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四种。在部派佛教的《成实论》中说:【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成实论》卷8)就是区分业为三种:一是这一生造业,现生就感招 admin

2020-02-21

不久那位病僧的病也好了,要离这座寺院时就对知玄说:你将来如果有难临身,不妨到西蜀彭州的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解救你的灾难。说完就离去了。后来知玄受到皇帝敬重,封为悟达国师,还赐给他沉香装饰的宝座。悟达国师坐上宝座后,却生起傲慢的心念,之后膝盖上便始长出一个人面疮来,长得和人面一模一样,让悟达国师痛苦难忍,遍请名医却都无法医治;后来就前往西蜀山间 admin

2020-02-21

例如大乘法《华严经》中有圣教示:【善男子!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为照解一切业种,无所依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楞严经》中也有记载:【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楞严经》卷1)以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圣教:【惟愿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涂恶业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六)有时杀死了一个人,他是因为善心而杀死人的;譬如庸医,他以为自己医术非常精湛,但是为人刀前判断错了,医死了人;虽然他是善心而医死人,未来世缘熟了,他还是要被人家误医而死,同样是被人善心医死。所以有时我们看到有人被医死了以后,家属去医院抗议索赔,我们都不知道去索赔的人到底是在完成因果呢?还是正在造作新的恶因呢?所以不管心是在善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六)有时杀死了一个人,他是因为善心而杀死人的;譬如庸医,他以为自己医术非常精湛,但是为人刀前判断错了,医死了人;虽然他是善心而医死人,未来世缘熟了,他还是要被人家误医而死,同样是被人善心医死。所以有时我们看到有人被医死了以后,家属去医院抗议索赔,我们都不知道去索赔的人到底是在完成因果呢?还是正在造作新的恶因呢?所以不管心是在善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再加上一个贤字呢?因为贤位菩萨从初回向位始,绝对不可能生起杀害众生的意业,也绝对不可能生起窃盗和邪淫的意业,在十住位内被引诱或被逼迫的时候还有这个可能的;但是初回向位始的菩萨,宁可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去犯,除非为了住持正法,而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贤位菩萨中,也有不得有作罪及无作罪的人。那什么叫作何因缘故名作、无作?这个说的是,什么因缘而说作罪 admin

2020-02-21

这三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这里佛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的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的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的财物各有所属,欲界天人想要得到任何财物的时候,都看各人的褔报而有胜劣差别,但不会没有褔报,所以他们想要得到自己的财物都随时可得,但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财物也是随时可得的,因为 admin

2020-02-21

如果有人传说某法师干了不如法的事,你若握有证据而公讲了,虽然不是地狱罪,但还是有罪的,这叫作有根诽谤;若没有拿到证据,你就道听途说,这就是无根诽谤,是地狱罪。但是,如果你想要讲某一位表相僧宝有罪,只有一个状况可以讲而没有罪,也就是说,他已经失掉声闻戒的戒体了!如果他失掉了戒体,你怎么讲他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不是僧宝了: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是僧宝,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55集完整的佛法非支离>正伟老师)另外,佛示:乐赞人善,为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这段经文佛示了另外的几个实义菩萨的这个重点,实义菩萨的第二十八个条件是:乐赞人善,为涅槃。这是说,乐于称赞别人所作善法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示:【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杂烦恼故造作杂业,杂业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生恶思维,是恶思维名为无明。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为我们示,一切众生都有杂心,因为众生善恶 admin

2020-02-21

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示说:【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 admin

2020-02-21

世尊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 admin

2020-02-21

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就是在说明,以五蕴这五种法来含摄有情的种种,包括一切众生所执着之色身,以及有情能够领纳受用境界,能够构画种种诸法,随所见闻觉知而起诸言说,也能够造作诸身口意行,当然也包括大部分有情执为真实自体的六识心,因 admin

2020-02-21

世尊继续示说:乐有两种,福德也有两种,菩萨如果能够如是具足两种乐、两种福德,就叫作自利利他。什么叫作两种福德呢?所谓两种福德,就是指世间福德与出世间福德。在末学多年的弘法过程中,常听到有同修抱怨说:老师啊!我来正觉上课这么久了,为什么始终悟不了呢?我以前也曾经助印过很多佛书,护持过很多道场啊!也是累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应该可以悟了吧!然而,您助 admin

2020-02-21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着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般;除此之外,祂会陪着你永不 admin

2020-02-21

譬如有人学佛以后始修集福德,慈济布施、买物放生或者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乃至出头摧邪显正救护众生离众生相都是善业、净业,未来必定会感生三善道的良善果报。反之,侵害众生、欺诈众生,不孝父母、公婆、忤逆师长,诽谤正法及诸贤圣乃至诸佛,舍寿之后就堕入三恶道中,受尽种种不如意境界,乃至地狱中种种惨不忍睹的刑罚;历经了多劫才受生于饿鬼、畜生道,辗转报尽之后才 admin

2020-02-21

遥远看见世尊来了,怀着鄙视自己与惭愧的心,退后从别的道路隐藏起来要离。从别的路将要出里时,又看见世尊,更加的自卑与羞耻,又转向别条路想要避,心意匆忙之间,装着污秽物的瓦瓶打到墙壁,瓦瓶破了,屎尿浇满身,他深深地生起惭愧心,不忍见佛。当时如来和颜悦色走到尼提旁边,以柔软雷音安慰他,使得尼提身心怡然、和悦快乐。佛对尼提说:你有善根的因缘,因此我来到 admin

2020-02-21

有什么样的善根呢?我们举一部经典中,佛陀的示来为大家说:【世尊告阿难:有三善根,不可穷尽,渐至涅槃界。云何为三?所谓于如来所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于正法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于圣众而种功德,此善根不可穷尽。是谓,阿难!此三善根不可穷尽,得至涅槃界。是故,阿难!当求方便,获此不可穷尽之福。如是,阿难!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12)在这段 admin

2020-02-21

今天所要谈的是旃阇摩暴志谤佛,这个佛典故事来自于《生经》卷1的示,其中旃阇摩本是婆罗门名,翻译为暴志,今世出家为比丘尼,于过去久远劫以前,因为买卖不成起瞋,而于今世毁谤佛陀的真实故事。所以佛借这因缘,诉说往昔的因果关系,其内容大致如下:有一天,世尊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两百五十位弟子在一起,当时波斯匿王请佛及比丘们前往宫中,接受波斯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这些缘会如影随形跟着?最主要的原因是,众生自己所造的种种行,包括了身行、口行、意行,也包括了善行、恶行在内,从来没有离自己真心如来藏所含摄的范围。为什么?这牵涉到共业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以及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这两个部分来说明: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由于众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