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水产市场的甲鱼有外塘、家养、野生几种,由于野生的价格高,我就思考怎样把外塘甲鱼当成野生的卖,并且让顾客相信我。罪人便用针扎甲鱼的脚,并将黃色素和兴奋剂打进甲鱼的体肉,这样甲鱼就会由于疼痛变得很凶。其肚里的油也会变黄,如此一来顾客就把它当野生的买去,野生和家养的一只相差160一180左右,我便从中赚取更多利润,忏悔啊! &n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他的母亲就高兴了:我儿子现在有本事了,不差我一口饭,我要求不高,给一口饭吃,不用在外面要饭就行了。所以他的母亲就到寺院门口,说要见你们寺院的方丈,我是他的母亲。方丈一听,马上就出来了,一看是母亲,就把她接了进去。他母亲说:你现在过的好了,但母亲天天都在街头要饭。现在我老了,要不动了,你也长大有本事了,你看你管的寺院这么多人,我要求不高,你就安排一个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世人依报,已优越古人不知千万亿倍,却不肯锱铢小利之付出,这种“学法”是否心诚,天地共鉴! 善知识抛却俗务,广开法坛,著书立说,指端泣血、灯油耗干,为法忘躯,形容枯槁,无非救度众生免受误导,虚耗光阴;我等购书請益,也是成就弘法利生一大事因缘的组成部分。身心融入,何等幸事,难超其右!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若再攀缘别人送书即学,否则退出…… | 三摩地 2018-08-09 |
![]() |
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相反,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走向。或许,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怀修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此为人生成长的标杆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下面,末学愿以个人浅薄的智能,勉强归纳出平实导师的四大卓越贡献,希能成就某些有缘人的信心。第一大卓越贡献:让禅宗之“禅”变得具可操作性禅这个字,在末学没学佛之前,总是在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大法师和大居士,也属于文人骚客之属,如星云、如铃木大拙等)的作品中出现,基本上代表了“说不清楚,但意境高远”的意思,末学总感觉,文人骚客们使用这个字,多少带着憧憬和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一、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不要拿学佛的时间来评判一个人学佛的好坏和成就。有的人只是登记一下而已。二、放下诵读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只能说明你比别人多看了一些理论,是否真正转换成自己的还不一定。三、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 | 三摩地 2018-08-09 |
![]() |
八个兄弟共一胎 (八个兄弟)合作无间,宇宙万有最殊胜者!八兄弟是谁呢?这八个“兄弟”就是指我们不同作用的心识,称之为“伟大的心”。因为祂们之间的运作,远远超乎我们所能了解或想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与了解祂们到底是谁啊!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我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心识,犹如亲兄弟形影不离,合 | admin 2018-08-09 |
![]() |
云何菩萨摩诃萨信成就。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不谄行。得柔软行。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信诸如来于一念中说三世事。信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信诸佛实际法界一切智一切智人所知力无所畏。…………世尊。此圣谛者。甚深微妙难见难了。不可分别。非思量境。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之所能知。何以故。此说 | admin 2018-08-09 |
![]() |
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外 | admin 2018-08-09 |
![]() |
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己的现前果报,因而得以借力化力,使困难渐渐消失于无形。以上所说是属于诸佛菩萨对有情众生的加持。另外,从民间信仰的层次来说,也有藉由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咒力来加持众生的情形。这种加持力完全属于他力,而非自力,那就是以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及 | admin 2018-08-09 |
![]() |
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而福德的部分,到底要大到什么程度才叫作圆满呢?而这个问题所牵涉到的是:菩萨所修的福德又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是什么呢?首先,先简单来形容福报的大小,然后再说其种类的差别,最后再说明福报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福报这个名相,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然而若是要叙述其定义,那就得要举例,而由一个事件上的一个外相上来显现 | admin 2018-08-09 |
![]() |
众生都不知道这一张嘴二片薄皮,可以成就与减损多大的福德。因此人人可以修福,人人亦可损福:随喜赞叹,增长福德;贬抑轻蔑,损减福德;口德好修,也是难修。布施不一定需要财物,法施、无畏施都是布施;若无法可施,布施无畏也是很殊胜的布施。令人不生恐怖畏惧就是无畏施,布施慈悲柔软语即是无畏施,于众生不生嫌恶之心亦是无畏施。多看他人的优点,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赚到随 | admin 2018-08-09 |
![]() |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说:「我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作慈童女,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的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的母亲 | admin 2018-08-09 |
![]() |
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时,如果人家以种种宝物供养;你就与大众以种种偈颂恭敬唱出来供佛。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让当地的印度人听见,唤起他们对佛陀的记忆,功德、福德就更大了,因为他们现在都误以为释迦佛的证量与福德是不如湿婆神的,所以他们现在把释迦牟尼佛收编成印度教的四大护法神之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有什么伟大功德了,不 | admin 2018-08-09 |
![]() |
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就是说如果我们一直去作一些善法,很精进地作一些善法,会有一些正面的现象会出现。比如说我们会越作心里越安隐,越作心里越踏实。也就是说,我们在作行善的过程里面,我们越作会觉得越有意义,连带会增加我们再去行善的动机;其次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其实也可以带领很多人一起作,因为我们在作行善的过程中,别人看到我们作得很快乐,他们也会想学。 | admin 2018-08-08 |
![]() |
漫漫生命长河,每一个生命都拥有无尽的时间,可是生命的品质却随着自己每一刻的选择与行为导致升沉不定,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为何升沉,完全无知,却还在麻木不仁中阿Q不已,而且每一次在茫茫大海中冒出头来的机会(喻指得到人身,乃至值遇正确的佛法)却依然被自己无数次的浪费掉,依然不知道自己何以升起,何以沉坠至底,或者知道了,而不能心得决定,百分之百的踏实,并且没有 | admin 2018-08-08 |
![]() |
-------佛法中所说的“不退转”,当然指的是佛菩提道的不退转;那么,这是有着哪一些的层次呢?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着不同的心性差别:有的有情反复熏习了邪知邪见,主张无有佛法僧三宝等,所以想要靠修学佛法而证解脱,那都是不可能的;又或许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位造物主所生、所变,所以只要奉侍这一位造物主,自己都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从其而获得恩典;又或 | admin 2018-08-08 |
![]() |
圭峰宗密以一念不生、了了常知之灵知心为真,就是认「离念灵知」为真心本性者;经过前面的申论,已经非常清楚圭峰宗密乃是落于阴界入我见之邪见中,与大德是同路人,所以大德一心想要为他撑腰。而荷泽神会、永明延寿禅师,平实导师从来未曾加以负面之拈提,大德不可胡乱扯在一起,故意误导视听,诬陷平实导师于不义之地。(编案:永明禅师之《宗镜录》说,第八识如来藏才是证悟 | admin 2018-08-08 |
![]() |
正信的佛弟子在十信位的修学之中,就必定会由原本的贪著世间五欲之乐,而逐渐去除对世间五欲乐的贪爱,这同时也可以检验一位菩萨是不是已经满足十信位了。如果有一位菩萨,仍然非常贪著于世间五欲之乐,完全没有办法舍离的话,那么可能就显示,他还没有满足十信位的修学。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 | admin 2018-08-07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可以见得,能够发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够称为是“菩萨”。 而在初发菩提心 | admin 2018-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