说,只有在一天里面只有在中午的时候,在午前食用一餐,那这一餐之外不再食用了,一坐食。这种一坐食是要降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