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的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的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萨最后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转轮圣王,而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超越转轮圣王的三十二大人相,就是因为有百福庄严。那什么是百福庄严呢?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三明 三摩地

2018-07-21

化身佛者庄严报身及真如,为度众生而现色像,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数天而灭,唯是影像,无有形体。应身佛者为某界有情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受生成佛,说法涅槃,是名应身佛,犹如释迦牟尼佛。2、报身佛庄严报身佛者如卢舍那佛,常住此界色究竟天宫;亦如常住极乐世界之弥陀报身,皆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常住于无住处涅槃者。卢舍那佛则是佛之庄严报身,现今仍于色究竟天宫说 三摩地

2018-07-21

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佛。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 三摩地

2018-07-21

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佛在《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中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也就是说,由于佛在因地时(即成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到最后成佛;从庄严地(即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达位、十地位)一直到究竟解脱 三摩地

2018-07-21

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二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优婆塞戒经》云:〖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欲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贪瞋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三摩地

2018-07-21

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CBETA,T09,no.262,p.21,c15-28)俱解脱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可以知道前后八万大劫之事,而佛陀则无所不知,时劫无量无所不知,因此曹兄您真的以为佛陀会像您想的那样,在来到这个星球以后,才知道这示现的「一生」的种种法吗?曹兄,那是我们凡夫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之报身复有两种:一为自受用身,为诸佛自受用广乐之身;二为他受用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量广大庄严,尽未来际恒为地上菩萨宣说种智。变化身是诸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力,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于十方世界变化所现,变化身亦称化身、应身。譬如娑婆世界的教主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恒住色究竟天宫为地上菩萨说法,释迦牟尼佛则是应身佛(化身佛),应人间 三摩地

2018-07-21

祂们从十方世界而来到释迦牟尼佛来这个娑婆世界,来庄严这个世界,所以祂们化现为大菩萨,其中有包括观自在菩萨,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大家能理解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外,还有地藏王菩萨,还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经典来认识,佛法是究竟利益的,没有永处于地狱道的众生,即使是阿鼻地狱也是如此。而且没有一尊佛会入涅槃,因为涅槃就是祂如来藏所 三摩地

2018-07-21

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人,都是穿著华丽、庄严,佩戴璎珞、宝钏、宝冠,而且都留著飘飘长发。我们想要回复佛陀时代的大乘寺院气象,所以我们正觉祖师堂将来会有四位常住:三位是比丘,一位是童子(平实导师依据演讲当时正觉祖师堂常住人数说明, 三摩地

2018-07-21

七、诸佛有二种清净法:庄严清净、果报清净。八、佛之四智一、佛有三身1、化身佛佛有应身化身,依有情得度之缘而现化身,或数分钟、或数小时而灭;有时示现应身,譬如卢舍那佛之示现释迦牟尼佛,与有情同现生死饮食之身,方便度入佛法,现入无余涅槃,故有八相成道以示人间,此等名为应化之身。化身佛者庄严报身及真如,为度众生而现色像,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数天而灭,唯是影像 三摩地

2018-07-21

499,b18-c10)〖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 三摩地

2018-07-21

护明菩萨当时观阎浮提众生得度因缘成熟,故于兜率天降神,从摩耶夫人之右胁正知而入(注1),出胎时,太子肉体色身也是像我们一样从妈妈产道而出,而菩萨之「庄严报身」化为童子形像,于摩耶夫人右胁而生,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一切世间,唯我独尊,唯我最胜,我今当断生老死根。」(注2)此时四大天王以天缯接太子身,忉利天主「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持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以如是亲证如来藏而现证中道第一义谛观,因此而使意识觉知心生起实相智慧而可除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能够领纳世尊所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摘录自正德居士著,《真假禅和》,页48-50,佛教正觉同修会。)法无我之内 admin

2018-07-21

大乘法就像是这样,正因为是有这三德的受用,因此殊胜庄严受用无边。好!三德既然离不开如来藏,那你若是想要得到三德,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证得如来藏就够了!这时就有初分的三德了。证如来藏的时候,不单只是证如来藏哦!同时也是初果人,因为一定会同时断除了三缚结。声闻初果人不知道你的三德,你却知道声闻初果人断三缚结的一切见地,菩萨的可贵就在这里。因此,你如果想 三摩地

2018-07-21

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佛。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 三摩地

2018-07-21

643,a21-b10)是以如来明言:无有前中后际可说此众生界,以众生界之有为永无有灭,众生界永无有增减!而非以灭去一切有为法而为实际,如是之想即是「非实际」!乃至应当度众生,无有疲累,应当不生疲倦,应当不生厌倦,以众生界永无止尽故,所以菩萨志行不可思议,菩提种性尊贵不可思议,出过一切人天,无可讥嫌!于中便知:如是有为法永无尽之时,二乘菩提,二乘涅槃尚且无有真 三摩地

2018-07-21

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小庄严故、二者心放舍故、三者作不坚故。不舍因缘复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优婆塞戒经<业品>》讲记佛接着说明:戒的道理及戒的精神所在,也说明是以什么因缘而说为戒?戒有几个原理:第一、戒就是制。民俗中,若有人遇到某些事情不如意,就去道教的宫庙制一制,话叫作制,不是祭祀的祭(编案:台语的祭与制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菩萨成佛后,应身示有灭度而入无余涅盘,然其三十二相庄严报身永不入灭,恒为十方诸地菩萨宣说种智,尽未来际而无穷尽,所度众生其数无量,故称为大乘菩提。(-----)3、所证智慧深浅不同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界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