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文殊师利菩萨十种大愿(另据《华严经.净行》有一百四十一愿)普贤菩萨十种大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另据《大悲心陀罗经》有发愿偈)大势至菩萨大愿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来源:《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海尘所发五百大愿(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海尘心生一念:我已于如来前劝无数眷属皆发菩提心 | admin 2020-07-30 |
|
然而,声闻虽然知道诸法是藉著种种缘而出生,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可是声闻还是觉得诸法确实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因此深恐被五欲六尘所转而下堕三恶道,所以对五欲六尘非常恐惧,视同毒蛇猛兽一般而不愿再取任何一法,因此心得决定不再改易,舍寿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出生。声闻如是,缘觉亦复如是,乃以十因缘、十二因缘观察诸法虚妄而得法无我智,同样是以人无我智为基础, | admin 2020-07-27 |
|
由于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可以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离见闻觉知、自性清净,以及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里无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也就是二乘无学圣人愿意自我消失,不再于三界现身意之无余涅槃的无有三界任何一法的绝对寂静境界,这样的智慧境界是不通凡愚及外道,就算凡愚及外道穷其一生的定力、慧力及神通力,也无法思议及想象此心境界到底是什么。因此缘故, | admin 2020-07-27 |
|
正如《大乘入楞伽经》卷5开示: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来自觉地。”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相、妄想、正智 | admin 2020-07-27 |
|
而欲证入初地之入地心者,须具足四个条件:一、无生法忍的智慧(八识心王之一一心皆确实亲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亦已确实亲证者,即是已亲证人无我与法无我之初地无生法忍者),二、性障永伏如阿罗汉(消除私心、慢心、瞋心……等异生性障,至少发起圆满初禅的禅定功德,以及解脱道极品三果的解脱功德) | admin 2020-07-23 |
|
三归依的途中,这过程中,你已经得到36位护法神——等于36位菩萨在照顾你;等到你愿意受五戒,每一戒又有五位的善法神,所以你如果是受了五戒就有61位的这么多的菩萨在旁边在照顾着你,在照料着你的安危。如果你是一个真修行人,你就不应该去畏惧这样的事实,何况今天你在修大乘法门,大乘法门你受的是了义的正法,护持了义正法的菩萨更多。乃至于说你愿意开始来持菩 | admin 2020-07-23 |
|
在我们这一劫中,总共会有一千尊佛出现于人间,韦陀菩萨则是千佛中的最后一尊佛,他发愿要护持前面的九百九十九尊佛以后,才愿意成佛。(注:贤劫千佛本是往昔无量劫前一位转轮圣王所生的一千位儿子,后来一起学佛;历经无量劫后,在贤劫中前后相继成佛。韦陀菩萨当时是最小的弟弟,发愿要护持所有兄长都成佛以后,他最后成佛,所以是贤劫最后一佛。)诸位看到韦陀菩萨按着一根 | admin 2020-07-23 |
|
![]() |
又譬如说,当现在的医学以及科技都已经证实,人体的构造是适合素食的,而且大量的肉食会大幅提高三高、癌症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机率,并且造成地球暖化的快速恶化;但是,在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愿意因此而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而自我节制呢?甚至还有一些出家人,只因为自己还贪食众生肉的业习难以改变,就故意忽视世尊在《楞严经》以及《楞伽经》当中的开示,从今而后,不得食一 | admin 2020-07-23 |
所以菩萨道它的观点是非常开阔的,因为四宏誓愿有说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无边的众生不管是对我们有恩,或是对我们有仇,我们都可以用佛法来让他获得法身慧命,所以生死这种幻化的事情就不是那么重要。也就是说,菩萨可以在得证无生法忍的时候,最后在八地得到于相于土自在,你可以变化一切的身相,然后该被人家杀的,因为杀的因缘而能够教化对方,或是教化一些世间,这样的 | admin 2020-07-23 |
|
生命实相之辨正——平实导师著——归敬佛法僧一切人天依令正法久住今说护法集摧彼非法说显正道次第唯愿佛子众同沾正法雨—平实导师著—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佛藏经卷中》——略序古今中外,开悟之人多 | admin 2020-07-23 |
|
”悲夫!阿弥陀佛!真正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应不惜身命坚守戒律,护持正法,以等待月光菩萨再来!大兴弘化佛法,使有缘众生都得到救度!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愿楞严经长久住世,正法永住世间!附录:【原文】“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法将殄没,登尔之时,诸天泣泪。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 | admin 2020-07-22 |
|
然而师父总是藉词推拖,并没有出版的意愿。所以这些书稿在那座禅寺当中三进三出,最后被遗置在禅寺当中的知客处十几天,几乎被丢到字纸篓当中。后来因为某位法师发现,在翻阅之后,知道是平实导师所缮写的书稿,才以电话通知平实导师领回。但是,虽然经历了这些事情,平实导师却不曾对祂的师父有过怨言。后来有一天,有一位师姊来电通知要开会,在那一次的会议当中,师父当著所 | admin 2020-07-15 |
|
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又无法使元配心甘情愿离婚,而对方也不可能离婚来与你结婚,却又发生了性关系,可就变成邪淫了。这样一来,舍报之后「三位十地一切皆失」,因为这是菩萨戒中的十重戒之一,不通忏悔、必下地狱,那么明心了又有什么用处?即使见性了又有什么用处?所以在那个状况一出现时,要在第二剎那立即断离,一定要当机立断而转为道情。明心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要同时用来 | admin 2020-07-15 |
|
如来于《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亦开示: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应当至心……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如是……行六事法……值遇弥 | admin 2020-07-12 |
|
智珣禅师非常器重他,想留他下来,宗杲不愿意。智珣禅师感到非常可惜,无奈之下,介绍他向临济宗黄龙派宝峰寺(今在江西靖安县)谌堂文准禅僧学习。文准禅僧是真净克文禅师的法嗣,佛学造诣非常高深,他一见宗杲就知其不凡,将他留在身边为他指点道之捷径。6年下来,宗杲仍未得悟,心里有些着急。文准禅僧告诫他:“你现在没能参破,主要毛病是太过执着,太想参透,反而参 | admin 2020-07-06 |
|
宗杲当年想回宁国家乡、重建山东慧云寺的愿望破灭了。2004年,五台山僧人妙幢在宁国市委的支持下,集民众之力量,在宁国青龙湾风景区秀云岛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慧云禅院,圆了宗杲八百余年前的遗愿。宗杲到了阿育王山,一边着手修建寺庙;一边用“糍井”技术凿井治大池,解决山高缺水之苦;一边填海改田数千顷,解决僧多粮少之难。此举受到朝廷的褒奖,以“ | admin 2020-07-06 |
|
这样整整一百劫修集福德圆满以后,上生兜率陀天成为妙觉菩萨,还是继续广度众生没有停止过,并于因缘快成熟时,事先安排菩萨们下生人间,为众生建立与佛法有关的知见,并于众生因缘成熟时下生人间,于菩提树下一手按地明心,以及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然后依着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像这样经历菩萨五十二阶位而成佛的菩提分法,名为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从刚才我们讲的条件里面,修行者本身的愿力来讲,在慧远大师这个例子来说是展现无遗——在三十年里面心心念念修行的就是净土。那么在这个里面,他到底有了什么样的境界跟体悟呢?慧远大师说他三见圣相,三见圣相意思就是,他有三次得以面见阿弥陀佛。但是慧远大师他本身的修为深厚,他深深觉得见了这个佛固然是好相,但他不愿意依此而来炫耀,所以他始终没有说&m | admin 2020-07-06 |
|
又声闻中证得初果的须陀洹,最多七次欲界天、人间往返,就可以入无余涅槃;声闻二果的斯陀含,于欲界天及人间一往返,究竟解脱;声闻三果的阿那含于舍寿时,往生色界天,在色界天究竟涅槃;声闻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不再三界现身意,从此在三界中消失了。也就是说,声闻人仅能在入无余涅槃前利乐众生而已,其利乐众生的时间非常短暂,而且有限,并且入 | admin 2020-07-06 |
|
念佛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念佛呢,不是只是嘴巴念念而已,而是我们真的打心底的至诚的念佛的话,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用足了我们的心念,当然这件事情将来的成就也必然深深的受我们的心愿所影响!这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念佛会往生净土,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愿力。然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愿力呢,是佛的愿力!怎么说呢?我们引《佛说无量寿经》的经文来给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