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庄严清净如郁单越。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佛神力故悉得睹见。尔时大云密藏菩萨复从座起。整衣服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放是光明。佛言。善男子汝向所疑我今欲答。是故放是瑞相光明。善男子。于此西方有一世界名曰安乐。其土有佛号无量寿。今现在世常为众生讲宣告一菩萨。汝善男子。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为诸少福钝根众生说大云经。汝可往彼至心听受。是彼菩萨 三摩地

2018-07-21

以大庄严而自庄严。成就如是无量功德。等观众生如视一子亦于晨朝日初出时遇佛光明。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恼。亦为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显发如来方便密教。为不断绝种种说法。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绕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尔时复有二恒河沙诸优婆塞。受持五戒威仪具足。其名曰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善德优婆塞等。而为上 三摩地

2018-07-21

如所庄严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无量功德名阿罗汉。是名四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于人天中最尊最胜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种人。何以故。如《瞿师罗经》中。佛为瞿师罗说。若天魔梵。为欲破坏。变为佛像。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面部圆满犹月盛明。眉间毫相白踰珂雪。如是庄严来向汝者。汝当捡校定 三摩地

2018-07-21

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于其身上一切毛孔。一一毛孔出一莲花。其花微妙各具千叶。纯真金色。琉璃为茎。金刚为须。玫瑰为台。形大团圆犹如车轮。是诸莲花各出种种杂色光明。青黄赤白紫颇梨色。是诸光明皆悉遍至阿鼻地狱想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焦热地狱大焦热地狱。是八地狱其中众生常为诸苦之所逼切。所谓烧煮火炙斫刺[利-禾+皮]剥。遇斯光已如是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要能够很深入去参究,一定要有正知见、定力、福德等条件来庄严,否则是无法深入参禅乃至明心见性的;所以,自古以来证悟的禅师只有少数人,并不是多数人。所谓的正知见,就是要有真善知识教导,告知真心离见闻觉知,告知要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告知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似一等等。所谓的定力,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浅定的功夫,于亲证本 三摩地

2018-07-21

接下来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一段话其实跟前面讲的一样。佛问须菩提说:这是怎么说呢?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每个人都知道,菩萨要成佛,当然要庄严佛土,不庄严佛土怎么成佛呢?但是为什么须菩提会答覆佛说,世尊!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其实回到前面我们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1

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五、应明五时三教: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于天法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也。七日后以应化身人间,觅憍陈如五人,于鹿野苑说声闻法,建立僧团,此第二时第一教也。后说大乘般若空,以如来藏空性中道义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空、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 三摩地

2018-07-21

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愿圣智善乐。疏:大慧!像这样的三种意生身,可以同时现起:菩萨摩诃萨之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同生起;意生身之现起,犹如忆念之生起一般,无有障碍。菩萨随其所 三摩地

2018-07-21

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于生死中业有分限,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界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瑜膳那量。十地菩萨无漏善根所资熏故,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现乐诸圣人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自共无能说现法诸定者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转灭不复生心识之所行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谓能取所取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没有因缘时节可以眼见佛性。所以见性乃至破初参的明心都是必须的。禅应如何修行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 admin

2018-07-21

因为进入初地者,有一种人有轮宝,一种人没有;有一种人有庄严报身,有一种人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将它弄清楚。以前我们讲的《楞伽经》是四卷本,求那跋陀罗所译。楞伽经有三种译本,第二是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第三是实叉难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三个译本之中最容易了解的是最后的这个译本,也是译得最好的。第一个译本也有可取之处---较接近原文的语意。但其文 admin

2018-07-21

为什么?就怕菩萨没有定力、慧力、福德来庄严,一旦明心了就会退转,再度转回六住位,乃至退回六住位以前。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种种条件来庄严,如果条件不具足而让他开悟,将会害了他,让他退转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识宁愿让他继续圆满明心所应具备的种种条件,再来让他破参,一者不会害了他,二者未来悟了,也不容易退转。从明心七住满心阶位,来观待从十信位一直到 admin

2018-07-21

因此,其实娑婆世界也有念佛法门,十方诸佛也赞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教众生要往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也教导佛子应当如何念释迦牟尼佛。但这不是我们之所能知,经上也没有明说。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而不讲念佛法。2、净土以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净土法门则以忆念弥陀世尊、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为什么以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呢 admin

2018-07-21

譬如难陀比丘,他有三十种大人相,非常庄严,所有的女人都很喜欢他;可是他每逢说法时,眼光一定会先看女众,然后才会看男众。我方才上座时是先看男众还是女众?(大众笑了起来)我忘了,没注意到。难陀比丘凡是走入大众之中,他一定先跟女众招呼说话,然后才和男众招呼说话;这就是不清净的末那识,就是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属于菩萨道中所修断的习气种子。阿罗汉只是把烦恼障的现 admin

2018-07-21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以及果报不净等等的六种不净。所以,依于三宝 三摩地

2018-07-21

那我们就来看,佛的两足尊是哪两足?佛的两足是:第一个,智慧的具足庄严;第二个,福德的具足庄严。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甚至他方世界,现在这个时节下了几滴雨,佛都完全清楚;对于众生的根器,祂也是如实的了知;对于一切烦恼的解脱,祂也能够如实的了知;对于三界一切万法的因缘果报,甚至它的法相、它的体性,都完全完全的了知,没有一法不知;所以佛是无一法不知的,是世间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应该要修学这六念法。再来谈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进心。也就是,随着对三宝,对因果,以及对佛道的正确认识,信心会不断地增长,所以会逐渐产生要持续不断地在佛教上修行的精进心。除了行善去恶之外,还要更进一步去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以及果报不净等等的六种不净。所以,依于三宝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