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党恶人;二十二者、踈远贤善;二十三者、作破人;二十四者、无惭、无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纵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者、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弃舍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远离涅盘;三十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之外,尚须持。分别受持各种不同的,因个人的因缘而有不同。如环境不许可,可先持受五之少分或多分;待因缘成熟时,再持满分。五具足受后,可再受菩萨。但在受菩萨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之同意,才能避免受后产生「重不犯,轻不断」的情况。菩萨在见道以前必须取相受。取相受者若想不犯比较困难,必须非常谨慎、非常清净,才勉强守得住。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上一集已经由正圜老师为各位菩萨讲完佛菩提简介,接下来由我再为各位菩萨讲解菩萨的受持。一、什么是菩萨?在讲解菩萨的受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菩萨。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无悔的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的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通常就被称为菩萨。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一)六重一不杀生善男子,优婆塞,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已,若口教杀,若身,是人即失优婆塞。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二不偷盗优婆塞,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是人即失优婆塞。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优婆塞,臭、旃 三摩地

2018-07-22

:请问正觉同修会对不邪淫问、(1)请问正觉同修会对不邪淫的看法及定义为何?若犯了邪淫其果报又为何?以现今的观点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否算犯呢?又受菩萨和五者,可否在婚前有性行为呢?(2)受菩萨和五者,在夫妻行房时,可否行口交、及被对方口交?因为夫妻双方修行层次不同,若仍有一方还是看重普通男女夫妻的爱欲,这样做是否犯?毕竟维系夫妻关系里,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中对于淫欲的开示汇集★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三摩地

2018-07-22

佛涅槃后当以法为归、以为依。以法为归,法者有二:一为佛菩提道,二为解脱道。佛菩提道即是亲证实相,谓确认蕴处界万法之所由来,悉皆不曾外于第八识如来藏,由是证知实相法界;进而实证如来藏所蕴含之一切种子(一切功能差别),至究竟位而证得一切种智,发起四智圆满具足;所修证者虽为实相法界,然亦兼及现象法界的蕴处界生灭无常故无我,是故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不淫——节录自《受十善经》云何名不淫?不淫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 三摩地

2018-07-22

目录一、不守五(造作五种恶业)的因果二、五简介(一)性和遮(二)五之内涵简介(三)五相简择(四)五释疑三、受持五的好处(一)持五的人有大福德(二)受五后现世可得利益。四、受之后应当如法而住五、当满分持 我们既然三归了之后,我们就要知道,我们应该要持守五,即使没有受也应该要持守,如果我们能够再去受这个五,这样更好 三摩地

2018-07-22

一、大众依序站立(礼佛三拜)二、发露忏悔所犯重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是否有故犯菩萨十重,杀人、偷盗、邪淫、大妄语、酤(gū)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故嗔、谤三宝者?"(三度询问,若犯者,令其当众发露及忏悔)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若有覆藏之过失,或者知悉他人有覆藏之过失,乃至故犯菩萨十重,未发露忏悔,而仍参与诵者,应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这样的这个灾难灾祸,要怎么消除呢?其实这个酒色所造成的灾难,是可以避免消除的,它的方法就是说受三归五。受三归五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贪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正法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受持五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了解这个内容 三摩地

2018-07-22

目录一、什么是八关斋?二、受持八关斋的目的三、受持八关斋的功德四、如何如法受持?一、什么是八关斋?《受十善经》卷1〈1十恶业品〉:「八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熏衣;八者,不过中食。应如是受持。」「不杀 三摩地

2018-07-22

(斋略说)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法。斋之梵语为upos!adha,巴利语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之法。至佛陀时代,尼干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由是,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受持八关斋的意义八关斋的重心是关闭众生生死之门。生死的主要关键在淫欲、饮食二事,此为两大祸根。淫欲为生死的根本。饮食为生死的增上缘。儒家说:食、色性也。其性者生死原因之性也。出世的生活端从淫与持斋开始。受了五、菩萨的人也可受持八关斋。六斋日的来由《大般若经》卷十四:六斋,月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诸天众会。《四天王经》 三摩地

2018-07-22

六、八关斋相关:(一)《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一》八关斋法诸经论中或名八关斋。亦名八关。亦名八斋。又名八种长养功德法。如是名虽不一。而则同也。谓以前八法。名为关。后一不非时食。名之为斋。关谓关闭八恶。不起诸过。斋以齐中为义。即是禁止八恶。令修中道也。复有释云。斋言齐也。齐身口业也。法苑云。斋者齐也。谓禁止六情。不染六尘。齐断诸恶。具修众善 三摩地

2018-07-22

八关斋又称为八关斋,是指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于六斋日一日一夜暂时离开家庭去到出家僧团中居住,以学习出家人的生活;在这一日一夜中必须严守八种禁,就是: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因为是学习出家生活,当然就连夫妻间的正淫也不可以;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就是不涂脂抹粉、插花、戴珠宝,不看不听歌舞,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世间,谁有作善恶者?何等众生有慈孝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颇有众生好喜布施、修、忍辱、精进、三昧、演散经义、持八关斋者?具分别之。设无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辅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道士,行四等心,慈愍众生。’时,四天王闻已,便怀愁忧, 三摩地

2018-07-22

大众顶礼八关斋证明师上○下○和尚三拜!《维那白:大众长跪合掌念诵》:(维那起腔)祈请大德:慈念○○○(自呼己名),为作八关斋证明师;我依大德故,得受八关斋,由大德慈愍故!《顶礼一拜》3、(维那白)问遮难4、(维那白)请圣证明(和尚独自唱诵香花迎,大众从香花请开始接着唱诵)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2

复求方便,诵习经。’彼佛侍者名曰满愿,多闻第一,如我今日阿难比丘多闻最胜。时,彼满愿比丘白宝藏佛言:‘诸有比丘诸根暗钝,亦不精进于禅定法,又不诵习。今日世尊欲安此人著何聚中?’宝藏佛告曰:‘设有比丘诸根暗钝,不堪任行禅法者,当修三上人法业。云何为三?所谓坐禅、诵经、佐劝众事。’如是彼佛与诸弟子说如此微妙之法。”尔时, 三摩地

2018-07-22

阿含经中关于八关斋的经典【耀正下载整理,明证2010年1月9日星期六再整理】大正藏第01册No.0026中阿含经1、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晡利多品(有十经)(第五后诵)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二○二)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尔时,鹿子母毗舍佉平旦沐浴,著白净衣,将子妇等眷属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世尊问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