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于大乘法中之实义归依者,亦谓须有实证,然后始能真正归依于胜义三宝也,譬如:《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四》云:【">尔时平等行梵天婆罗门大婆罗子,白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文殊师利!云何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答言:「善男子!若优婆塞不起二见;云何名为不起二见?谓不起我见,不起他见;不起我见,不起佛见;不起我见,不起法见;不起我见,不起僧见;是名优婆塞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自他受用平等所依。然此佛身亦非是体。离是体外无别法身。若是体者同于外物有四大相。故知非相亦非无相。若非相者同大虚空。同太虚者性即是常无方便过。自性清净无染无著。甚深无量无有变易。难解难如微妙寂静。具无边际真常功德绝诸戏论。唯佛证知非余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慈氏当知如此身者。即是过去未来现在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法身之相。佛报身者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终不复离一相之法。入是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是故说言依一切法不依于人。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大般涅槃經卷第六[0401b25]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真正的吉祥,是你内心能够真正的平等平静,你内心能够真正的无忧无恼,不再堕于三界,才是真正的吉祥。我们来看佛陀怎么跟这些外道说的。佛陀说:第一个吉祥,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信乐是最吉祥的。在这里我不一条一条解说,您听了以后,您去思维是不是这样呢?第二个,佛陀就说所谓的吉祥,其实你不是依著天人,或者希望能够依著侥幸,或者是说去祝祷才吉祥;而是本来就吉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在这个地方,平实导师在书中就继续开示说:既然要说布施的因果,就应该让大家了解:福田的殊胜与低劣,施主所得的回报就有一定的差别;如果都没有差别,那就不是法界真实平等之理。这就好像在世间法上讲平等,是要讲立足点的平等?还是要讲齐头式的平等?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是齐头式的平等,那就不是真的平等!例如有人辛勤努力,又加上聪明才智,使得许多利益众生的事情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布施的时候,对布施的对象心不平等:啊!这个比丘好像比较有修为,那我就多供养他一点;那个比丘好像没有什么学问,那就少供养他一点。这就叫作心不平等。第三、布施以后,却要求受施者要为我作事情。第四、布施以后,喜欢自己赞叹自己的布施功德。第五、本来说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布施:没有了!没有了!后来才又拿出来布施出去。第六、布施以后,用恶口辱骂他人。第七、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在佛教中,尤其是在大乘佛教中,却不是只是从表相来看待众生,因为法界众生的立足点都是平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涅槃实际,每一个人的真如法性,每一个人的如来藏,都同样是《金刚经》所说的非身,都是大身,都是平等;也是在这样大平等之中,才能够容许三界六道各种不平等表相的存在与改变。依这个平等法——非身、大身,然后有人去造作恶业,而受报为这个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说法界的真理是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都能够究竟成佛,所以,即使是凡夫众生,乃至三恶道的有情,他的本心都是平等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的差别,因此凡夫众生才会被称为未来佛。因为这个缘故,佛菩萨教导我们,应该要平等的看待一切众生,而且不应该轻视目前看起来比自己还要贫穷低贱的有情众生,当然更不应该随意去打骂他们;如果杀害同类有情这些未来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其他的宗教则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其教主永远也不会希望他的信徒们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这一个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怀抱,其伟大及深广处,确在一般宗教之上。总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使一切众生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在佛教中,尤其是在大乘佛教中,却不是只是从表相来看待众生,因为法界众生的立足点都是平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涅槃实际,每一个人的真如法性,每一个人的如来藏,都同样是《金刚经》所说的非身,都是大身,都是平等;也是在这样大平等之中,才能够容许三界六道各种不平等表相的存在与改变。-----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nb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以上的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其实也就是在描述如来藏自住的涅盘境界,而这个涅盘境界,世尊在《佛说法印经》中也做了相同的描述,如下: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以上的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其实也就是在描述如来藏自住的涅盘境界,而这个涅盘境界,世尊在《佛说法印经》中也做了相同的描述,如下: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4-2,p.280)7.《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二:「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4-2,p.283)8.《胜鬘经》法身章第八:「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如是以妙观察智渐观渐广、渐观渐深,渐入初地乃至佛地,于一切有情平等作观,不论转轮圣王诸天天主、贩夫走卒,蝼蚁饿鬼乃至地狱有情,悉以日益增上之妙观察智而作现观--观一切有情之自心如来藏皆同一性类,无稍差异。不因福报有无及地位尊卑而有差别,如是现观故,于思量心(意根)中随起平等性智。其平等性智之生起,于七住位名为下品,于八地位名为中品,于佛地名为上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佛所说:『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佛平等,亦不应说佛性如空。」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本体是哲学名词,万事万物之启元,如金字塔的顶尖,是唯一的。照上面两则看起来,佛性才是本体,一切众生共有之;真如为各各有,所以不是本体。《楞伽经详解》第一辑287页云:「一切众生有情悉皆各各有一『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要了解,这个禅宗公案绝对是有标准答案的,不是任那些人胡乱解释的,因为宇宙的实相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证的和你证的一定要是同一颗真心如来藏,虽然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但你们都有各自的真心如来藏,这就是我要讲的,如来藏虽无形无相,却一定可以证知,体验与感受,因为他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不停的帮助你与六尘接触却从来没有怨言,这么真实的你自己,怎么会是李敖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云:「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于此段经文中,其实已详说阿赖耶识心体的真实相貌为真如法相,已说阿赖耶识心体显示真如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出世弘法时,虽然规定了僧团内一律平等,依照修证与经历来定前后,但是在经中常常可以看到新出家的比丘们互相比较自己在家出身的这个种姓,甚至拒绝和低下种姓的僧人共同生活,可知道当时的印度种姓制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想法,而是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讲到这里,可能各位会觉得:我们不是要说坦特罗佛教不是真的佛法吗?为什么要讲印度的文化?因为了解了印度这种独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衪的分别、了别,衪了别众生就是怎样?众生的心行!所以,你所想衪知道了,不然有一个人骂人,可是他没有出现语言文字,这时候如果他的如来藏不晓得,这样就麻烦了!这样的话,以后他只要学会用什么?用非语言文字来骂人,这样他一样可以得逞啊!这样业果就不平等了。而且世间人要知道,所谓的梵,他是一个存在的一个有情,然后如来有说怎样?如来有说:我就是梵,梵就是我。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性相平等。全体是个大解脱门。二六时中。受用转辘辘地。出生入死。不犯毫铓。或去或留。全超旷劫。所以道。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祖师又道。起诸善业亦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从上诸圣。尽向生死海中。头出头没。互相激扬。只要当人直截承当。」(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