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只要是佛弟子都知道,不论是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戒,第一个戒律都是要戒杀;这是因为众生非常宝爱他的生命,不意自己的性命为他人所杀,如果被杀了未来因缘成熟,以前杀者变成被杀者,以前被杀者变成杀者,将现在的被杀者杀死,如此杀者与被杀者的身分不断地替换,杀与被杀的现象一直存在不会中断。所以佛制定戒律,其中第一个戒律就是要戒杀,不要让杀生 admin

2020-07-06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用浅显的方式跟大家说:之所以念佛会成就这样一个广大的船,一个渡船能够帮我们渡过,能够帮我们即使带着罪业,也能够渡过的话,最主要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由于力的关系!这个力,第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刚才说因缘果报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也加了一句但书,就是因缘果报的错综复杂,其中我们的心念,会在其中扮演着主导性的力量。就是因为 admin

2020-07-06

  至于说在江中被江水不断地在那边冲击回转,就是因为众生不明白生命的实相,他把正法当成非法,把非法当正法,在那边疑见未断,不意信受正法去好好地修行,那就只有在原地在那边蹉跎光阴。至于腐败,它的意思就是说,本身修行的方法就不对,不对包括邪见、邪治、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这是八正道的相反,这些不正确的修行方法即使你再用功,也不能达到修行的 admin

2020-07-06

  所以说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到了上品中生,他在上品中生悟后修行,虽然到十方佛国,可是要在极乐世界一个小劫,那极乐世界一个小劫,娑婆世界多久?这个时节就非常长!因为它那里的一天,就相当于这里的一个大劫,那它那里一个小劫,这里是无法计算的!所以说我们求——大心的菩萨求,把你品位高升是很重要的。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7 admin

2020-07-06

  因为依于王、官、钱、势,就是欲啊!而有这么样一个习性的众生,才会一起生到这么样一个世界,唯除菩萨之依而受生的情况。就好像说,一般的众生所好乐是境界之法,所以就有人乘其所好就主张说:我可以分身喔!也可以放无量光,这才是胜妙法;那你们想要学这个法,就得要先恭敬供养于我啊!因此,一些好求光影的人就对其顶礼膜拜,赞叹不已;结果后来发现说,他所显示给众生所 admin

2020-07-06

  并且能够见到佛菩萨,这时候他还是一样还是要养成习惯,看到佛菩萨以后,因为花开见佛以后,他就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知道有这个知见;他见佛以后他就要赞叹佛,要叉手合掌来赞叹诸佛!所以说我们平常在往生诸佛菩萨之前,大家虽然发要求生极乐净土,可是在平常要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里面,我们看经典诸菩萨或者弟子们在见佛问法或者听佛说法的时候,都要胡跪合掌、礼佛,然 admin

2020-07-06

  又,世间人对于死亡的事,总是心不甘、情不,所以对亲朋好友的死亡,总是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乃至于有人已经死了,还不承认自己已经死亡,认为自己还活着,不离开自己的身体,成为守尸鬼而不知。《出曜[yào]经》卷二曾记载了世人对死亡执著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因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悲伤;因为这样的缘故,导致忧愁烦恼、精神恍惚,离开城里 admin

2020-07-06

  猕猴一上岸就对雄鳖说:你这个死脑筋的鳖!(就是乌龟)哪有人会把自己的心肝掏出来挂在树上?这种事你也相信!佛陀就告诉比丘们说:那个时候的哥哥就是我的前身,能够坚守清净的戒行,不意去犯乱伦的邪淫,为了偿还过去世还有一些恶业的余习,所以堕在畜生道为猕猴来受报。那个时候弟弟跟国王的女儿,也同样受报到变成乌龟类的鳖这个报身;这个雄鳖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雌鳖 admin

2020-07-06

  而且诸佛菩萨与诸众眷属来围绕护持行者,使得冤亲债主不能干扰这个行者的往生,透过弥陀世尊及两大菩萨、诸佛菩萨的力加持,而且这些佛菩萨还赞叹行者。我们来看一下,赞叹行者的重点是甚么?赞叹行者:你这个菩萨,你是行大乘的菩萨行,因为行菩萨行,所以说你是大乘的种性。从这一点的事相来看,我们就知道种性的建立是非常重要,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舍寿前就要培养大乘法的这 admin

2020-07-06

  现在回过头来看,须摩当时供养世尊的时候,是发什么?他先起的念是: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所以虽然只是供养少许线缕,然而又发大:奉施世尊已,誓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这真的是一个大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着维那唱诵四宏誓,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而且须摩 admin

2020-07-06

  那至于妄语,人无信就不立,所以如果修行不能够如实语,照佛陀的教导,然后一一地来修除,尤其是烦恼,就贪瞋痴慢疑这些一一的现观,然后一一自己降伏,自己意能够断除,这样的修行才是真的很牢靠。所以这四种清净明诲,就是外道跟佛门在修定的一个不同的教诲。佛陀教大家依于戒然后修定,那就没有遮障,就不会修偏了。所以你看看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庙,那个神明威德力很大,福 admin

2020-07-06

  而有的法师误会了九品往生的内容,因此他就很消极的跟大家讲(说):我这些徒弟只要有一个二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的徒弟们都是肯认真念佛又不造恶,这样的念佛人怎么会是下品往生呢?如果他们能将善根回向发往生极乐国土,虽然他们没有进入体究念佛的地步,他们没有建立第一义的正确知见,那他们应该也是可以得到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 admin

2020-07-06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三从这里我们知道,念佛求生极乐净土者,应该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来无去,不应该执著于祂的名号、名相、音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同一经卷里面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度生,现在西方。】­——《大乘无量寿庄严 admin

2020-07-06

   所以说我们讲到这里,我们了解说,在往生极乐净土所需求的三个资粮当中信行的部分:我们在这两节课有介绍到理行的部分,前面的课程有很多老师已经介绍到信与的部分;行的部分——事行的部分、理行的部分,那理行的部分,我们是要修除高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般众生是容易有慢心,可是有了慢心却不会容易发觉而忽略了圣教门,而独独尊崇某一个局部的念佛法 admin

2020-07-06

  菩萨因为这件事情,他就悲喜交集发起了誓:希望地狱、饿鬼、各类的众生,当然包括畜生道,如果有受人系缚,或者遭受牢狱之灾者,能够早日免除这种灾难,色身能够安泰,性命得以保全;就像今天我放生的这只鳖一样,让它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接着就向十方稽首作礼,叉手祝祷告说:世间的众生纷乱不安,所受的这些苦难真的是无量无边,我应该能够让他们有所庇荫、庇护,能 admin

2020-07-06

  我们今天要以极乐国土的九品往生,来看念佛法门中体究念佛在属于哪一个层次?同时我们也要透过这个机会,对于极乐世界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的内容做一个介绍,让大家对于极乐世界更为了解,这样我们在修学念佛法门的时候,就很容易将重点放在关键处而不会盲修瞎练,而能够在念佛得力,这样在自力的努力下,又可以相应弥陀世尊祂力的大加持。求生极乐三辈九品当中的内涵,到底 admin

2020-07-06

  弹指是不到半秒钟,这表示非常快速、非常短的时间,这是因为自己微小的善根,回向功德加上弥陀世尊及观音、势至菩萨的无边无量的加持摄受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我们从经文知道,这个上品上生者,他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更有根器善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因为初地到十地所证都是摄 admin

2020-07-06

  时须漫那见佛世尊缝补破衣,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发大誓,即于佛前而说偈言:所施虽微少,值大良福田,奉施世尊已,誓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大威德世尊,当证知此事。尔时世尊说偈答曰:汝今值我故,归诚发信施,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十綖,名闻遍十方,度脱不可量。尔时须摩闻佛世尊说此偈已,深生信敬,五体投地,发大誓:持此施綖所有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 admin

2020-07-06

  至于修慧呢?佛法要修福修慧,修慧就要观慧有两种,一个就是小乘的解脱道,就是观五阴、十八界的虚妄,就是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的,能够观五阴、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我们就意厌离;厌离这个三界,那就能够得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至于解脱道的慧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它的修法,就是要参禅来悟这个如来藏,知道我们的身心乃至山河大地,简单说 admin

2020-07-06

  现在回头来说,世尊以怜悯众生的缘故,而接受须摩以线缕的供养,一者是明白须摩会因为这样子而发起大誓心,将来就可以利乐很多的有情;一者世尊示现及时受用他的供养,是为了成就须摩将来利乐有情过程之中,所随时需要的资粮,因为须摩的布施是时节施。那为什么又说世尊是怜悯众生的缘故,才接受众生的供养呢?首先我们来思维一件世间法,为人的父母者,总是爱护自己的子女,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31   132   下一页»   共2630条/13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