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心经密意》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共八个识的一切种子的智慧;真心如来藏不但含藏我们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含藏着时时思量、处处作主的意根心的种子,而且也含藏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由于这一些种子的存在,所以我们人类才能够有种种的功能差别出现,这一些功能的差别又叫做界。界就是种子,所以法界就是法的种子,法界就是法的功能差别;了知这些种子的修行,就是修证一 admin

2020-06-08

  心所以能自在,是因为有般若慧加上解脱慧。解脱绝对不是因定而得,绝对是智慧,即使是俱解脱,也是靠着尽智的智慧、无生智的智慧而得,不是靠定力而证得;定的本身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有解脱智慧辅佐,定才能帮人解脱生死。如果你再有道种智,那么就尽管写,没有人敢找你麻烦的。为什么呢?当他连你的书都读不懂,哪里敢来找你辩论或辨正,根本就不知道你的落处嘛!纵然拼命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平实书笺》佛性须具异生凡夫之一念无明烦恼障、所知障为缘(回心二乘无学以具足所知障为缘,已悟菩萨以少分多分所知障及无相悲愿为缘,诸佛纯以无相大悲为缘),配合意生身或三界有为身等八识(或缺鼻舌识)相应诸心所法,方使佛性现前运作,非由真如不具诸缘而独能运作,故真如与佛性非一非异。--------平实导师《平实书笺》《大般涅盘经》所说佛性常乐我净,乃 admin

2020-06-08

  如果那一些植物与果实,不按照这一个规则运作,世界就没有办法让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长,以及果实的成熟与烂坏,都是为了有情的存在而变异成熟——由共业有情的真心所含种子而变异及成熟、烂坏。「无情生(植物)」就是从有情真心的共业种子感应而来!无情生的植物,既然是众生的心所共同化现出来的,那你吃它是不是杀生?不是嘛!它是无情。所以你把有情拿来 admin

2020-06-08

  一般来说,喜欢打坐修习的人,他对于外境的敏感性会比较大,容易起瞋,因为自己一直想要入定,但是外境的影响很大,所以那时候就会落入瞋恼的计较当中;不同于第一种状况在于,第一种是被外境带着走,而这边说落入瞋恼的计较中,其实是落入了自己所相应的杂染心所法,而被自己的瞋恼系缚而起思惟,导致于无法安住于无相拜佛,或者无法安置于定境法尘中。当然,会引起内心散乱的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心所以能自在,是因为有般若慧加上解脱慧。解脱绝对不是因定而得,绝对是智慧,即使是俱解脱,也是靠着尽智的智慧、无生智的智慧而得,不是靠定力而证得;定的本身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有解脱智慧辅佐,定才能帮人解脱生死。--------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 admin

2020-06-08

  佛子住灭尽定中,前六识俱不现前,离于自心内境之觉知,三界境界之觉受悉灭,唯余末那识之触、作意、思等三心所法,受想二心所法已灭,故不住于三界境界中。俱解脱无学入于灭尽定中,不受三界法尘;然因入定前之预设,故能于次日午前,或三日三十日后出于灭尽定。此因灭尽定中末那识未灭,尚有五遍行之作意、触、思心所法作用,唯除受想心所;故于如来藏所现内相分显现其入定前 admin

2020-06-08

  复又宣说一切种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一切种,所谓世间一切有漏法种、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一切种子流注……等种智正理;由是宣说此根本识之种子流注,所示现之有根身及七转识、七转识相应之心所有法及善法烦恼法、法处所摄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等。为说明如是法性,乃说第二能变识--末那,及说第三能变识--意识乃至眼识,遂有四缘五果… admin

2020-06-08

  换句话说,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以后,所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已经全部断尽了,只有无漏种子;第八识心所含藏的全部种子都永远不会再变异了,也不能再增长了,因为已经究竟圆满了。一切的有为法也跟无漏法完全相应,不再跟有漏法相应,全部转成无漏的有为法;也没有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这样叫做一念无明的烦恼障习气种子断尽——从此永无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存在。 admin

2020-06-08

  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经文来说明。经文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经文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 admin

2020-06-08

  但是内执我所的真正意义是:永远都不间断的内执自我拥有的心所法,也就是恒内执见闻知觉性。见闻知觉性都是识阴六识的自性,正是识阴六识的内我所,这其实已是我慢相的枝末了!对凡夫及三果以下的圣人而言,我慢的最主要内容,其实是对识阴自己的执著,因自我的存在而有喜悦,不乐於自我的灭失不存;而恒内执我的内执我所部分,已经是坠入识阴六识自性之中了,这已是比内执识阴 admin

2020-06-08

  第一义谛通就是大乘菩萨证得般若空性心所行的境界,它可分为宗通与说通两种:宗通乃是为真正修行人而说明心见性的法,如果菩萨能够亲证实相心,未来将近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大菩提果;说通就是菩萨启发佛法中童蒙,为佛弟子们建立佛法正知见,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为未来成佛之准备。从上面说明可知:宗通就是明心与见性的法。所谓明心与见性,表示真的有一个心可明 admin

2020-06-08

  第一义谛通就是大乘菩萨证得般若空性心所行的境界,它可分为宗通与说通两种:宗通乃是为真正修行人而说明心见性的法,如果菩萨能够亲证实相心,未来将近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大菩提果;说通就是菩萨启发佛法中童蒙,为佛弟子们建立佛法正知见,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为未来成佛之准备。从上面说明可知:宗通就是明心与见性的法。所谓明心与见性,表示真的有一个心可明 admin

2020-06-08

  住地,是说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觉知心住于一个境界中,不能了知该境界是虚妄而执着不舍,所以称为住地。见一处住地,就是住在我见的境界中,误认为五阴的全部或部分为恒常不坏的真实法。欲界爱住地,就是住在欲界五欲的境界中,对于五欲境界执着不舍。色界爱住地,就是指修学禅定的人对于从初禅到四禅的禅定境界,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产生了贪着。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 admin

2020-06-08

  看不破行阴的缘故,所有修证四禅八定而到达无所有处定的外道们,就把是意识觉知心所住的无所有处定中很微细的行阴境界,当作是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因此就无法超越众生浊啊!对于众生五阴流转的根源不曾了知,所以落入众生浊中: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怕觉知心断灭,无所有处中则是观察什么外境都没有了,只剩下觉知心自己不动,就这样安住。他觉得很踏实、很实在,但不知道这只 admin

2020-06-08

  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 admin

2020-06-08

  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圆满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不共二乘,因为菩提果的圆满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 admin

2020-06-08

  证得真如,说你现在证了,所以得到真如法性了;但问题是你得到了真如法性,永远都是你的第八识金刚心所有的法性,你的意识心固然开悟而证得真如了,却永远不可能真与如,因为你的意识心还是和悟前一样会夜夜断灭;跌倒而闷绝了,离念灵知就断灭了;被人家打了一记闷棍而闷绝了,离念灵知还是断灭了,所以悟后的意识心依旧不可能变成真如,而是你本来就存在的第八识金刚心本来就 admin

2020-06-08

  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不发起,便 admin

2020-06-08

  换句话说: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