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什么叫作一时作二?一时作二是说:在这个十业道当中,有时候有同时一个时间成两个恶业道的一个情形,譬如是妄语而同时成了两舌的恶业道;因为两舌的时候一定是说不如实语,两舌的时候不可能讲如实语的。如果有人讲如实语,使得某乙离开某甲,那不是两舌,没有两舌之过失,因为他说的是如实语。两舌是说把一件事情拆成两个部分,让人听起来产生误会而跟原来的意思有所出入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个时候,佛说学人妄语的时候,如果他夹杂着有两舌,以不如实的言语去挑拨双方,使双方不能再和合相处,这个是两舌的根本罪;所以两舌其实兼有破和合僧的重罪。有一种人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不照着事情的真相去讲,而是用隐瞒的方式挑拨两个人,破坏双方的和合;或者说话故意隐瞒部分不说,譬如掐头去尾只讲中间的一段,或是只讲起头与末尾而省 admin

2020-02-19

所以大声骂,当然是恶口;以尖酸刻薄或很不雅的话来骂人,那当然也是恶口,都是恶口的根本罪成了,因为心中都有让人难堪的意思存在。恶口的方便罪,经中这样说:【若闻他罪,庄严辞章,起去到彼欲说是恶,是名方便。】(《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是说,听到别人作了不好的事,没有先去求证自己加上一些很难听的形容词,先加强别人对某人的恶劣印象,让人觉得是十恶不赦之 admin

2020-02-19

什么叫作说欲事呢?绮语的恶业道,喇嘛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犯,因为他们教导或受学双身法时,已经是绮语了,绝对逃不掉这个恶业道的。他们的法义所说的都是欲事,也是说:如何去挑选明妃?如何说服某一个女人成为他的明妃而愿意跟他合修双身法?然后如何成乐空双运的欲事?这在平实导师所著的《狂密与真密》四辑当中早已经列举出来了,特别是男上师跟女徒弟合修时的六十四 admin

2020-02-19

若以疑心是说:或者心中怀疑这个女人应该已经结婚而有归属了,虽然没有确定而猜想应该已经出嫁,在这个女人身上作非梵行,这一个罪是根本罪。也是说,怀疑或已经认定是有归属的女人,而在她身上作了非梵行以后,这个是犯了邪淫罪的根本罪。邪淫的根本罪,是说怀疑或是已经认定有归属的女人,而在她身上作了非梵行以后,也是说,在她身上想要行非梵行的这样子的一个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也是说,当我们如果于大众中,所说不如实,离开了事实的真相,而且在早上、中午、晚上这三时;所谓三时是指早中晚这三时,或是说早上跟晚上这二时,虚妄地加以宣说,这个是妄语的根本罪了。但是妄语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世间法上的妄语,也是说有说没有,没有说有;见说不见,不见说见。一个是在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所 admin

2020-02-19

十恶业道之成,各有它的根本、方便、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里面这么说:【善男子!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佛在这个地方接着为我们解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是说,根本、方便、成已这三种罪。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各有这三个罪;如果不具足成恶业道,不具足恶业的果报。换句话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个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接着来看一下,这个窃盗罪的业与道:首先仍然是心中知道那个财物是别人所有的,这个是有他财之想,而且实际上也是别人的,在这样子的状况之下,心中决定要偷盗了,这个是根本罪。接下来,自己前去把它拿了,或者派人去拿,这个都是成已之罪。若是在物主家中先把财物换个位置藏起来,有的人想说先把财物换个位置藏起来,方便后面来偷盗这个东西 admin

2020-02-19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admin

2020-02-19

而且因为菩萨已经发愿要成无上正等正觉,在行十善业时,所遭遇之种种逆境正好是菩萨观行,提升智慧与方便善巧的因缘,因此菩萨能忍众苦、内心安稳。菩萨也因为对于自己所行的法,已经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这是必须要走的唯一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且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因此能够发起深心、内心欢喜,而真正精进勇猛去作。同时行十善业时,因为具有慈悲心及正知见的缘故,因此 admin

2020-02-19

在上个节目中我们谈到,因为众生的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能够成。诸位菩萨已经能够信受如来藏正法,因此对于这些道理能够深信不疑,同时自己也能够配合正知见,在自己的五阴世间与生存的器世间中来逐渐观行与验证这个道理 admin

2020-02-19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admin

2020-02-19

今天我们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之所以能够成的道理。经文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是动能。因 admin

2020-02-19

什么叫做十善业道呢?所谓十善业道,是十恶业道的相反。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是贪、嗔、痴(痴是无明的意思)。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那么 admin

2020-02-19

《贤愚经》卷13〈沙弥均提品第62〉中的故事是说:舍利弗尊者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他常常用天眼通观看这世间,有谁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他会前往度化。有一天,他看到一群商人带了一条狗,而这条狗趁着商人们在休息时,偷吃了商人们所带的肉食,于是它便被商人们打断了狗腿,并弃置在旷野之中。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这只狗,因为受伤以及饥饿的缘故,将要死亡了;舍 admin

2020-02-19

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 admin

2020-02-19

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心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题,是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之后没有了吗?还是会到哪里去?世间一切的人、事、物本来都是因缘所生法,而因缘所生法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因缘灭,所以生命既然有生,那么必定会有死的一天。但是因为一般人心中有着无明以及贪爱,所以 admin

2020-02-19

经中的故事说:舍利弗尊者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他常常用天眼通观看这世间,有谁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他会前往度化。有一天,他看到一群商人带了一条狗,而这条狗趁着商人们在休息时,偷吃了商人们所带的肉食,于是它便被商人们打断了狗腿,并弃置在旷野之中。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这只狗,因为受伤以及饥饿的缘故,将要死亡了;舍利弗尊者因为慈心怜愍它的缘故,便 admin

2020-02-19

但是在四阿含中已经有地狱的说法存在了,而且说得很详细,并且是在最早结集的《长阿含经》中所说,确实是佛陀的亲口宣说,不是后人杜撰的;而且在许多确定为佛说的阿含诸多经典中都有说到,不是只有一部阿含的经典有说到地狱的存在。 地狱众生都是以识种为食而生存着,都不依靠物质色法而来保持其果报身、业报身。当地狱众生的恶业果报还没有偿尽的时候,共业众生的地狱 admin

2020-02-19

】佛开示一心有八个识,那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其中眼识能分别色尘的青黄赤白,耳识能分别声尘的声音,鼻识能分别香尘的香臭,舌识能分别味尘的酸甜苦辣等,身识能分别触尘的温凉冷热等,意识能够很详细地分别法尘的种种内涵,所以才会有众生所了知及领受的诸法出现。意根是唯识学所说的末那识,仅能分别变动较大的法尘,无法很详细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