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如果是邪见,或者是重大的破戒、破法行为,会对正法和菩萨僧团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不是个人的身口意行的过失,那就应该予以诃责,和经律中所说的身口意行的过失不予公布诃责,是应该区分清楚的。譬如《佛藏经》〈净戒品第五之一〉说:舍利弗!譬如黄门非男非女,破戒比丘亦复如是,不名在家,不名出家,命终之后直入地狱。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 | admin 2020-02-19 |
![]() |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间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处的时候,不管菩萨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可以心生远离,已经不再缠缚于这世间法的利益,都应该为众生感到欢喜、为他庆贺;而不是心里面生起种种轻蔑,乃至于嫉妒怀恨或是种种不随喜的这种心情。第二个是常乐称赞他人的功德;就是说对于他人如果有在世间的功德处,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法财,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菩萨应当当他的面以 | admin 2020-02-19 |
![]() |
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资生受用以及威势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佛告诉我们,这个法界完全是相应的。如果你看到别人得到好处,可是你心里面总是摆了一个不随喜的心,心里面偷偷摆起一张臭脸,甚至看到他想要得到好处的时候,想办法去阻挠他、想办法作梗,让他处处都没有办法得到这利益,或是得到利益会予以减损。而自己反而说这样的话:我是在让他经历一些苦处,让他不要在生死中那 | admin 2020-02-19 |
![]() |
什么叫作度众生?为什么今天我们能够度得了这位众生,而那位众生却不肯被我们度?为什么这位众生愿意被我们度,另一个却完全不信任我们?我们来讲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杂宝藏经》里面说到:有一次,佛出去托钵,在到了居荷罗这个国家,就在路上路边的一个树下坐下来;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名字叫作迦旦遮罗,她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奴婢,这个时候她正提着水桶在路边的水井上面 | admin 2020-02-19 |
![]() |
然后我们再根据经文来说,菩萨捆缚自己的有四种行,这种就是说对于菩萨他是让自己受到生死的结缚;也就是你断除我见,已经透过三结缚了,这样断除了。那到底有哪四个法?经典说:一者,轻慢他人;第二个,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方便来追求;第三个,散乱自己的用心,如同走在危难的地方;第四个,对于眷属一心来贪着。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轻慢他人。轻慢他人就是无非是说,自己的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我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自身是不是具有修四加行的一些前提。首先,要修四加行第一个条 | admin 2020-02-19 |
![]() |
】这段经文所说的五戒,就是我们说的杀、盗、淫、妄、酒。所谓的八戒就是指八关斋戒,这是八戒。或者是说十戒,这个十戒指的就是要成为比丘、比丘尼之前,所要受的沙弥戒或是沙弥尼戒,那就是属于十戒。或者是说白四羯磨得具戒,具戒讲的是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意思就是,优波离问世尊说:如果要得五戒、八戒、十戒,乃至具足戒(声闻具足戒),是不是可以不受三归依戒?如果不受三归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憍陈如他那时候作为歌利王,他因为对于他的嫔妃残余的贪着,所以他会去想要继续在我所上作种种贪欲的追求,这跟我们众生无始以来是相应的。我们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并没有比歌利王还少,甚至大家几乎是差不多,许多人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能够说,自己当一位天下的大王,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手上的时候,还会对一个寂寂无名的修行人,会有很好的脸色吗?乃至于看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这三种菩提有定性的话,那么已经发起声闻菩提或缘觉菩提的二乘人,他们就不可能回心,而在后来发起佛菩提心了。世尊曾经举了一个金矿的譬喻说:譬如金矿的矿石本身,虽然已经有了金性的因,但是还要再加上人工外缘来和合,然后才会有黄金被提炼出来,才算有了黄金的功用。菩萨性也是像这个样子,虽然一切众生都是由本心如来藏所生,而且如来藏中本来就都有菩萨性的功能,可是仍然得要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意思是说,还没有具备菩萨种性的人,虽然有的也能发起菩提心,并且非常精进的修行,但是他终究是没有办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由此可以见得,菩萨种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世尊在这里的开示,更是提醒我们一定要努力,以发起菩萨性为最首要的目标,否则佛道的修学是绝对不能圆满成就的。弥勒菩萨又说:菩萨修行从初发菩提心,到初地的清净意乐地之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位心,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前面说过,学佛要进步,必须具有在正确佛法----也就是在正法之中,所培植的大福德。这样子的福德呢?它必须在佛法之中为众生做事情,才能够得到的。一切善事的完成。它需要有因有缘,过去培植的善因,今生遇到了善缘,所以善种子才能够显发。就好像佛菩萨衪会为我们安排各种因缘,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学佛;不管是世间、或者出世间的各种善缘,都要依靠佛菩萨为我们安排。譬如说:各位为什 | admin 2020-02-19 |
![]() |
所谓心大是什么?心大当然就是心量大、心念大,念佛人说大念见大佛,其实这个大念见大佛,它并不是说你念得大声,就能够看见越高广越庄严的佛,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意思是说你的心量你的心念是不是广大。所以说如果能够依着我们前面为大家说明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所教导的无相念佛法门,这样子修学无相念佛成功。因为依着大势至菩萨所说: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 | admin 2020-02-19 |
![]() |
那么已经有实相念佛的,有因缘就帮对方拉一把,有因缘就告诉还在持佛名号的告诉他念佛是可以转折的,没有因缘那就算了,不需要互相的排斥、互相的批评。在这边,我们也要藉这个机会,要对于修学净土法门的这些学佛人,要告诉他们:其实修学净土也要具有动中的功夫。一般人心里面总想,修学念佛法门,修学净土,就是只要持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持名唱诵不断,将来就可以 | admin 2020-02-19 |
![]() |
另外念佛法门还有一个殊胜的地方,就是说它是现世得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说这个身会造作三种的恶业,杀盗淫这三种恶业;我们的口会造作绮语 | admin 2020-02-19 |
![]() |
比方说,佛陀在摩揭陀国弘法的时候,有一次就有一个在家人,当时他居住在这个摩揭陀国〔※藏经中大都用揭〕里面的一个城市(我记得应该是那烂陀城),这个城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这位在家人他见到这个城里面有这么多富足的人们,所以他就想说,如果佛法在这个城市能够传播开来的话,能够发扬开来的话,必定能够嘉惠许多人。所以他后来就去觐见佛陀,然后跟佛陀进言说:如果僧团 | admin 2020-02-19 |
![]() |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就开始要把前面说的两个方向把它结合起来了。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编案:第2集〕,我们有谈到说,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编案:《大智度论》的开示乃是针对陀罗尼来说这些字音是根本,故此四十二根本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对梵文字母的研究看法完全一致。〕,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用单 | admin 2020-02-19 |
![]() |
念佛法门既然是这么殊胜,而且有那么多好处----可以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或者是往生到纯一清净的这个世界,乃至可以帮助我们实证佛法明心见性----既然念佛法门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来修集、来实践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主要修学的内容就是信、愿、行。信、愿、行是三资粮,我们如果能够修集这个三资粮,就可以让我们逐步来达成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往生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前面讲过,陀罗尼它就是总持,是帮助众生学习佛法的一个善巧方便,所以就有各式各样的陀罗尼。那说到了《瑜伽师地论》之中,也有菩萨的法陀罗尼、菩萨的义陀罗尼、菩萨的忍陀罗尼,跟菩萨的咒陀罗尼。我们前面也有跟大家讲,陀罗尼在最初的用义,就是要帮助大家学习佛法的善巧方便;可是后来你可以看到,在弥勒菩萨讲的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已经又加入了一个元素,就是为了 | admin 2020-02-19 |
![]() |
而且我们也要相信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很容易的,这也是诸佛祂们的智慧,因为祂们就可以依于祂们的四智圆明让这个愿力成就。在我们五浊恶世里面,很多众生造恶之后沦堕到恶道去,可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祂的愿力非常广大,祂乃至可以让如果有一些恶业的众生一样可以在纯一的清净世界里面安住,而能够让他逐渐清净而没有恶缘,让他能够逐渐迈向解脱。所以说我们也应该要相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迷信是说,有些人他对于神或者是佛他分不清楚,他只要看到这个寺庙他就去礼拜,可是礼拜到底是神还是佛呢?他分不清楚,这是一般人。可是对于说看到寺庙就去礼拜的人,我们还是尊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是相信有因果,还是相信确实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这是善法。可是如果我们要求得解脱,我们还要把神跟佛把祂分清楚。可是这种神佛不分的这种迷信,我们说迷信只是因为他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