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么八地不动地,八地菩萨究竟转依真如心了,于相于土自在,而能任运示现广大庄严的佛事,一切菩萨自在行都在其中,这些功德也说不可尽;就好像海水大身之龙居大海中,能于大海得自在一样,八地菩萨入于一切智海,入于佛智海,此时而能得自在。九地善慧地,九地菩萨能得深解脱行,于世间能如实了知而不过限,这个意思就是说,九地菩萨能因应众生的根器与机缘而为他说法;因为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诚如《菩萨优婆塞戒经》佛说: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鸠摩罗什菩萨一生弘法行化的背后故事其实就是这样。本篇主要是参考梁建初寺沙门释僧佑所撰《出三藏记集》〈上卷第十三‘安世高传第一,支谶传第二’,中卷第十四‘鸠摩罗什传第一’〉来介绍:这位伟大的万世译经师──鸠摩罗什菩萨,最后成为姚秦的三藏法师,传承了如来藏法的这一世事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我今归命礼。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是故稽首礼。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叹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其土具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是故礼佛足。】又造《大智度论》,开示修行念佛法门:念佛三昧,能除种种一切烦恼,以及先世的罪业。其余的三昧,有的能除淫欲,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马鸣菩萨的论著马鸣菩萨现存的重要著作有:《大乘庄严经论》(十五卷,鸠摩罗什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No.201),集种种之因缘譬喻以劝诫众生。(注:玄奘菩萨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波罗颇密多罗也就是“大乘庄严经论”的译者,他是印度高僧戒贤的弟子,玄奘菩萨以此因缘而兴起西行求法之志。)以及《大乘起信论》(梁、真谛三藏译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二卷,共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⑦又发大愿:愿一切国土入一国土,一国土入一切国土,无量佛土普皆清净,光明众具以为庄严,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无量智慧众生充满其中,普入广大诸佛境界,随众生心而为示现,皆令欢喜;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⑧又发大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随意能现种种佛身,任其自心能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相信菩萨们经过我们的说明之后,在深心之中也升起了对佛菩提道有欣羡向往之心,愿意和我们一样一起迈向无比庄严殊胜的成佛之道。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56集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六)>正圜老师(原标题:十地的修行(简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本愿功德普现庄严。当知第七心起。如商人主将诸商人能度旷野。彼因方便波罗蜜。净除一切过恶所欲如意。当知第八心起。满足明净犹如秋月周满所愿。当知第九心起。一切所作皆悉休息。譬如贫人得无尽宝藏。犹如虚空离垢明净。当知第十心起。究竟一切功德彼岸。智慧辩才无尽一切法主犹转轮王。如是善男子。其成就此十种心者。是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第一萨埵。最上萨埵。离罪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法就像是这样,正因为是有这三德的受用,因此殊胜庄严受用无边。好!三德既然离不开如来藏,那你若是想要得到三德,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证得如来藏就够了!这时就有初分的三德了。证如来藏的时候,不单只是证如来藏哦!同时也是初果人,因为一定会同时断除了三缚结。声闻初果人不知道你的三德,你却知道声闻初果人断三缚结的一切见地,菩萨的可贵就在这里。因此,你如果想 | admin 2018-07-21 |
![]() |
佛言: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这是说如来祂从因地的时候,还没有见道的三大无量数劫之前,在凡夫地中为了求离欲,因此修不净观,再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乃至最后阶位的无上正等正觉。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也就是庄严佛菩提,从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有若干等等;这其中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弟子们这样子授记、这样开示,当然是有祂的深意的。应该要知道,如果没有庄严自己的净土,将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只释迦牟尼佛及弥勒尊佛是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成佛的,娑婆世界在现在的贤劫、过去的庄严劫以及未来的星宿[xiù]劫,三劫各有千佛,也都无不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成佛。乃至于如《华严经》中也是这样说。《华严经》中说:一切世界一切诸佛从兜率天下、入胎、处[chǔ]胎、初生、出家、成佛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三)所以,兜率降生实为诸佛常法,并非只是释迦牟尼佛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看到了佛的相好庄严,心中生起了恭敬,就站起来向佛禀报:希望佛与僧团结三月夏安居的时候,能够到我的国家来,接受我的供养。佛就回答他说:我的僧团人数众多,而你的国家人民邪见、邪信者多,恐怕难以供养僧团。国王就回答:不!不!不算多!请您接受我的要求。如此至诚再三请求,佛陀就只好答应。后来,佛与五百比丘就来到了随罗然国,这个国家城池狭小,人民贫穷,根本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就福慧来说,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这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以菩萨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这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还有禅定这五度是属于福德,般若一度则是属于智慧。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是贤劫,贤劫之后是星宿劫,贤劫之前则是庄严劫,在这三劫当中,此土众生的因缘非常非常的好,每一劫当中竟然都有千佛降生于人间!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也是值得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个因缘的。各位觉得:任何一尊佛之所以下生人间,为的是什么呢?一定不是为了三界当中任何一个世间法嘛!那是为了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去哪里呢?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内有一位长者,拥有难以计算的无量财宝,他娶了富贵人家的女儿为妻子,然后以各种音乐来娱乐;他的妻子怀胎满足十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官端正非常庄严,一出生就包裹著与生俱来的须曼花衣。长者召集了许多相师,来为这孩子占相,相师见了之后都说:这孩子出生时,有什么样的吉祥征兆吗?长者夫妻回答说:这孩子出生时,有一件须曼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腹形方正无欠、柔软不现,众相庄严,是二十二。诸佛脐深右旋圆妙,清净光泽,是二十三。诸佛脐厚不窊不凸,周匝妙好,是二十四。诸佛皮肤远离疥癣,亦无黡点,疣赘等过,是二十五。诸佛手掌充满柔软,足下安平,是二十六。诸佛手文深长明直,润泽无断,是二十七。诸佛唇色光润丹晖,如频婆果,上下相称,是二十八。诸佛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是二十九。诸佛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末学对此深信不疑,但想问一下,此种说法的经典依据是什么?如何说的?答:《瑜伽论记》卷1云:【《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云:【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既然佛地的无垢识心体与智慧相应,显然与等觉以下的异熟、阿赖耶识不同。异熟、阿赖耶识心体唯与五遍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华严经》云: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佛不仅具足无上智慧,还具足无量福德、无量慈悲、无量相好庄严,佛之智慧、福德、慈悲、相好庄严绝非我等能测能度!本书微乎其微之介绍与佛的无上智慧、无量福德、无量慈悲、无量相好庄严相比,可谓沧海一粟也!本书介绍佛之目的,希冀能厘清学佛人对佛的一些误解,建立起对佛的基本认识,从而升起对佛之仰信,乃至精进学佛、渐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