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所觉悟的法道。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 admin

2020-02-18

前面已说明《心经》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心经》最主要的宗旨是心,也称为空性心;第二个重点:空性心借着种种缘而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第三个重点: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 admin

2020-02-18

有很多佛弟子们对于这段经文产生疑惑,因为他们知道诸法本来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譬如一个人在母胎为胎儿,出生为婴儿,慢慢长大成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最后死亡。不都是有所生、有所灭吗?又譬如意识,有时烦恼少一点,意识变得比较清净;有时因为烦恼增加,意识变成比较染污,怎么可能是不垢不净呢?又譬如 admin

2020-02-18

前一集说明:在现象界上,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可是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心,诸法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接下来谈《心经》下一段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 admin

2020-02-1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二因缘所说的无明,既然没有所谓的无明,当然没有无明尽这件事,乃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二因缘所说的老死,既然没有所谓的老死,当然没有老死尽这件事;真心的实际理地既然没有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当然没有所谓的四圣谛可言;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智慧,也没有任何有所得这件事,因为真心无所 admin

2020-02-18

前一集已说明,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祂没有智慧也没有所得,菩萨证此无所得的真心,才是真正的菩提萨埵,也是菩萨摩诃萨。所以《心经》才会开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今天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admin

2020-02-18

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心的因缘下可以有机会证悟明心。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恼。当您证悟明心时,了知意识心是虚妄的,不再认意识心为我,我见的烦恼断了。在证悟明心之前,并不需要先把我所的烦恼完全断除, admin

2020-02-18

当意根开始作主之后,却又把阿赖耶识据为己有,而说阿赖耶识的所有功德性都是意根祂自己的功德性,这是唯识学中所说的意根恒内执阿赖耶识为我。这一句话,还没有破参的人一定听不懂,只懂得字面上的意思,不懂真正的意思,但是破参的人一听懂了。其实意根是附属于阿赖耶识的,只是因为阿赖耶识从来都不作主,祂像西蜀后主阿斗一样,意根像诸葛亮,八识心王都是意根在 admin

2020-02-18

当你把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亲证了之后,知道什么叫作真如无为了。真如无为是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说有一个真如无为,不能离开阿赖耶识而说有真如无为。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真心的体性犹如虚空,非形非色,这是虚空无为。一般人常常会误会虚空无为,说是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一法,不起作用,所以是无为,这是误会了虚空无为。真正虚空无为所指的是这个阿赖耶识如来藏 admin

2020-02-18

这里的此所指的是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中的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有法在十八界中与八识心王相应,它们跟八识心王的每一个心统统相应,所以叫作遍行,遍行于八识心王中的一切识。而且这五遍行法,它遍三界九地中都有,也遍一切时间都存在,又遍一切处----遍十二处都在,所以称为遍行。如果有人找到了一个心,说他找到了真如阿赖耶识,那你可以问他: admin

2020-02-18

因为八识心王有这些心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一世父母和四大元素的助缘,所以有了五胜义根大脑,也有了十一种色法的出现。包括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这些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作二所现影故,是由第一位,五位百法第一位的八识心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个心所法,由这两类的法而变 admin

2020-02-18

马鸣菩萨在论中接着说了:【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大乘起信论》卷1)若离妄念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也是如果能够理性的信受一切众生果报,皆是由众生的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建立、所长养,众生一向都是住于其自心如来藏中,从未离开过,而如来藏真实如如,不对六尘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中生起妄想、妄念,不觉知自我; admin

2020-02-18

接着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阿赖耶识会有本来存在的涅槃性呢?关于这一点,我们要说到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先说本来性;阿赖耶识的本来性,祂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佛菩萨所给的,而是每一个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有的;祂不是后来才出生的,所以说涅槃境界不是有生之法。有生的东西将来一定会灭掉,没有生没有灭;因为祂本来无生,所以祂不灭,这叫作本来性, admin

2020-02-18

因此我们看到了猫、狗等动物,不要以为它们都笨笨的什么都不懂,其实它们和我们一样有八识心王,你在想什么它大概也知道,你板起脸来它夹起尾巴躲到旁边去;它只是无法以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已,因为它的五胜义根大脑没有语言文字的功能,这是它生为畜生道的业果报。这八识心王及其相关的一切法,叫作一切众生心。这个心为什么含摄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呢?又为什么说这八 admin

2020-02-18

意根各位可能难以理解,各位所知道的是意识,意根很明显是意识生起跟运作的依靠。但是各位很难去了解说:那意根到底在哪里呀?如果谈到五根,五根的浮尘根你是很容易看得见的;但是五根的胜义根呢,你虽然看不见,但是现在医学很发达,我刚刚这样讲,你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意根是心,我虽然跟你说意根是意识所依靠的,但是因为你只能知道意识,事实上你没办法了解意根。我在这 admin

2020-02-18

我们现在来对于意根在现在历缘对境当中,祂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晚上在睡觉的时候,你家附近有火灾,这时候你在睡觉,但是你为什么会听到那个消防车叮叮咚咚这样开过你家,你因为那个叮叮咚咚的声音而醒过来?但是你想想看,事实上你在睡觉,你的前五识还有意识事实上祂是处于没有现行,也是说祂并没有起来分别外面,为什么你会突然间听到, admin

2020-02-18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是百法明 admin

2020-02-18

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 admin

2020-02-18

由于他们所证的法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我慢不能断除,我慢不能断除的缘故,弃舍这个五阴以后,与前世的五阴一样相续的五阴,又再度出生,由于这个缘故,仙尼!我记说,这些弟子们身坏命终以后,往生到各个不同的处所。为什么这样记说呢?都是因为他们尚有其他种种慢心留存的缘故。另一方面,仙尼!我诸弟子对于我所说的法义,能确实理解其中深义的人,他们面对种种慢心时,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