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什么都没做错,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然而据我了解,他晋升失败是因为能力不足;朋友变少是因为他脾气太暴躁;就连妻子也不能再容忍他毫无缘由地情绪波动,争吵无可避免地出现。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理你,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理你,就要从自身找问题了。他人是你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从我们的念头说起吧,我们的念头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我们正是把能和这些念头相应的心当作是自己,把这些念头当作是我的念头,把今生所有的身体、亲眷、名誉、地位、财富都当作是我的所有,我们执着于这个我和与这个我有关的一切,包括外在的名利眷属、财富地位和内在我的想法、观念、感受、情绪,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我们执着的东西,也就成为了我们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的回答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娑婆世界,是一个难以堪忍的世界,众生的根器差别非常的大,有的人他是属于贪比较炽盛,有的人则是瞋恚比较炽盛,有人是无明深重,他特别没有办法如理来思惟,与人家讨论的时候,他往往都流于情绪,而且许多的众生他是刚从三恶道而来,你也没有办法对他们作种种的奢求、苛求以及要求。所以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如果和人家起一些争执,就应当先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种表达往往会给一个人所有方面打下痛苦的烙印:他的许多看法是令自己和他人都难受的看法,他的情绪大多处在低谷或者不和谐的亢奋中,而他的行为也不断地在伤害身心健康。习惯于做失败者,或者一定要做成功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痛苦成瘾,以此处罚自己来重复感受那个痛苦体验。曾经牙痛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颗松动的牙齿,如果你不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但是,你却会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修行不是在思考身体、情绪和彼此互动,而是去直接的感受它们,去观察他们。如此修行才得力。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朋友即刻的调整了自己看待这件事的方式和角度,在短暂的思考之后,马上就让自己从这件事情所造成的糟糕情绪中脱身了。这样的利落,也是因为她本就不甘当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一件事情只要给她一点主动权,她会立马把握这个主动权让自己打一个翻身仗!事情的走势是人与人互动之中所呈现的因缘和合之法,它也许很难完全依某一个人的意愿而行,更多时候我们以善心善意结下一段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爱与伤害,似乎只能平行或让一个超越覆盖另一个,却似乎永远无法彻底替代,爱就是爱,伤害就是伤害,各有各的份量,每一种情绪经历都会在彼此心中占据无法磨灭的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位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变得微妙复杂,爱恨交织。(二)既然承认了对方的爱,为什么还要纠结于其偶尔甚至无心的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爱,没有其他的情绪,不行吗?爱不能弥补伤害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中医心理学认为,忧虑情绪主要通过脾来表达,往往诱发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生命的天空充满未知的风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每天包裹着雨衣行走。要想避免忧虑过度,首先要学会用祝福取代担忧,不管对自己还是朋友、亲人,都要试着用悦纳和祝福的心态面对困境。当你全身心相信将会有所转机时,这份信念将带来神奇的力量,事情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找出担忧的原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原本只是普通的工作安排,一如既往的公事公办,本来平静的心,一下子被莫名其妙的挖了一个洞,好像亏欠人家很多,人家揣着笑脸端着火盆来索取,吓得天天只想到处躲,YY被这种莫名的情绪绑架了上帝啊!当初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QQ在美美的睡觉,无梦无想。同事B挑灯夜战到夜里两点,然后打电话给她,一接通,还温柔地说:没有吵醒你吧?,QQ气得真想大嘴巴抽他,心里想:你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回到造恶口的口业这件事来说,我们常见有些人说话时,完全不去考虑别人听到时会怎么样,因此有什么情绪,就在言语中直接就反应出来,众生听了就不舒服、难过,自己无意中就伤害了对方。当然,如果是刻意要毁辱对方,那就更不应该了!其实我们讲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要沟通,希望别人能听进去,最好对方能够欣然接受;但是如果我们起了瞋心、口气不好,其后果通常就是无法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老公如愿以偿,看到他的满足,心里升起一股不能释怀的情绪。第二天在自家的佛堂早课,拜佛时,那股情绪喷涌而出,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淌了下来,我深深的惭愧自己的无能,那些已消失了的弱小生命是如此可怜,因为愚蠢,它们得此报身,躲到沙子里还要被人挖出来煮着吃掉,我们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只因外壳的不同而弱肉强食。一边哭一边向菩萨祈求道:菩萨加持我道业进步,让我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可否认的,大人的应对世界是瞒复杂的,尤其是当彼此存在着利害关系时,尽管心里气的要死,但是为了往后良好的利益互动,还是要隐忍地笑脸迎人;又当某种因缘高兴的想要仰天开怀大笑,唯恐爆笑声引人侧目适得其反变成吵人的躁音,不得不做好「情绪管理」,免得心情的掌控抑制拿捏不得体有损颜面;然而小孩子的情绪反应则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因为他们的「潜意识我」还未受到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孩子的承受能力更强,情绪也不会轻易受到影响。夸孩子聪明,就是在告诉孩子成功的原因是他的本人特质。每当孩子做好了一件事,聪明这种夸奖让孩子自动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本人的天生特质,而不是他对这一件事的理解、努力程度和坚持程度,即所谓对人不对事。而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这件事做得真好的时候,孩子理解到的是大人对这件事的赞扬。给孩子贴上聪明愚笨等标签会让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语言是带情绪的,能给人以温暖,也能给人带来伤害。言语上的伤害比外在伤害严重,外在伤痕是看得见的,言语上的伤害却是无形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曾在书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有不少父母擅长打击教育,但这种打击教育并不能起到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经常被打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里那个气呀,情绪低落至极,觉得学佛这几年来好不容易扩大的心量和对人的包容度瞬间降为零。从小到大,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被父母认可过,小到日常喜好,大到恋爱工作,每每兴高采烈忍不住和他们分享,二老的反应和言语却像铺天的冰水瞬间浇下,没反应过来就被秒冻,泪水都来不及流下。比吃了一记闷棍难受多了,内心的委屈,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和通道,做梦都别想!有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在这种教养方式,长大的孩子,比较拥有幸福感、有自信心,能够自我悦纳、情绪稳定、独立自主、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力佳、富有爱心和社会正义感等特质。各位菩萨!以上是依照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谈教养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上分类,看到不同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各不相同。如果想要避免未来去承担不可爱的后果,那就得好好思惟我们以上所说四种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要了解,这个禅宗公案绝对是有标准答案的,不是任那些人胡乱解释的,因为宇宙的实相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证的和你证的一定要是同一颗真心如来藏,虽然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但你们都有各自的真心如来藏,这就是我要讲的,如来藏虽无形无相,却一定可以证知,体验与感受,因为他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不停的帮助你与六尘接触却从来没有怨言,这麽真实的你自己,怎麽会是李敖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兴恐惧:一个女孩子,不要像个罗剎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10.烧诸恶趣:一个女孩子,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11.开演善归:一个女孩子,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12.贤圣所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兴恐惧:一个女孩子,不要像个罗剎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10.烧诸恶趣:一个女孩子,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11.开演善归:一个女孩子,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12.贤圣所命: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