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修学这些法,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 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 世尊又说,一切众生应当要归依如来藏,真如无为的第一法宝,因为如来藏真如无为,是一切法当中最尊、最胜的,没有其他法能够超越祂。 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 admin

2020-02-19

所以说,如果现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净,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够带领信众在佛道上渐次解脱,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实安乐,其实没有资格称为是僧宝的。 而且从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的开示,我们也可以再一次确定,第一义的佛宝、法宝以及僧宝,所指的都是一切有情的本心如来藏。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 admin

2020-02-19

二者,菩萨将正法与邪法的差异处详细加以说明,让众生了知何者是正法、何者是邪法,使得众生能够脱离恶知识误导,不再与恶知识成共业,而回归佛陀的正法。三者,每个人过去都有无量世,都曾谤佛、谤法、谤贤圣过,不是没谤过,如今有幸在善知识之下明心见性,菩萨将心比心,以现在立场来比对、来观待:现在正在诽谤的众生,如同自己过去无量世以前诽谤善知识一样,都是因为自 admin

2020-02-19

我们这一次人类文明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地球会有一千尊佛出现,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出现;如果您归依的是弥勒佛,那还要等待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后,那是未来第五尊佛。有人说他归依阿弥陀佛、药师佛,这都是古佛;如果是大日如来或普贤王如来金刚持,那是密宗教的假佛,不是佛教的真佛。有人说大日如来金刚持是“抱”身佛,比释迦牟尼佛更厉 admin

2020-02-19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基隆,牵着妈妈的手到庙里去,第一次看到了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大佛像,问妈妈:“祂是谁呀?”妈妈问了殿中的师父,师父回答说:“那个是三宝佛,三宝佛啦(台语)!”后来长大以后知道了,其实并没有哪一尊佛的尊号叫作三宝佛,而是说佛教的内容是佛法僧三宝;所以信仰佛法,是信仰三宝。 大家都知道,三宝是指佛宝 admin

2020-02-19

一般人由于无法证到实相心,只能从这一世的五阴身来观察一切现象最后都会坏灭;又误解佛在经中的开示,不相信五阴之外有一个法恒常存在,很容易会否定如来藏是万法的根源,在恐怕落入断灭空的情形下,只能回头再认识阴六识心为真实法,以为识阴—尤其是意识心—是恒常存在、能生万法的心体;或者以为外于五阴身心,有一个法是出生有情的真实法。这些状况都会落入断 admin

2020-02-18

此七住位菩萨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仍须亲随真善知识修学,历经三贤位之别相智,以及入地后道种智的修证;如是次第进修令道种智修证圆满而成一切种智,方能成办究竟佛果。如是成佛之道虽偶有大师倡导,然观其所说成佛之道的内涵与次第,却多半言不及义而鲜少有能如实演述者,更无有人能明白指出成佛之道的关键是在于大乘菩萨的明心开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更有甚者 admin

2020-02-18

佛菩提也是大乘菩提,或名为大菩提。依之修行能成佛果,故名佛菩提;由于成佛时劫久远,于世世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得以自度以及广度众生的缘故,故名大乘菩提。佛门四众弟子于初转法轮证得解脱果已,世尊复为宣说佛菩提道之般若实相智慧,遂有般若诸经之宣说实相心。佛弟子证得如来藏已,依此实相心作诸中道之观行,即得渐次发起般若实相之智慧,此为第二转法轮般若实相正理 admin

2020-02-18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2)----张正圜老师第二篇五阴十八界概说第一章五阴总说五阴的阴是遮盖的意思,是说有五种法能遮盖众生发起解脱的智慧光明,使众生无法出离生死;五阴又名五蕴,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是说这五种法都是由众法聚集而成的假合之法;这五种法是色、受、想、行、识。以下举述世尊在《中阿含经》中的开示作为说明: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 admin

2020-02-18

为何说诸行无常呢?因为身口意诸行都要以五色根及识阴为缘才能生起及存在,而五色根及识阴六识心尚且是无常之法,依五色根及识阴六识而有的身口意行,又如何能是常住不灭的?即使像藏密喇嘛黄教始祖宗喀巴,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中,坚持主张说乐空双运淫乐境界中的喜乐觉受,以及领受乐觉的意识心都是俱生而常住的,但是一切有智慧的学人都可以 admin

2020-02-18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张正圜老师第七节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所谓五阴,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五阴为何会称为五盛阴呢?五阴与五盛阴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兹举述佛陀在《中阿含经》的开示作为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法乐比丘尼曰:贤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法乐比丘尼 admin

2020-02-18

因为无常本身是苦,它必定要生死不断生灭不断;所以既然是苦的话,不是安乐之处。所以可见涅槃不是以无常法为根本的,同时也不是以断灭法为根本的;因为祂是安隐之处,是无所畏惧安隐之处。如果是断灭呢,会让人畏惧、让人恐怖,而不是安隐之处,所以说涅槃本身不是以无常法,不是以断灭法为根本。换句话说:无常之法、断灭之法是虚妄法。那么哪一些法是虚妄法呢?我们 admin

2020-02-18

(《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开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性;而由真如心的用大,亲证到祂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果。祂是一切诸佛成 admin

2020-02-18

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没有一法不是由祂所兴造变化的。一切世间的五蕴,我们举例来说,好像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间,有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等男男女女的五蕴身;以及畜生道没有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多只脚的,以及水中游的、陆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些种种的畜生五蕴身;饿鬼道、地 admin

2020-02-18

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认为说:坐禅是学佛的方法。那么这个师,指的是南岳怀让禅师,马祖道一后来是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座下开悟的。南岳怀让禅师知道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到了传法院,问他说:大德!坐禅图什么?也是说:大德啊!你这样每日坐禅,你的目的是要作什么呢?马祖道一答了说:我每天坐禅是想要作佛。也是他的目的是:以坐禅然后想要作佛。 admin

2020-02-18

像是这样子,先阇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徤陀若提子等大众主,也都各有五百弟子前后围遶,也如同前面所说的那些大众主一般,都不能记说命终弟子往生何处。沙门瞿昙您也是那次被论议的人物之一,他们说:沙门瞿昙为大众主,他的弟子们,若有人命终时,为他们记说而宣称,某某人往生到那个地方,某某人往生到这个处所。我先前听了,心中生起疑惑, admin

2020-02-18

佛说有内法、有外法,这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2013年3月15号英国的每日邮报报导了一则消息说,塞尔维亚有一位28岁在法庭工作的职员Danilovic这个女士,她患有一种天生的缺陷,所以从小她看到的世界颠倒了180度,与常人所见的世界刚好是上下颠倒,所以小时候她为了适应学校老师的教学,她把课本倒过来看,新闻图片上面这张照片,显示的是Danilovic这个女士她正在看着报纸,只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说发行是道场呢?也是说,第八识如来藏祂能够发出有为法上的功德,有为法有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是有漏的有为法,第二个是无漏的有为法。有漏性的有为法,例如众生贪著财色名食睡,或者贪著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法,这是有漏的有为法;又例如众生的我见、我执等等的烦恼,这也是有漏性的有为法。众生的我见以及我执这些烦恼,会因此而引生对自我的执著,这样会在每一世死 admin

2020-02-18

由十八界法的假合,成欲界人类之五阴。六识界全体即是识阴。[2]五阴十八界虚妄,是佛法基本常识。六识依根而立名,[2]以前五识和第六识来分述。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有色根,五识的立名,是因为随五色根而立的缘故,所以眼识依眼根的能见外色尘功能而立名为眼识,意谓眼根有见外色的功能、眼识有分别色相的功能......乃至身识依身根的能触冷热......等功能而立名为身识。( admin

2020-02-18

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识(《杂阿含经》),以《阿含经》已隐喻这如来藏。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