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在经典这样示: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解释如下:【如果有人现的是在家相,不曾剃除须发,也不穿袈裟,没有受声闻的别解脱戒,也没有作任何的羯磨与布萨,自己可以随意观照自己不善的念头加以遮止与遣除,自 admin

2020-02-19

什么叫作对法的信心?譬如,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要有信心,对悟明心这件事也要有信心,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要有信心,对菩萨修行成佛的五十二阶位要有信心;如果对这些都不相信,那就是对法的信心不足。“信心”就是相信佛说的法是可以做到的真实法,不是虚妄想像的;譬如可以断三缚结而证初果,可以明心悟等,都是佛说的真实法。有人对大乘经典不相信是佛说 admin

2020-02-19

其中,“佛”能为我们示正确的解脱正法。佛以自身的修行与无量世以来的六度万行,教导我们如何摧坏烦恼,如何证得解脱,如何广行菩萨道、培植成佛的福德与智慧。而佛的“法”呢,则告诉我们摧毁烦恼的方法:什么叫作真实的解脱?依什么样的道路可以得到这种解脱?如何去亲证自性清净、与大般涅槃?“僧团”它住持佛法,使得佛法能够住世而不断 admin

2020-02-19

今天我们要谈的子题是:如来为何不为凡愚演阿陀那识?我们都知道,佛法修行方法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有可能证入实相,但是所入的实相只有一种;不论这个实相被称为什么名字,都是指同一个实相,而这个实相法一定是符合经论中所述说的种种自性或者功德。因此不论实相被称为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如、第八识,乃至解脱道四果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及八地以上菩萨 admin

2020-02-18

如是成佛之道虽偶有大师倡导,然观其所说成佛之道的内涵与次第,却多半言不及义而鲜少有能如实演述者,更无有人能明白指出成佛之道的关键是在于大乘菩萨的明心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更有甚者,将曲解以后的二乘菩提说为成佛之道,不仅贬抑佛陀的修证等同阿罗汉,更将菩萨历经三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行成佛之道的果德,说成是毫无胜妙及可贵之处的戏论。殊不知,二乘 admin

2020-02-18

又此三乘菩提皆依第八识如来藏无始以来本有的,离见闻觉知而觉照一切法的功德—本觉—而有,或说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因所悟(现观)之内涵各有深浅广狭之不同,故而有三乘之差别;如同《金刚经》中之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是此意。觉悟声闻菩提者,即成声闻圣者;觉悟缘觉菩提者,即成缘觉辟支佛;觉悟佛菩提者,即成贤圣菩萨乃至究竟佛。是故,唯有 admin

2020-02-18

以下举述世尊在《中阿含经》中的示作为说明: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会。(《中阿含经》卷7第30经《象迹喻经》)白话语译如下:【诸位贤者! admin

2020-02-18

】由这一段经文的示,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在二乘解脱道中所说的识阴,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心;而意根则是识阴六识出生所依的缘,也是意识的所依根,因此阿含诸经中都说意根是根而不强调意根是识,所以识阴就是眼识乃至意识等六个心,意根并不摄在识阴之中。《增壹阿含经》卷28中,佛陀说到五盛阴苦的时候,曾经说:【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 admin

2020-02-18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张正圜老师第七节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所谓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五阴为何会称为五盛阴呢?五阴与五盛阴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兹举述佛陀在《中阿含经》的示作为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法乐比丘尼曰:贤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法乐比丘尼 admin

2020-02-18

那在初禅,虽然说意识心经由离欲可以发起初禅,生起了离生喜乐,也就是离了这欲界的贪爱,离了欲界的贪,离了欲而可以发起初禅;但是这种乐,仍然是意识藉由因缘而得的乐。虽然说到二禅中可以因为定而产生了喜乐,可以真正的离五尘的见闻觉知,而生起了定,而生定、生喜乐,可是这个定生喜乐仍然是经过因缘而修成的,乃至到三禅、四禅乃至到四空定,那么这样修禅定的过程里 admin

2020-02-18

(《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性;而由真如心的用大,亲证到祂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果。祂是一切诸佛成 admin

2020-02-18

归纳言之,都没有离十八法界。十八法界指的就是六根界,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界指的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界指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么这十八界法,在三界中都要藉因藉缘才能出生,是不能自在的,是会断灭的。可是这法界诸法,却能够在三界中生生不息,从不断灭。所以依照这个道理以及诸佛菩萨的教 admin

2020-02-18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zhī)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无壅塞(sè)。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 admin

2020-02-18

《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一段公案:【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 admin

2020-02-18

世尊复问:你的意思是怎么呢?色阴就是如来吗?答言:不是的,世尊!受想行识就是如来吗?答言:不是的,世尊!复问:仙尼!假使离色阴会有如来吗?离受想行识会有如来吗?答言:不是这样的,世尊!复问:仙尼!色阴中的某一法有如来吗?受想行识中的某一法有如来吗?答言:不是的,世尊!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阴吗?如来中有受想行识吗?答言:不是的,世尊!复问:仙尼 admin

2020-02-18

如果能够于此六法观察忍,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对于这六个内入法,详加观行,得到了智慧而能安忍,名为信行这就叫作对于六法有了真实的信的这个行为;这样的人超升离生,意思是说:如果对于这样的六法有了信行,未来就可离凡夫地,这是超升于一般的众生、异生凡夫,他离了凡夫的智慧;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如果还没有证得初果的人,乃至到自己还没有命终之前, admin

2020-02-18

[1]世尊、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教,《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 admin

2020-02-18

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中文名如来藏外文名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atagarbha又名阿赖耶识丶真如丶异熟识丶无垢识体性不生不灭、非断非常、非空非有功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目录1如来藏概述2如来藏与十因缘十二因缘法的关系3如来藏与涅槃的关系4如来藏 admin

2020-02-18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所觉悟的法道。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无始劫以来就在,未来无量劫以后也在,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法,与生灭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非一;可是,不能说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体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借着父母的四大等缘长养出来的,不能离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来就是自己空性心局部的体性,与空性心无异,所以非异;合此非一与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