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上正觉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如来藏第一义,也是在任何宗教教义中找不出来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拘泥唯一。各种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和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世得到利益安乐。但如果要究竟解脱和圆满正觉,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藏经中有个佛典故事,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的人个性很温和、很善良,有的人则是脾气很暴躁,常常怀着的心情!有的人长得很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有的人很健康长寿,有的人则是从小就病歪歪的,乃至于六根不具!或者说有的人一生福德很具足,有的人则是贫穷匮乏,一世非常的努力,但是呢,都尚无片瓦遮身,可以说三餐不继。诸如此类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亲戚朋友身上的例子,可以说数之不尽啊!那么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接下来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一段话其实跟前面讲的一样。佛问须菩提说:“这是怎么说呢?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每个人都知道,菩萨要成佛,当然要庄严佛土,不庄严佛土怎么成佛呢?但是为什么须菩提会答覆佛说,“世尊!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其实佛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跟前面讲的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样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不可以落在这个色身的三十二相上面,如果你把佛的三十二相的色身当成是如来,那你就看不见如来。所以你要看如来,你就不可以着在三十二相上面;当你看见了三十二相,但是你却可以同时看见那个不是三十二相的法身,那你就可以说你见到了如来。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如来藏执持众生往昔所造善业、恶业、净业种,于因缘成熟时,即变现出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大如金翅鸟,或者小如肉眼不可见之细菌,或者庄严广大无比的诸佛报身,或者丑陋如恶鬼等等。因此唯有如来藏,能够依过去所造善、恶、净业种,而变现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这只有如来藏才有此功能,非是七转识所能为也,现见七转识的一一心,都没有这种功能,由此证明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鼓经》卷下:「如是诸烦恼瓶,覆如来藏灯,相好庄严则不明净,于众生无用。」(4-2,p.275)3.《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4-2,p.278)4.《大方等如来藏经》:「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4-2,p.278)5.《大方等如来藏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为第九庄严道。』又《占察善恶报业经》说:『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如来藏的众多功能体性里,有一样是「大种性自性」,就是所谓「造色」的功能,有人说我们是父母造出来的,或是上帝捏粘土拆肋骨把我们变出来的,这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上帝的境界不脱离意识觉知心的功用,但意识觉知心却是生灭变异的,而父母也只是提供你出生所需要的「缘」而已,好比说温暖的子宫,或是他们交合的过程等等,但真正能让你这颗受精卵能够开始分化,生长,却完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所住的坛城王国有种种的庄严。什么庄严?外面是八个印度最大的坟场,代表他这个法的来源。坛城的最中心用一句话形容,叫做“莲花里面住有金刚”,也就是一朵莲花里面有金刚杵。什么意思?就是女性的生殖器官里面有男性的生殖器,也就是男女正在性交。这就是整个教法坛城的最核心。它的外表呢?这个黑鲁嘎愤怒尊有四颗头、有十二只手臂,各自拿着什么样什么样的法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你已经明心见性了,生前又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如来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里,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面有金刚台;随著这位菩萨生前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使得这朵莲花更加庄严、更加广大;于这位菩萨舍寿时中阴身成就,就看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这位菩萨的面前,观世音菩萨以金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为退。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静,是名不退。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静,亦名不退。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得,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摄取品>第十三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戒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种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忍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为异?发心时异、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若有说言佛入僧数,是义不然,何以故?佛若入僧,则无三宝及三归依、四不坏信。善男子!菩萨法异,佛法亦异;菩萨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归依僧。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为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小庄严故、二者心放舍故、三者作不坚故。不舍因缘复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善男子!除十善业及十恶业、善戒恶戒已,更有业戒所不摄者,谓善恶法。如是善恶、有作无作,有人具足作及无作;若现在作善,未舍之顷,具作、无作。第二念中,成就过去作、无作;作已过去,唯有无作、无‘有作’也。若人得戒,虽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为诸菩萨说一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爱清净位是菩萨位,见清净位是菩萨位,深著清净位是菩萨位,悦乐清净位是菩萨位,藏清净位是菩萨位,庄严清净位是菩萨位,光明清净位是菩萨位,身清净位是菩萨位,语清净位是菩萨位,意清净位是菩萨位,色清净位是菩萨位,声清净位是菩萨位,香清净位是菩萨位,味清净位是菩萨位,触清净位是菩萨位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